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7大因素導致寶寶學步輸在起跑線

網友“在路上”向專家Jane提問, 說自己的寶寶1歲10個月了, 活動能力差, 還不會爬, 摔倒後也不能自己站立起來。 她想在寶寶2歲時送幼稚園, 讓寶寶在幼稚園裡鍛煉能力, 不知道這個方法可不可取。

導致寶寶學步晚的7大因素

專家Jane答疑:

每個寶寶學走路的時間並不一樣, 但大部分在1周歲前後就進入了學步階段。 從你描述你家寶寶的情況來看, “現在還不會爬”、“摔倒後也不能自己站起來”, 而且你的寶寶快要2歲了, 我建議立即去醫院檢查一下寶寶的平衡能力以及發育情況, 以排除生理問題。 同時, 我也為你列出一些可能導致寶寶學步晚的因素:

Advertisiment

1.遺傳因素:父母早, 寶寶也會早。

2.強壯體質:健康、四肢長、肌肉發育良好, 較早會走路。

3.學習環境:缺乏刺激會延緩走路時間。

4.安全感:學走路時摔過跤, 留下害怕的陰影, 以後不敢學走路。

5.逆反情緒:逼寶寶學步, 反而會導致他的逆反情緒。

6.疾病:耳部感染或流感等疾病, 會影響平衡因而推遲學走路的時間。

7.爬行鍛煉:如果寶寶缺乏地面爬行鍛練, 會比同齡兒童晚走路。

同時, 我非常贊成送寶寶去幼稚園, 大環境會有助於寶寶的身心獨立。 但是, 之前一定要解決寶寶的走路問題, 建議你先在家裡耐心地引導他學步, 並注意以下幾項:

1.給寶寶足夠的時間、空間, 讓他多在房間裡摸爬滾打, 鍛煉各部位的肌肉。

Advertisiment

2.地板不要太滑, 家中的傢俱和毯子不要絆倒寶寶, 避免因摔倒而產生恐懼走路的陰影。

3.如果寶寶跌倒, 不要表現得過分緊張。

小編點評:寶寶學步的關鍵時期, 每個媽咪都會非常關注。 在這個時候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科學引導, 幫助寶寶快速學會獨立行走, 這可是寶寶真正人生意義上的“第一步”哦。 希望這篇文章幫助各位媽媽更好地理解學步中的寶寶, 在寶寶學步的過程中, 能夠更加科學地去引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