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中有的寶寶為什麼不敢走路
在社區的孩子裡面,小乖和家家是學步比較早的,看著他們走得逍遙自在,大家就說起了孩子在早期教育中學走路的問題。 早教中的寶寶為什麼有的害怕走路 小乖媽:孩子走路早晚主要是跟遺傳有關,走得早並不見得將來運動能力就好,走得晚也不
2017-03-04 34 -
寶寶處於早教就開始學法語?
美國聖母大學這項新研究顯示,出生第一年中,處於早教中的嬰兒花諸多時間傾聽身邊的對話,同時分析句子成分,這有助於他們長到18個月至兩歲時學單詞。 英國《每日郵報》11日援引聖母大學嬰兒實驗室負責人、心理學副教授吉爾·拉尼教授的話報導,
2017-03-04 17 -
早教中如何建立三歲寶寶的責任感
在早期教育階段,寶寶之間發生矛盾,是這個年齡的特點,也是一個教育契機。有很多家長不是讓寶寶離開小夥伴,就是教導寶寶“以暴制暴”,其實寶寶天性愛玩也不記仇,可能前一分鐘吵架,後一分鐘就擁抱了,家長不如引導寶寶學會寬容待人。 早教
2017-03-04 17 -
早教中讓寶寶學會正確的歸因方式
在早期教育中,讓寶寶學會正確的歸因方式很重要。學會正確的歸因方式,寶寶在挫折和錯誤發生後就不會怨天尤人,而是積極面對,會更容易獲得成功。 早教要幫助寶寶尋找正確的歸因方式 心理學家在研究上面類似的問題時,發現人們抱有的穩定
2017-03-04 20 -
“刺激”越豐富 早教越成功
越來越多的父母認識到早教的重要性,但是早教到底該教孩子什麼,怎麼教,卻讓很多父母感到迷茫。許洪媛說,這裡的教是大概念的教,而不是教孩子學識字、學計算、學英文單詞。高品質的親子互動是家長能夠給予孩子大量的時間和空間,跟他喜歡的事物相互作用
2017-03-04 16 -
“我要,我就要”之媽媽有對策
自從孩子學會走路邁出第一步開始,他們就有了自主活動的權利,不再受制于爸爸媽媽,自己想去哪就去哪,自己想幹嘛就幹嘛。面對孩子的一些不當行為,爸爸媽媽會進行阻止,但是孩子不吃這一套,“我要,我就要”是他們的口頭禪,不管不顧是他們的行為,怎樣
2017-03-04 23 -
別人家的孩子該管嗎?
在日常生活中,難免遇到別人家的孩子口出穢言或不尊重人的行為,這個時候,我們是該視而不見還是本著“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心態說服教育別人家的孩子呢?遇到別人家孩子的不良行為時,到底該不該管呢? 別人家的孩子該管嗎? 情形一 公
2017-03-04 20 -
早教不要扼殺寶寶說話的欲望
在早期教育中,怎樣來滿足孩子要說話的欲望?來聽聽語言專家的建議。 早教中要鼓勵寶寶說話 全力地傾聽 在日常的忙碌中,你不是總有時間靜心地聽小孩子說出好像沒有意思的音節或者幾個單詞,或者顛三倒四地講述著他的故事!而休閒的
2017-03-04 33 -
用“三無原則”對寶寶進行早教
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在研究中發現:成功的父母在教育幼兒時使用的教育方式和原則與不成功的父母是不同的,成功父母更多地傾向於使用無錯、無批評、無壓力三大原則。 早教中有什麼原則 無錯原則 當幼兒發生淘氣、打架、損壞物品等行為
2017-03-04 22 -
爸媽齊心幫助孩子克服粗心
孩子粗心並不是太大的問題,大多數孩子都有,這是孩子愛動的天性,可是這一特性一旦體現在學習和生活上,父母往往就很著急了。那麼造成孩子粗心的原因是什麼呢? 爸媽齊心幫助孩子克服粗心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 一、培養孩子
2017-03-04 38 -
孩子需要安慰物是什麼導致的
寶寶重要抓住某個東西才會安靜?發生這種情況媽媽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情緒,寶寶的行為習慣很多時候是在受母親狀態的影響的情況下形成的。 網友提問:寶寶安全感不足需要安慰物? 最近老是聽說到安慰物這樣一個名詞,特別是對於孩子來說更多,到底是什麼導
2017-03-04 21 -
優秀寶寶的六個好性格
想要寶寶健康成長,從小就要注意培養寶寶的性格心理。這種性格心理的培養是可以讓寶寶受益終生的。 (一)快樂活潑 快樂的孩子愛笑不愛哭,無憂無慮。而活潑並不只是好動,更不等同於吵鬧。優秀寶寶的六個好性格 特別提示:活潑的孩子有6個表現 表情活
2017-03-04 34 -
專家告訴你:可以讓孩子變快樂的運動
孩子的焦慮除了與遺傳因素有關外,也與生活環境息息相關,比如頻繁地轉學、搬家,都可使孩子的情緒變得焦燥不安。怎樣令孩子擺脫焦慮呢?兒童教育專家列出了5種快樂運動,幫助孩子擺脫焦慮情緒: 一、蕩秋千 每天蕩秋千20分鐘,大腦分泌的“快樂因數”
2017-03-04 21 -
你知道寶寶學步過程是怎樣的嗎?
寶寶學習行走的過程,你清楚嗎?父母在寶寶學步過程中,作為最親密的陪伴者,又有哪一些好的引導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雖然寶寶真正學會走路是在8至18個月大不等,大部分的寶寶都能夠在一歲前開始學習走路。所以一定要記住,即使你的孩子學走路
2017-03-04 39 -
小心過度使寶寶學步變得艱難
有一次,我和一個將近一歲的小男孩結伴到鄉小去。由於他才剛剛學會走,所以當他們走在一條石頭路上時,我不禁想要去牽他的手,但是我強迫自己打消了這一念頭,改以口頭提醒的方式告訴他:“走另外一邊!”“小心這兒有塊石頭哦!”“這邊要小心走!”小男
2017-03-04 25 -
如何培養25-30個月齡幼兒做運動
本體覺和前庭平衡覺訓練: ①訓練孩子穩定地、獨立地雙腳交替上樓,獨立下樓梯、單腳站立。 ②學習騎三輪車。 ③鼓勵孩子在低矮的臺階上往下跳,當動作掌握穩定後,可以適當抬高高度。如何培養25-30個月齡幼兒做運動 ④可以教孩子畫一些簡單圖形,
2017-03-04 39 -
寶寶心理有需求時的行為表現
每個人在心理有需求的時候或多或少會有一些表現。我們要怎樣理解這些舉動呢?下文告訴你。 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他會有很多類似秩序敏感期這樣的特別心理需求,如果我們不理解寶寶,就很容易跟寶寶較勁,讓他感到很壓抑,或者學會以同樣的方式跟父母對著幹
2017-03-04 45 -
如何拓展孩子的運動能力?
寶寶天生熱愛運動,但受外出活動的安全因素、家庭活動空間的局限,多數寶寶的運動能力得不到正常發展,魄力與探索精神也受到抑制。 寶寶出生幾周到3個月,肌肉缺少力量,但有了最初的發展,您要側重頸部運動,通過呼喚讓他轉動脖子,俯臥時用玩具或鈴鐺吸
2017-03-04 22 -
7大因素導致寶寶學步輸在起跑線
網友“在路上”向專家Jane提問,說自己的寶寶1歲10個月了,活動能力差,還不會爬,摔倒後也不能自己站立起來。她想在寶寶2歲時送幼稚園,讓寶寶在幼稚園裡鍛煉能力,不知道這個方法可不可取。 導致寶寶學步晚的7大因素 專家Jane答疑
2017-03-04 24 -
該如何教育你的學步期寶寶
寶寶的學步期,是一個特殊的時期,這個時期對寶寶的教育和培養幫助,也是父母幫助孩子成長的關鍵一步。 對大多數父母來說,學步期幼兒讓他們感到吃驚和關心的情緒變化就是公然對抗父母。就多數情況而言,孩子會在一歲半之後開始向大人說"不"。孩子們
2017-03-04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