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歲半女嬰打點滴 藥物險成致命毒液

 香港一名歲半女嬰上週五(11月30日)因為腹瀉入住伊莉莎白醫院, 醫院護士當日下午在她的左手手臂進行鹽水點滴注射, 補充體液。 不料鹽水險成致命毒液, 女嬰的手臂腫脹一倍, 而且發藍發黑, 醫院解釋指女嬰血管太小, 鹽水漏出到皮膚組織導致事件。 女嬰母親引述醫生說, 如果兩小時內沒揭發事件, 女嬰可能就此死去。
女嬰Angelicca是中土(土耳其)混血兒, 只有19個月大。 她於上週五因為持續嘔吐, 到伊莉莎白醫院求醫, 其後證實為腸胃炎。 女嬰於同日下午入住醫院的兒科病房, 其後一名年輕護士在女嬰的左手手臂注射點滴鹽水,

Advertisiment
以補充體液和營養。
女嬰的母親表示, Angelicca接受治療後, 情況未見好轉, 她說:“小朋友看來很不舒服, 每隔15分鐘就叫媽咪, 而且很想除下繃帶。 ”直至晚上約9時半, 一名較資深的護士再次檢查該女嬰情況, 赫然發現吊鹽水的方法出了問題。
母親說:“她的左手手臂發藍發黑, 手掌比我的手臂還要大, 就像一個氣球, 而且快要爆開。 ”後來醫生向她解釋:“如果兩小時內無人發現事件, 她女兒就會死去!”
伊院:血管太小致外滲
女嬰的母親指醫院醫生已經對女兒傷口進行特別護理, 醫院的部門主管, 昨日首次帶同其它醫生和專科護士探望女兒, 指女嬰的傷口正在康復, 經過數日治療, 女嬰現時情況已經穩定下來。
Advertisiment

母親表示, 女兒于事後, 幾天一直處於接近昏迷狀態, 現時已經可以活動, 不過女兒仍然時常在哭, 又抓她左手傷口位置的繃帶。
伊莉莎白醫院回復, 指因為病人的血管太小關係, 點滴輸液外滲導致病人左手手臂出現傷口。 主診醫生已經就病人情況, 徵詢骨科專科醫生意見, 向病人提供專門的傷口護理服務。
外科專科醫生郭家麒表示, 點滴輸液外滲即表示液體沒有正確流入靜脈, 而是流到皮下的皮膚組織, 病人傷口位置會出現腫脹, 而且會感到疼痛, 最嚴重情況會出現皮膚組織壞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