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BB腸胃不適?看預防保健全攻略

現在的媽媽對寶寶腸胃也是越來越重視, 另一方面, 寶寶腸胃疾病研究也有了不少新的進展, 對許多兒童腸胃功能紊亂疾病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發現在許多消化不良患兒中存在消化道運動功能紊亂或感知的異常。 寶寶的胃腸病不是小事, 通過下面的案例分析, 以及一些指引和提醒, 爸爸媽媽應該會瞭解得更多。 平時做好保健預防工作, 寶寶才能吃得健康、拉得舒心、睡得安穩。

一、進食方面:吃完又吐

案例:兒子點點是個早產兒, 在縣醫院住溫箱一周才出院。 這孩子回家後一段時間內出現不同程度的嘔吐,

Advertisiment
吐出奶汁或胃內容物, 每天少則數次, 多則十多次。 吃得少, 就長得慢, 身體就弱, 容易生病, 家人擔心不已。 後來做了全面檢查, 才知道是功能性胃食管返流病, 經過系統治療數月, 孩子的病終於治癒。

醫生說法:胃食管返流指胃內容物返流到食管甚至口咽部, 分為功能性或病理性胃食管返流。

功能性胃食管返流病的寶寶多表現為餐後溢奶, 在媽媽餵奶或進食後少量嘔吐, 雖然持續時間短暫, 但嘔吐較為頻繁, 一日數次至10多次不等。 嘔吐物為胃內容物(奶汁、水及膽汁等), 非噴射性嘔吐。 如果寶寶在餵奶後平睡、啼哭或掙扎, 或壓腹時更易嘔吐, 在睡眠時較少發生。

Tips:1、一周歲以內寶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胃食道返流,

Advertisiment
嗆奶窒息也較為常見, 必須引起年輕父母的足夠重視, 寶寶短暫的食後返流多為生理現象, 家長不必驚慌。

2、平時注意提高頭部餵奶, 少量多次餵養, 食物稠厚為宜, 每次餵食後將寶寶保持豎立體位, 輕輕拍背10-15分鐘, 然後置側臥位, 有助於防止返流, 寶寶餵奶後取前俯30℃。

二、排泄方面:大便困難

案例:星星已經多天未解大便了。 肚子痛得厲害, 星星媽媽便帶他去醫院看醫生。 醫生檢查後給他做肛門指檢發現直腸內有較硬糞塊。 詢問過後才知道孩子前幾天吃過很多瓜子, 是一位典型果殼類便秘患兒。 孩子拉不出, 便秘引致腹痛。 芳芳也排便費勁, 追問後得知芳芳平時有挑食和偏食的毛病, 特別喜歡吃上火食物, 如餅乾, 很少吃蔬菜和水果。

Advertisiment

醫生說法:一般認為, 每隔3-7天排便一次, 大便硬結而量少, 呈粟粒狀, 排便過程延長或排便困難, 並引起痛苦, 應視為便秘。

日常飲食中缺少纖維素是引起便秘的主要原因。 很多家庭的獨生子女都有偏食和挑食問題, 少吃或不吃疏菜、水果, 這樣會導致纖維素缺乏, 腸蠕動減慢而造成便秘。 吃瓜子、芝麻時連仁帶殼一起吃下的孩子, 容易有果殼類便秘。 如果便秘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 久之會發生肛裂和營養不良。 此外, 糞便在腸道停留過久, 經細菌分解會產生許多有害物質, 被吸收到血液中, 可危及大腦。

Tips:1、預防勝於治療。 母乳營養豐富, 寶寶出生後最好給予母乳餵養並保證足夠的母乳量。 平時不吃或少吃上火食物,

Advertisiment
如油炸和紅燒食物以及肉類、蛋類、花生醬等, 每天多喂開水。 從小培養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排便習慣是防治便秘的關鍵。 爸爸媽媽要督促寶寶吃蔬菜和水果。

2、對於患有便秘的人工餵養的寶寶, 可以將牛奶或奶粉沖稀一些, 同時增加糖量, 每100毫升牛奶中加糖10克(正常情況下, 每100毫升牛奶中加糖8克)。 可以每天喂1-2根香蕉或者每天早晨吃點蜂蜜水, 每次不少於50毫升, 溫開水送服。 治療關鍵在於清除糞塊, 重建良好的腸道排便習慣。

三、消化方面:面黃肌瘦

案例:虹虹老說自己肚子飽脹不適, 不想吃飯, 有時則心窩疼痛, 反酸, 幾周下來, 人瘦了一圈。 先是到醫院做肝功能和胃鏡檢查, 沒有異常發現, 排除了外肝炎和胃潰瘍病。

Advertisiment
後來消化科醫生仔細檢查, 並做相關實驗室檢查, 最後診斷為功能性消化不良。

醫生說法:功能性消化不良在學齡兒童中非常常見。 特徵是, 長期或反復食欲不振、燒心、嘔吐、上腹部飽滿不適、疼痛、噯氣, 吃飯少、早飽等症狀。 因為沒有吃足夠的東西吸收營養, 也容易變得面黃肌瘦, 貧血、全身無力, 機體抵抗力下降, 容易生病。 這種病常常與進食冷飲、冷食及有添加補品過多, 導致胃排空時間延長, 胃腸動力障礙有關。 治療這種病, 首先要確定有無胃腸道器質性病變的存在, 可通過做各種檢查, 最後確認是否為功能性消化不良。

Tips:1、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種特效的藥物可以使症狀完全緩解。 而且, 症狀的改善也可能與自然病程中症狀的時輕時重有關, 或者是安慰劑的作用。所以治療的重點應放在生活習慣的改變和採取積極的克服策略上,而非一味地依賴於藥物。在症狀加重時,藥物治療可能會有幫助,但應儘量減少用量,只有在有明確益處時才可長期使用。

2、這種病的發生是與進食冷飲、冷食及有添加補品過多有關的,患兒應不吃或少吃冷飲、冷食,進食無刺激性食物,以減輕胃腸道負荷。

或者是安慰劑的作用。所以治療的重點應放在生活習慣的改變和採取積極的克服策略上,而非一味地依賴於藥物。在症狀加重時,藥物治療可能會有幫助,但應儘量減少用量,只有在有明確益處時才可長期使用。

2、這種病的發生是與進食冷飲、冷食及有添加補品過多有關的,患兒應不吃或少吃冷飲、冷食,進食無刺激性食物,以減輕胃腸道負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