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封信 孩子的恐懼因何而起
我的孩子10歲,身體健康、聰明、活潑,自理能力很強,平時喜歡下棋、打球、跑步、滑冰等活動。但他最喜歡看電視,什麼電視都看,唯獨不太喜歡新聞,從早上5點半到晚上11點半,無論什麼頻道,什麼時間,什麼電視節目他都一清二楚。 在學校成績中
2017-03-13 21 -
適當引導讓孩子體會分享樂趣
三歲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識會因為和周圍環境接觸得越來越多,而越來越明顯地表現出來。比如他會將屬於自己的東西寸步不離地攜帶著,當其他的小朋友觸動了屬於他的玩具,他一定要爭回來,而且不達目的決不甘休,這些都是孩子鞏固自我的表現,因為這樣他才能增
2017-03-13 17 -
暑假國外孩子都在忙些啥?
暑假裡,怎樣讓孩子度過一段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心情舒暢的快樂時光,一直是困擾家長們的難題。不妨看看外國孩子選擇怎樣的度假方式,或許能給您一些啟發。 英國:去博物館度假 暑假期間,不少英國孩子走進倫敦各種博物館參觀、學習。有的學生
2017-03-13 22 -
家庭教育應防“暴力寒潮”
12月8日,被告人謝君(化名)被押上荔灣區法院第一法庭。起訴書指控稱,因買蘋果電腦等問題,謝君在家中與女兒小雯發生爭執,進而相互打鬥,後謝君用手按住小雯頭部使其無法出聲,致窒息死亡。 亂花錢、刁蠻、不懂事,這是壞女孩小雯的身份標籤。
2017-03-13 14 -
家庭教育離不開生活理念
讀初中的芳芳每次考試總是名列前茅,可這一次考試卻名落孫山。芳芳回到家裡,一個勁地哭。父親看了,詼諧地說道:“我的千金小姐,哭有什麼用?要是能哭出好成績,我寧願和你媽也加入哭的隊伍,哭他個天昏地暗。跌倒了站起來嘛!”芳芳聽了父親一番風趣幽
2017-03-13 20 -
孩子不認錯,聽聽他的心底話
可能好多家長都抱怨,這個孩子脾氣太倔了,就是不肯認錯,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孩子為什麼不肯認錯吧。 在家庭教育中,千萬不要以為不肯認錯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孩子不認錯,是有原因的,其中不乏你自己的過錯。 原因一:“我沒錯!” 大多數
2017-03-13 22 -
幫助孩子淡化入園焦慮
行為科學認為,幼兒年齡小,身體機能的發育尚不完善,特別是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不完善,因此,他們對周圍環境的認識能力、適應能力都比較差。而幼稚園和家庭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環境,幼兒已適應了家庭那種比較寬鬆、自由的環境,進入幼稚園後,面對陌生的環
2017-03-13 17 -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有何不同
父母對孩子影響不盡相同,這是我們容易覺察的,可究竟有什麼不同呢?最近聽林文采老師的課受到很多的觸動,零散的寫出來和大家分享。 母親影響到孩子的安全感多一些,影響到孩子的人際關係模式,影響孩子如何與人互動,比如孩子是否有分離焦慮,影響
2017-03-13 27 -
做孩子眼中的“好人”
一些做父母的有過這樣的體驗:自己對孩子苦口婆心的一番教育,有時竟抵不上孩子的同學或小朋友的一句話有用,難道是孩子不懂得父母是為他們好,難道自己的孩子就那麼孺子不可教。 其實,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兒童,心裡都有“敵我友”之分。孩子們眼裡的
2017-03-13 18 -
我的小男孩身上發生了什麼?
在今年耶誕節期間,我姐姐租了一輛高級客車,帶著家族的23個成員,到位於好萊塢下城區豪華、古老的潘塔格斯劇院(Panta-ges Theatre)去看了一部名叫《聖誕怪傑》(How the Grinch Stole Christmas)的電
2017-03-13 23 -
婚姻是一種承諾
女兒,這是我十幾年前,在你快結婚時寫給你的一封信,如今重讀還是覺得很有意思。現在,你已經有三個孩子了,要不要再看一遍? 幾個星期前,我問你母親我們該送什麼給你當做結婚禮物。她想了想也不知該送你什麼。 就在幾個小時之前,在三萬五千
2017-03-13 17 -
家庭環境的準備:孩子的房間
孩子的家庭環境就像孩子本身一樣具有獨特性。有的時候,不需要重新設計或裝修你的家來滿足孩子的需求,僅僅是以一些鮮豔噴漆的木板或木塊來代替玩具箱就夠了。而有些時候,卻需要你完全改變自己對孩子的權利和責任所抱的態度。 下面是根據一個特定的孩
2017-03-13 15 -
好爸爸會理性看待孩子的分數
注重綜合素質,不要鼓勵孩子追分 爸爸在重視孩子學習成績的同時,不能忽視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爸爸要突破傳統教育體制的限制,培養孩子適應以能力為主的素質教育,爭取讓孩子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而不是只注意考試的分數。 專家解析
2017-03-13 20 -
沙塵暴來了,讓孩子做好防護
隨著水土的不斷流失,沙塵暴的發生頻率越來越高,波及的範圍越來越廣,造成的損失也越來越嚴重。沙塵暴雖然不會直接造成人員傷亡,但卻可以將汽車吹翻,或者因為能見度較低而引發車禍。 同時,沙塵暴中附著的有害氣體、重金屬元素、有機污染物等有害
2017-03-13 23 -
讓孩子學會傾聽別人的談話
現在的孩子,總是長幼不分,說話沒大沒小,還喜歡插話並打斷別人的陳述。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會發現很多孩子在大人們談話時,能插話數十次,這個習慣確實不好。 這首先表現出了對別人的不尊重,其次也影響了自己對資訊的接收。而且,家長被孩子打斷的
2017-03-13 25 -
單親家庭媽媽的家教EQ
也許是因為買錯票搭錯車,也許是因為厭倦了顛簸的勞累,我們被擠出婚姻的圍城,或者主動拉下刹閘,讓婚姻的列車中途靠站……當我們獨立面對並承擔生活時,與我們在一起的,還有上天留下的禮物,我們的天使:孩子。於是,我們成了很特別的一群人――單親媽
2017-03-13 21 -
父母個性VS孩子本性
我的父親是位很嚴肅、很大男人主義的人,但他也非常正直、不偽善,從不假裝自己很神聖高尚;他從來不碰家務事,也從不掩飾很喜歡打麻將,而且不但自己打也教我們這些孩子打,我們兄弟姊妹全都是他的牌搭子,他對我們幾個人的影響,雖然說不上來,但已經潛
2017-03-13 26 -
父母如何預防孩子追名牌
親子理財個案 劉嬌對於自己的生活用品,奉行“非名牌不用”。以至於現在她的衣服、鞋子、襪子、皮帶、書包……樣樣都是名牌。 每一次她說要買東西時,媽媽就開始害怕,不知道孩子又喜歡上了什麼新的品牌。媽媽有時候跟她說:“其實普通品牌的衣
2017-03-13 14 -
挫折教育就是與孩子對著幹?
現在的孩子大多養尊處優很難面對困境,其自理能力、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比較差。專家呼籲現在的孩子要從幼兒開始就要對其進行挫折教育,只有這樣,才能讓生活在優越環境下的孩子健康發展。 怎樣的教育才是挫折教育呢?一些自認為懂得挫折教育的父母認
2017-03-13 15 -
認識並發展孩子的“三元智慧”
我們想讓孩子將來事業有成、生活幸福,就需要不斷地提高他的智慧水準,而不能只是兩眼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只盯著所謂的特長。 關於智慧,也有一種理論把它歸結為三種能力。 第一種是情景能力,是指一個人對社會和人際關係的適應能力。比如,一
2017-03-13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