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兩性性別符號的由來

男女性公民在氣質上是明顯不同的, 在身體上有著更大的差異, 這個差異我們稱之為——性別符號。

嬰兒時期, 人類的唯一性別符號是生☆禁☆殖☆禁☆器, 穿上衣服後的嬰兒, 性別幾乎就分不清了。 儘管有些父母在打扮嬰兒時注意了性別區分, 或在起名字時區分了性別, 但就是這樣, 也不足以使外人一眼即可分出男女。

隨著孩子的成長, 情況有了很大變化, 儘管很多性別符號要到青春期才出現, 但在這之前, 男女孩子的區分已經變得容易多了。 如男女孩不同的衣服、髮式、玩具及活動天地等, 都開始嚴格限定了孩子的性別角色,

Advertisiment
並從這開始形成了一種擴大性別鴻溝的趨勢。 社會環境要求男孩在長大後, 不只體格男性化, 性格也必須男性化, 女性亦然。 之所以會形成這種局面, 這還得回溯到我們的老祖先身上。

早期人類的男女老少們, 是由一處有食物的地方漫遊到另一處, 他們不用劃分性別, 在體格和性格上區分也不大。 後來人類開始了以狩獵為主要生存手段時期, 這種需要強壯體力的活動, 顯然不是那些懷著孕或正在哺育嬰兒的婦女能勝任的了。 於是男性逐漸形成能跑、善跳的體魄, 從而培養了好鬥、攻擊性強的性格。 而女性則專長于繁衍後代。 男女性格差異, 在這個時期產生, 差距也越拉越大。

男性的狩獵“後遺症”有:

Advertisiment

1.身體較高、較重、骨架較大、肌肉也較發達, 這樣一種較壯的身體, 足以背負重擔;

2.較長的腿和較大的腳, 使他們奔跑起來更快、更穩健;

3.男性的肩較寬、手臂較長, 且前臂比上臂長, 這樣使他們的瞄準和投擲武器的本領更加高明;

4.較大的手、較粗的手指以及有力的大拇指, 使他們能更好地抓住武器;

5.男性的胸膛較大, 能容納更大的肺部和心臟, 因此對身體的刺激和疲憊也能更快的恢復, 他們的呼吸好, 肺活量大, 更適於長途追逐;

6.男性的頭顱較堅硬, 使他們有本錢面對身體上的傷害。

女性由於在繁衍後代, 身體上也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性別符號。 她們的骨盆較寬、腰較細、大腿較長、肚臍較深、小腹較長, 而且胸部是隆起的。 這些都是為了懷胎育幼的需要。

Advertisiment
她們的胸部從正面或反面看都比男性的要窄, 而側面卻似乎要比男性厚, 其實不然, 量起來男性甚至比女性更厚些。 她們的兩腿間由大腿根起就分得較開, 向內斜的腿, 使膝蓋看起來像是老在相撞。

女性的臀部較翹且肉也較多也寬, 這樣使它更加醒目。 女性走路, 尤其跑步的時候, 她的懷胎構造使她有種特別的步伐:內斜的腿使她不得不做半圓形的跑動, 臀部和胸部使她的身體產生男性沒有的顫動, 此外較短的小腿使她的步幅較小, 跑起來不如男性俐落。

還有個常被人忽視的小性別符號, 即手臂的彎曲度。 女性由於肩部較長, 上臂較男性更貼近身體的側面。 胸膛寬闊的男性, 手臂下垂時離身體較開,

Advertisiment
而女性慣於把肘彎塞在腰窩上。 貼身的上臂和寬大的臀部, 使得女性在搬運東西時比較吃力, 但她們卻在構造上得到補償, 她們的上臂不動時, 前臂轉向旁邊的角度可以比男性多6度左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