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歲半寶寶半夜盜汗怎樣中醫療法

一歲半寶寶盜汗在兒童護理的過程中很常見, 在中醫中是如何說這類情況的呢?泥鰍治小兒盜汗是不是真的呢?小編根據資料總結了小兒盜汗的中醫療法拿來分享給大家。

盜汗, 臨床較為常見。 中醫辨證, 多屬陰精虧虛, 虛火內生, 熱逼津液外泄, 故見盜汗。 所以多由陰虛火旺所致。 凡寐中汗出、醒來自止、內衣沾濕、五心煩熱、午後潮熱、兩顴紅、口幹、舌紅少苔、脈象細數等症, 即中醫謂“陰虛則盜汗也”。 筆者根據師傳, 用中藥內服結合外敷法治盜汗症, 效果很好, 茲介紹其方藥如下:

中藥內服治盜汗方:

大生地 15克,

Advertisiment
大熟地 15克, 當歸身 12克, 山萸肉12克, 灸黃芪15克, 知母10克, 黃柏9克, 煆牡蠣30克 (先煎 ), 糯稻根30克, 烏梅10枚, 銀柴胡10克, 麥冬12克。 。

服用法:加清水濃煎兩次, 混合均分兩小碗, 上下午各服一小碗。 每日一帖, 連服五劑。

中藥外敷治盜汗方:

五倍子25克。

用法:上二藥共研極細末, 和勻, 均分五包, 臨用時先將肚臍眼周圍洗淨, 用上藥一包, 加70見乙醇 (酒精 )適量調成糊狀, 敷於肚臍上(即神闕穴), 外用無毒性塑膠紙蓋好, 紗布橡皮膠固定。 24小時換藥一次, 五天為一療程。

療效觀察:一般內服、外敷藥後盜汗漸少, 一療程後一般盜汗全止, 陰虛火旺消失。 屢試屢驗。 此乃師傳驗方。

注:盜汗可單獨出現, 也可作為症狀而伴見於其它疾病過程中, 如由結核病等其他病引起者,

Advertisiment
不能獨治盜汗, 必須在治療盜汗的同時, 根治其他原發病, 標本同治, 這樣才能達到“治病必求其本”的目的。 必要時可用現代醫學檢查的方法, 徹底查清病因, 診斷明確, 同時兼治原發病。 這樣“盜汗症”才可徹底解除, 否則容易復發。

盜汗證屬陰虛火旺, 飲食切忌辛辣動火之品, 注意多吃水果及易於消化的食品, 精神上保持樂觀情緒, 勿吸煙, 忌動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