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0~11個月間寶寶的餵養要點及指導

這時期要注意寶寶能量的需要。 能量是維持人體生理功能最重要的因素, 一旦能量供應不足便會耗費寶寶體內儲存的營養成分以滿足生理需要, 這樣就會導致寶寶營養不良, 還會導致生長發育緩慢、消瘦。 反之, 如果能量供應過多, 則會引發肥胖症。 能量是由食物的轉化形成的, 是由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及碳水化合物3種營養素在體內代謝時釋放出來的, 人體就是通過這個代謝過程釋放出的能量來維持各種生理功能的正常運轉。 寶寶的能量消耗與成人不同, 除了基礎代謝、動作活動、食物的特殊動力作用的熱能消耗外,

Advertisiment
還包括生長發育所需的熱能。

這一時期寶寶已經能夠適應主要的一日三餐加輔食, 營養重心也從配方奶轉換為普通食物, 但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增加食品的種類和數量。 要實行營養配餐, 制定每餐組配3種以上食物的食譜。 經常變換主食, 要使粥、麵條、麵包(點心)等食品交替出現在寶寶的餐桌上。 做法也要更接近幼兒食品, 要軟、細, 做到易於吸收。

建議每日營養飲食量:每天2次奶約400毫升, 逐漸練習不用奶瓶喝配方奶。 正餐做到和大人飲食時間統一的一日三餐。 寶寶的輔食用量是因人而異的, 但食用量和次數都不應過量, 根據對寶寶的觀察進行增減。 水果和用奶量是一定要保證的。 在兩餐中可以給寶寶吃一些點心,

Advertisiment
但要注意不要吃糖和巧克力, 一來容易蛀牙, 二來容易堵住寶寶的喉嚨引起窒息。

這個月的焦點營養依然是鈣和磷, 因為這個時期的寶寶仍處在長牙期, 鈣和磷能促進骨骼和牙齒的生長發育, 所以要從飲食上注意鈣和磷的攝入。

寶寶每曰所需的鈣和磷的最佳比例是1:1, 比例不對, 就會影響其吸收利用, 所以要注意並不是補鈣越多越好。 如果寶寶缺乏鈣和磷, 就會導致營養不良、心律不齊、抽搐、易流血等症狀。 所以一定要注意補充鈣和磷。 3歲以內的寶寶補充鈣水比較好, 3歲以後鈣水、鈣片都行。

在日常生活中, 可以通過一些簡單方法, 憑肉眼判斷寶寶的營養狀況。

如果缺乏蛋白質, 寶寶的頭、面、皮膚就會無光澤,

Advertisiment
頭髮就會稀疏易脫落:如果是維生素B2不足, 寶寶就會表現為面部鼻唇溝的脂溢性皮炎:如果寶寶維生素A不足, 就會皮膚乾燥、毛囊角化:如果寶寶煙酸不足, 皮膚就會產生因陽光、壓力、創傷而致的對稱性皮炎:如果寶寶的維生素C不足, 皮膚就會出現淤斑:如果寶寶鐵元素不足就會出現匙狀指甲。

另外如果維生素家族嚴重不足還會導致一些疾病.如瞼角炎, 就是維生素B2、維生素B6不足導致的;骨骼和顱骨軟化、方顱, 手腳鐲症、前囪閉合晚, 軟骨、肋骨串球.x形腿、O形腿等症就是維生素D不足導致的, 所以及日寸補充營養素是十分重要的。

給嬰兒吃東西時, 首先要注意安全衛生。 因為這時嬰兒的消化系統尚處於發育、完善當中,

Advertisiment
還是一個相當脆弱的系統, 大人能吃的東西, 嬰兒不見得能消受得了。 水果和蔬菜務必要清洗乾淨, 飯食要經高溫煮熟, 以確保殺滅所有病菌。 不可以給嬰兒喝生水, 一定要喝溫開水, 市面上買的礦泉水最好也別給他喝, 有的嬰兒喝礦泉水和純淨水會導致痢疾和腹瀉。

需要注意的是, 無論你喂嬰兒什麼東西, 第一次都不要喂太多, 而且要隔上一兩天以觀察其反應, 以防出現過敏。 有的過敏反應甚至隔幾天後才能看出來。 如有這種情況, 應該儘快就醫檢查。

在給嬰兒餵飯時, 幹萬不可以扔下他不管, 要看著他吃下去。 因為嬰兒的舌頭和咽喉協調能力還不是很好, 容易出現卡食、食物進入氣管、呼吸道受阻等現象。

Advertisiment
這對嬰兒來說是很危險的, 很容易發生意外損傷, 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

因此, 不宜給他吃過大、過硬的食物和圓形食物, 例如葡萄、熱狗、爆米花、硬塊糖、大塊麵食、肉塊、整塊的果凍等c應以流質食物為主, 待嬰兒進一步發育的時候再添加其他食物。 以前曾經多次發生過嬰兒被果凍咽死的不幸事件, 因此父母在這方面千萬不能大意。 如果這個月齡還不給寶寶及時換乳, 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的食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