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寶貝認生怎麼辦?
問題 【幼兒】 6

寶貝認生怎麼辦?

問題描述 寶寶一歲多了,可是卻越來越認生。我媽媽從出生就帶到他八個月,可是現在都不要她了。寶寶除了家裡幾個人經常見的人都不要別人抱,而且特別認生。這是性格造成的嗎難道是性格內向還是別的原因呢?我該怎麼去做呢?
網友回答
最佳答案 一般小孩子都有這個階段。 多讓寶寶接觸一些家人。 慢慢就會好了。
2016-06-17 多帶到人多小朋友多的地方去玩,多接觸一些人就會好些,我女兒也是這樣,家裡就三個人看著很少出去,回娘家玩,娘家人多看到都嚇哭,別人抱她也哭,我就天天帶她去社區廣場和小朋友玩,現在就好很多,不過還是只纏一個人,一不見就大哭。,感覺寶寶是缺乏安全感。
2016-06-17 很正常啊,現在寶寶會區別熟悉的人和陌生人的面孔。對於陌生人的接近會本能的抗拒,這個時候家長也不要很緊張的擔心是不是寶寶性格上的問題,平時家長與朋友接觸時也大方自如的打招呼,孩子慢慢會好的。
2016-06-17 寶寶大了,知道要粘人了,這時候會認生也是情有可原的,多接觸就好了。
2016-06-17 其實,認生是嬰兒發育過程的一種社會化表現。嬰兒在母親和家人的照料下,產生了一種依戀之情,只有在母親或家人身旁才覺得安全;而生人的出現打破了原有的格局,嬰兒就會出現焦慮,甚至恐懼。認生的程度與嬰兒的先天素質有關。性格內向、膽子較小的嬰兒,認生較嚴重;而性格外向、樂於交往的嬰兒,認生較輕。 對嬰兒認生的表現不能斥責,否則會加重他的緊張與恐懼。我們常常採用系統脫敏的心理療法來克服嬰兒的膽小、認生行為。具體做法是:先由媽媽抱著讓孩子在遠處觀望生人,然後離得近一點讓他與生人接觸,以後逐漸增加強度,鼓勵他與生人相處,慢慢地使他的焦慮或恐懼程度降低;家裡來了陌生人,不要讓他一開始就抱或親孩子,而應在相互交談和嬰兒與他熟悉之後再親熱,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兒獨立能力得到發展,社會適應能力增強,認生的現象會很快好轉。認生是孩子認識能力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記憶變化。它一方面明顯地表現了孩子感知、辨別和記憶能力的發展,即能夠區分熟人和陌生人,能夠清楚地記得不同人的臉;另一方面,也表現出孩子情緒和人際關係發展上的重大變化,表現了孩子對親人和對不熟悉人的不同態度。在寶寶認生時期,當
2016-06-17 這是孩子認知的正常反應 。你可以讓寶寶不熟悉的人多花費一些耐心,拿著寶寶喜歡的玩具、吃的等等和寶寶玩樂,你也在旁邊多告訴寶寶,他是誰誰,他很疼你哦…… 寶寶的記憶力很驚人的,只要是他記住了,下次再出現就不會那麼怕生了
2016-06-17 家長應該多帶孩子出去玩玩,多多接觸一些新鮮的事物和人,才會不怕生。
2016-06-17 很多寶寶都會這樣的,經常帶寶寶外出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慢慢會改善的
2016-06-17 經常帶寶寶外出活動一下,慢慢會好的
2016-06-17 寶寶到怎麼大的時候對媽媽有依賴性,我家寶寶快一歲半了,這幾個月,我媽帶她有時候都不要,非要跟著我,有時候我媽帶她出去玩都要拉著我。這是正常現象,多陪陪寶寶,帶她出去玩玩。
2016-06-17 大多寶寶都是這樣的,這個時候寶寶還小,多帶他出去逛,多跟人接觸。大點情況就好了
2016-06-17 其實,認生是嬰兒發育過程的一種社會化表現。嬰兒在母親和家人的照料下,產生了一種依戀之情,只有在母親或家人身旁才覺得安全;而生人的出現打破了原有的格局,嬰兒就會出現焦慮,甚至恐懼。認生的程度與嬰兒的先天素質有關。性格內向、膽子較小的嬰兒,認生較嚴重;而性格外向、樂於交往的嬰兒,認生較輕。在寶寶認生時期,當陌生人到來時,應讓孩子逐漸和陌生人接近,不要讓他一開始就單獨與陌生人在一起。只要父母能從容地面對陌生人,孩子便會很快消除顧慮,這是因為孩子對陌生人的好奇遠遠超過對陌生人的懼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