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前孩子飲食 節日裡如何料理

春節、元宵等節日的時候, 爸爸媽媽都陪在寶寶身邊, 是孩子最快樂的時光。 但媽媽因為要準備很多東西, 在節日裡忙得暈頭轉向, 可能會疏忽了寶寶的飲食。 3歲前的寶寶脾胃還很嬌嫩, 飲食上稍有不適, 寶寶便會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 讓媽媽愧疚不已。 那麼, 節日期間寶寶的飲食如何料理呢?

節日飲食守則1:酸鹼性食物要注意合理搭配

節日裡人們免不了進食大魚大肉, 而這些幾乎都是酸性食物。 營養專家指出, 健康人體的血液必須保持微鹼性狀態, 如果進食過多的酸性食物, 血液就會呈酸性,

Advertisiment
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而且, 還會攝入過多能量高並營養豐富的食物, 使寶寶體內積熱, 引發出各種感染性疾病。 俗語說, 過補易上火, 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 媽咪在飲食上一定要注意為寶寶搭配鹼性食物, 如海帶、青菜、萵筍、生菜、芹菜、香菇、胡蘿蔔、蘿蔔等等。

節日飲食守則2:節日大餐應讓素菜唱主角

節日餐桌上的主打菜, 常常是雞、鴨、魚、蛋、肉、蟹、蝦等, 這些都是以動物蛋白和脂肪為主的葷菜。 營養專家指出, 過多地吃葷菜不僅會陡然增加寶寶的胃腸及腎臟的負擔, 而且增加血脂水準, 從小埋下動脈硬化的隱患。

因此, 媽咪在節日裡應準備這樣幾類蔬菜, 讓它們在節日大餐中唱主角。

綠葉蔬菜中的青菜、油菜、菠菜、芽白、甘藍、芹菜、韭菜、芥菜、菜花、生菜等,

Advertisiment
都是去油膩的最佳菜肴;

塊莖瓜果中的番茄、南瓜、黃瓜、紅蘿蔔、土豆、白蘿蔔、芋頭、白薯、荸薺等, 除了富含維生素、纖維素、礦物質外, 還富含碳水化合物, 可為寶寶身體提供熱量, 其中土豆和甘薯既可作菜又可頂飯;

豆類食品中的黃豆、蠶豆、豆芽、水豆腐、豆干、豆皮、豆腐泡、腐竹等, 富含植物蛋白和不飽和脂肪酸, 對寶寶的大腦和體格的生長發育大有益處。

以上是節日期間寶寶的科學飲食原則, 媽媽們一定要記住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