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乳☆禁☆頭凹陷、乳☆禁☆頭疼痛、乳汁淤積的處理方法

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話“生孩子我都沒哭, 乳腺炎疼死我了”“餵奶太疼了, 孩子一哭我就想別過來別過來”……在母乳餵養的過程中, 媽媽們或多或少的都會遇到一些問題, 找到原因, 及時的用正確的方法處理能讓我們免受很多痛苦。

一、乳☆禁☆頭凹陷:

有少部分的准媽媽因為乳☆禁☆頭條件不太好, 常見的有乳☆禁☆頭凹陷, 又分真性凹陷和假性凹陷。 真性乳☆禁☆頭凹陷, 程度有所差別, 輕的僅表現為乳☆禁☆頭的退縮, 重的表現為乳☆禁☆頭凹入甚至翻轉(簡單的說就是看不到乳☆禁☆頭, 只能看見兩個“黑洞”);假性凹陷其實叫做乳☆禁☆頭扁平, 乳☆禁☆頭與乳☆禁☆房皮膚在同一水平面不能豎起,

Advertisiment
也叫平坦乳☆禁☆頭(能看見乳☆禁☆頭, 但是乳☆禁☆頭稍短)。 假性凹陷和絕大部分的真性凹陷都是可以通過努力順利實現母乳餵養的。

其實糾正乳☆禁☆頭凹陷的最佳時期是青春期, 錯過了也可以在懷孕期間和哺乳期間糾正。 懷孕中期及孕足月開始做“十字牽拉操”, 只要將食指輕壓乳暈兩側, 將乳☆禁☆頭牽引出即可。 然後拿捏乳☆禁☆頭根部做提拉運動, 幫助乳☆禁☆頭挺立每天可以做三次, 每次5分鐘左右。 注意, 因為刺激乳☆禁☆頭會引起宮縮, 若覺得肚子發硬發緊請立即停止!

如果沒來得及在孕期糾正, 別擔心, 哺乳期也可以。

哺乳前:做“十字牽拉操”及提拉乳☆禁☆頭的動作, 當乳☆禁☆頭有立乳反射, 乳☆禁☆頭相對突出後讓寶寶來吃。

Advertisiment
一定要讓寶寶的嘴張的足夠大, 可以含住大部分的乳暈, 這時會在寶寶的口腔內形成一個易使吸吮成功的“長乳☆禁☆頭”。

哺乳時:每次哺乳先喂相對平坦或凹陷的一側乳☆禁☆頭, 此時吸吮力強, 易吸住乳☆禁☆頭和大部分的乳暈。 若寶寶的銜乳及吸吮方式不對會媽媽會覺得疼痛, 不能忍著, 取出乳☆禁☆頭, 重新引導寶寶銜乳。

哺乳後:擦少許乳汁在乳☆禁☆頭表面, 自然風乾, 可以有效的預防乳☆禁☆頭皸裂。 在下次哺乳間隙時帶乳☆禁☆頭糾正罩或乳☆禁☆頭糾正器, 幫助乳☆禁☆頭固定。

還有一種“針筒糾正法”:用兩幅20ML的注射器, 注射器的乳凸部用細管連接, 去除一副注射器的內栓, 將空筒扣在母親的乳☆禁☆頭部, 抽吸另一副注射器, 將乳☆禁☆頭吸出持續5分鐘, 去掉注射器, 立即讓孩子含接吸吮,

Advertisiment
每次餵奶前均按此處理。

注意:寶寶的第一口的記憶是深刻的, 所以對於乳☆禁☆頭條件不好的媽媽來說讓寶寶第一口就吃上媽媽的奶是非常重要的!當奶水順利的下來時, 若哺乳前乳☆禁☆房脹了會使乳☆禁☆頭變的更短, 先擠出一部分乳汁, 使乳暈變軟便於寶寶銜乳時再讓寶寶吃。

其他幫助照顧寶寶的家庭成員, 要有可以順利哺乳的信心, 通過寶寶的吸吮, 平坦凹陷的乳☆禁☆頭是可以逐漸突出的, 不要對媽媽說喪氣的話“你的乳☆禁☆頭天生就喂不了奶”等等, 一開始媽媽和寶寶都不熟悉這種親密的方式, 讓我們給他們實質的幫助和精神的支持, 母乳本就是一場信心遊戲, 請相信母乳可以創造奇跡!

二、乳☆禁☆頭疼痛

經常聽到媽媽們訴說:乳☆禁☆頭疼痛讓我每次餵奶都有了心理陰影。

Advertisiment
懼怕孩子醒來, 餵奶就像上刑, 但是為了寶寶, 咬著牙含著淚堅持著。 甚至有媽媽說:孩子一吃我就發抖, 家人看不下去勸其斷了, 媽媽的回答是:除非孩子給我乳☆禁☆頭咬掉了, 我不信了, 偏喂!聽著真是讓人心疼!

母乳媽媽們十位有九位都經歷過乳☆禁☆頭疼痛, 有些咬著牙堅持過來, 有些扛不住就此斷奶。 這麼普遍的現狀, 原因是什麼?如何治療?如何預防?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送給正在被乳☆禁☆頭疼痛困擾及即將為人母的媽媽們。

1.剛開始哺乳☆禁☆頭兩天, 有些媽媽在銜乳姿勢正確的情況下仍然會感覺到有些不舒服甚至刺痛。 許多媽媽都會經歷這一段, 那是乳☆禁☆頭在適應寶寶的吮吸,

Advertisiment
乳☆禁☆頭處聚集著非常多的神經末稍, 又因初次哺乳, 極度敏感。 媽媽們注意避免與衣服摩擦, 哺乳時稍稍調整媽媽或寶寶的姿勢, 每次喂完奶後擠出一點乳汁塗上, 自然風乾。

2.乳☆禁☆頭已經皸裂, 破皮, 疼痛感貫穿整個哺乳過程。 那是因為哺乳姿勢不正確, 寶寶銜乳不夠深。 糾正姿勢, 較深的含乳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 姿勢正確後, 媽媽只是在剛開始哺乳時會感到疼痛, 這種疼痛感會逐漸減輕直至無痛。 每次哺乳後保持乳☆禁☆頭滋潤, 塗上一層純羊毛脂保護或乳汁都可以。 如傷口破損感染, 可用哺乳期安全的抗菌類藥膏。

3.乳☆禁☆頭已經含得較深, 媽媽仍感到癢, 刺痛, 灼痛, 甚至尖銳的疼痛, 而且這種疼痛在餵奶期間可能會一直持繼, 乳☆禁☆頭看起來粉紅光亮,有時侯會乾燥起皮。可能是真菌感染,如:鵝口瘡。母嬰雙方同時使用抗真菌類藥物治療,每隔兩小時左右使用藥物塗沫,兩周後仍未見好轉,建議皮膚科就診。

4.喂完奶後乳☆禁☆頭發白,乳☆禁☆頭出現疼痛或燒灼感,有些會感到一陣疼痛直抵乳☆禁☆房深處,過一會乳☆禁☆頭顏色恢復原樣,這是血管痙攣,或者叫雷諾氏綜合症。典型的雷諾氏現象常發生在喂完奶、寶寶離開乳☆禁☆房後。可能是因為外界比寶寶口中的溫度低,當寶寶離開乳☆禁☆房時,乳☆禁☆頭即由一般正常的顏色在幾分鐘(甚至是幾秒鐘)內馬上變成白色。媽媽通常在乳☆禁☆頭變白時有灼熱的疼痛感。在一段時間後,乳☆禁☆頭會回復正常的顏色(因為血液又再回流至乳☆禁☆頭),此時媽媽會感到抽痛。這種情形(只顏色變化及疼痛)會反復發生好幾分鐘甚至持續到1-2小時,(我自己就是這種情況)乳☆禁☆頭曾經受過傷,念珠菌感染等都有可能出現這種症狀,媽媽放鬆,修正含乳姿勢,治療念珠菌感染;如果媽媽感到嚴重疼痛,疼痛時間長,或因為血液供應不良而影響傷口癒合,則有必要治療。首要的治療選擇為:維生素B6:實證中並未證實維生素B6治療雷諾氏現象的效用,但是它確實有用。維生素B6相當安全且無害。使用劑量為一天一次150-200mg,連續使用四天,然後改成一天一次25mg,一直用到不再有疼痛感已好幾個星期。如果需要可以反復使用。假如高劑量下解決疼痛,但改成低劑量後又感到疼痛,仍可以回復到高劑量使用。假如一、兩個星期都不再感受到疼痛,則可以嘗試停藥。

5.乳☆禁☆頭表面出現小白點,多為寶寶銜乳不正確,拖拽,舌系帶過短,長牙,含睡;媽媽勞累睡眠不足,飲水少,心情焦慮,長期補鈣,飲食油膩,或錯誤使用吸奶器等。媽媽可以在哺乳前用溫水擦一下乳☆禁☆頭,喂玩奶後擠點乳汁出來擦在乳☆禁☆頭上,也有消炎作用。糾正姿勢,對症解決,儘量讓寶寶吸通。(不建議媽媽們自已在家挑破,避免因此導致感染而發生乳腺炎,也容易引起白點反復。)

6.寶寶萌牙期拖拽咬摩乳☆禁☆頭。正在吃奶的寶寶是沒辦法一邊吃奶一邊咬合的,必須先把舌頭縮回,否則就會咬到自己。長牙的寶寶咬媽媽一般都是在吃飽喝足後。多觀察寶寶的嘴和下頜,當你感覺他的舌頭移開了,發現寶寶把乳☆禁☆頭滑向嘴前部時,立即將準備在旁的手指放進寶寶嘴裡,救出乳☆禁☆頭。不能情急之下大叫著拔出乳☆禁☆頭。救出乳☆禁☆頭後,認真溫和的告訴寶寶,媽媽疼,不能咬媽媽!停止此次哺乳。避免使用安撫奶嘴和奶瓶,寶寶還分不清,一個可以咬另一個不能咬。

7.其他可能引起乳☆禁☆頭疼痛的原因:再次懷孕,濕疹,吸奶器不合適或使用不當等。

乳☆禁☆頭不需要經常清洗,更不需要用肥皂清洗,乳☆禁☆頭乳暈周圍會分泌一些油脂,這些油脂起到保護和清潔乳☆禁☆頭作用,使用肥皂反而會洗掉這些油脂,使得乳☆禁☆頭乳暈更乾燥容易皸裂。乳☆禁☆頭疼痛最好的治療方式就是預防,而最佳的預防方式就是吃好第一口奶,從第一天起就讓寶寶正確的銜乳。正確銜乳姿勢可查看我的置頂微博有詳細說明。建議:因乳☆禁☆頭皸列破皮的媽媽試試半躺式餵奶;抱喂時,如果寶寶含的乳暈不夠多,可以試試將乳☆禁☆房壓扁,有助於寶寶含住更多的乳☆禁☆房。

我每天像台複讀機似的重複著一些話,其中一條就是:乳☆禁☆頭疼痛可以發生在哺乳的任何階段,但都不影響繼續母乳親喂,只要及時糾正姿勢或對症治療,疼痛會很快得到緩解。母乳餵養本身是件令母嬰雙方都非常愉悅的事情,當乳☆禁☆頭疼痛發生時,其實就是身體已經在提示你出問題了,就像在通乳時,如果媽媽感覺到疼痛,也是在提示媽媽,通乳的手法有問題,請千萬別再做一個“忍者”,忍的結果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很可能讓問題更嚴重!

三、乳汁淤積

乳汁淤積是哺乳期因腺葉的乳汁排出不暢,致使乳汁在乳內積存而成,另一方面,由於淋巴液的回流不暢造成乳腺組織的腫脹。主要表現是乳☆禁☆房有腫塊,不可移動,表面光滑,皮色不變,按之脹痛,皮膚不熱或微熱與腫塊相應的乳孔無乳汁排出。

造成乳汁淤積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就是因為媽媽沒有及時有效的哺乳,因乳汁分泌過多而沒有及時排出。注意,此處的排出是相對於乳汁淤積這個現象來說的產生原因,並不是讓媽媽們每次喂完?都要排空乳☆禁☆房,越排空奶越多,越會增加乳汁淤積的風險。

四、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是乳☆禁☆房的急性化膿性病症,是哺乳期一種十分常見的疾病。病程有兩個時期。紅腫期:乳☆禁☆房腫脹,疼痛,局部區域發燙,紅腫;潰爛期:乳☆禁☆房局部變硬,腫塊逐步增大,並伴有明顯的全身症狀,如發燒,寒顫,頭痛,全身疼痛,時而伴有嘔吐,噁心等症狀。常可在幾日內形成膿腫,腫塊中央變軟,若為乳☆禁☆房深度部膿腫,可出現全乳☆禁☆房的腫脹,疼痛,高熱,需穿刺方可明確診斷。

需要注意的是,乳腺炎並非是乳腺管發炎,而是乳腺組織發炎,所以並不影響哺乳,對於化膿的媽媽來說,膿腔也是在乳腺組織裡的,一般並不會透過乳腺管傳遞給乳汁。有時可以擠出粘稠的黃綠色液體其實是因為發燒以及長時間淤積的高度?脫水的乳汁,並不是膿。但,若媽媽的乳☆禁☆頭皸裂嚴重有化膿的情況可能會所干擾。

乳☆禁☆頭看起來粉紅光亮,有時侯會乾燥起皮。可能是真菌感染,如:鵝口瘡。母嬰雙方同時使用抗真菌類藥物治療,每隔兩小時左右使用藥物塗沫,兩周後仍未見好轉,建議皮膚科就診。

4.喂完奶後乳☆禁☆頭發白,乳☆禁☆頭出現疼痛或燒灼感,有些會感到一陣疼痛直抵乳☆禁☆房深處,過一會乳☆禁☆頭顏色恢復原樣,這是血管痙攣,或者叫雷諾氏綜合症。典型的雷諾氏現象常發生在喂完奶、寶寶離開乳☆禁☆房後。可能是因為外界比寶寶口中的溫度低,當寶寶離開乳☆禁☆房時,乳☆禁☆頭即由一般正常的顏色在幾分鐘(甚至是幾秒鐘)內馬上變成白色。媽媽通常在乳☆禁☆頭變白時有灼熱的疼痛感。在一段時間後,乳☆禁☆頭會回復正常的顏色(因為血液又再回流至乳☆禁☆頭),此時媽媽會感到抽痛。這種情形(只顏色變化及疼痛)會反復發生好幾分鐘甚至持續到1-2小時,(我自己就是這種情況)乳☆禁☆頭曾經受過傷,念珠菌感染等都有可能出現這種症狀,媽媽放鬆,修正含乳姿勢,治療念珠菌感染;如果媽媽感到嚴重疼痛,疼痛時間長,或因為血液供應不良而影響傷口癒合,則有必要治療。首要的治療選擇為:維生素B6:實證中並未證實維生素B6治療雷諾氏現象的效用,但是它確實有用。維生素B6相當安全且無害。使用劑量為一天一次150-200mg,連續使用四天,然後改成一天一次25mg,一直用到不再有疼痛感已好幾個星期。如果需要可以反復使用。假如高劑量下解決疼痛,但改成低劑量後又感到疼痛,仍可以回復到高劑量使用。假如一、兩個星期都不再感受到疼痛,則可以嘗試停藥。

5.乳☆禁☆頭表面出現小白點,多為寶寶銜乳不正確,拖拽,舌系帶過短,長牙,含睡;媽媽勞累睡眠不足,飲水少,心情焦慮,長期補鈣,飲食油膩,或錯誤使用吸奶器等。媽媽可以在哺乳前用溫水擦一下乳☆禁☆頭,喂玩奶後擠點乳汁出來擦在乳☆禁☆頭上,也有消炎作用。糾正姿勢,對症解決,儘量讓寶寶吸通。(不建議媽媽們自已在家挑破,避免因此導致感染而發生乳腺炎,也容易引起白點反復。)

6.寶寶萌牙期拖拽咬摩乳☆禁☆頭。正在吃奶的寶寶是沒辦法一邊吃奶一邊咬合的,必須先把舌頭縮回,否則就會咬到自己。長牙的寶寶咬媽媽一般都是在吃飽喝足後。多觀察寶寶的嘴和下頜,當你感覺他的舌頭移開了,發現寶寶把乳☆禁☆頭滑向嘴前部時,立即將準備在旁的手指放進寶寶嘴裡,救出乳☆禁☆頭。不能情急之下大叫著拔出乳☆禁☆頭。救出乳☆禁☆頭後,認真溫和的告訴寶寶,媽媽疼,不能咬媽媽!停止此次哺乳。避免使用安撫奶嘴和奶瓶,寶寶還分不清,一個可以咬另一個不能咬。

7.其他可能引起乳☆禁☆頭疼痛的原因:再次懷孕,濕疹,吸奶器不合適或使用不當等。

乳☆禁☆頭不需要經常清洗,更不需要用肥皂清洗,乳☆禁☆頭乳暈周圍會分泌一些油脂,這些油脂起到保護和清潔乳☆禁☆頭作用,使用肥皂反而會洗掉這些油脂,使得乳☆禁☆頭乳暈更乾燥容易皸裂。乳☆禁☆頭疼痛最好的治療方式就是預防,而最佳的預防方式就是吃好第一口奶,從第一天起就讓寶寶正確的銜乳。正確銜乳姿勢可查看我的置頂微博有詳細說明。建議:因乳☆禁☆頭皸列破皮的媽媽試試半躺式餵奶;抱喂時,如果寶寶含的乳暈不夠多,可以試試將乳☆禁☆房壓扁,有助於寶寶含住更多的乳☆禁☆房。

我每天像台複讀機似的重複著一些話,其中一條就是:乳☆禁☆頭疼痛可以發生在哺乳的任何階段,但都不影響繼續母乳親喂,只要及時糾正姿勢或對症治療,疼痛會很快得到緩解。母乳餵養本身是件令母嬰雙方都非常愉悅的事情,當乳☆禁☆頭疼痛發生時,其實就是身體已經在提示你出問題了,就像在通乳時,如果媽媽感覺到疼痛,也是在提示媽媽,通乳的手法有問題,請千萬別再做一個“忍者”,忍的結果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很可能讓問題更嚴重!

三、乳汁淤積

乳汁淤積是哺乳期因腺葉的乳汁排出不暢,致使乳汁在乳內積存而成,另一方面,由於淋巴液的回流不暢造成乳腺組織的腫脹。主要表現是乳☆禁☆房有腫塊,不可移動,表面光滑,皮色不變,按之脹痛,皮膚不熱或微熱與腫塊相應的乳孔無乳汁排出。

造成乳汁淤積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就是因為媽媽沒有及時有效的哺乳,因乳汁分泌過多而沒有及時排出。注意,此處的排出是相對於乳汁淤積這個現象來說的產生原因,並不是讓媽媽們每次喂完?都要排空乳☆禁☆房,越排空奶越多,越會增加乳汁淤積的風險。

四、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是乳☆禁☆房的急性化膿性病症,是哺乳期一種十分常見的疾病。病程有兩個時期。紅腫期:乳☆禁☆房腫脹,疼痛,局部區域發燙,紅腫;潰爛期:乳☆禁☆房局部變硬,腫塊逐步增大,並伴有明顯的全身症狀,如發燒,寒顫,頭痛,全身疼痛,時而伴有嘔吐,噁心等症狀。常可在幾日內形成膿腫,腫塊中央變軟,若為乳☆禁☆房深度部膿腫,可出現全乳☆禁☆房的腫脹,疼痛,高熱,需穿刺方可明確診斷。

需要注意的是,乳腺炎並非是乳腺管發炎,而是乳腺組織發炎,所以並不影響哺乳,對於化膿的媽媽來說,膿腔也是在乳腺組織裡的,一般並不會透過乳腺管傳遞給乳汁。有時可以擠出粘稠的黃綠色液體其實是因為發燒以及長時間淤積的高度?脫水的乳汁,並不是膿。但,若媽媽的乳☆禁☆頭皸裂嚴重有化膿的情況可能會所干擾。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