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鼻過敏治療之如何脫敏

對鼻過敏症的現行治療有脫敏療法、藥物療法及手術。 治療多需要長時間, 因此要與負責醫生詳細瞭解治療方法、日程、程式, 充分理解之後再接收治療, 關於在家用藥的方法, 何時複診等也要遵守醫囑, 不可中斷。

脫敏療法——使身體逐漸習慣抗原

脫敏療法即是將抗原物質提取液, 每次小量、多次注射而逐漸抑制過敏反應出現的治療法, 也稱為“免疫療法”。

從前曾使用過注射死細菌疫苗的“非特異性脫敏療法”, 但最近已證明其效果不明顯而不再用於鼻過敏症的治療。 現行的脫敏療法是將抗原物質提取液少量多次注射的“特異性脫敏療法”(以下簡稱為脫敏)。

Advertisiment

此方法也不是對所有人均有效, 據千葉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鼻過敏症170餘名調查的結果是:脫敏中止後症狀依然減輕者為50%~65%。

脫敏為何有效?

其原因之一是:血液中產生一種稱為阻斷抗體, 它能阻止IgE抗體與抗原發生反應。 當抗原進入體內, 在出現過敏反應之前, 此阻斷抗體先與之結合, 從而使之無毒化。 據稱阻斷抗體增加後則IgE抗體減少。

抗原進入體內後與結合在肥大細胞或嗜堿細胞上的IgE相結合, 而分泌出引起過敏反應的組織胺等物質(化學介質), 已證明進行脫敏後此種化學介質分泌減少。

鼻過敏症患者不僅出現鼻症狀, 尚有支氣管哮喘、目癢、頭痛等多種症狀而更令人苦惱。

Advertisiment
接受脫敏後, 此等鼻以外的症狀也減輕。

脫敏療法的具體方法

治療前, 通過皮內法確定注射的抗原在何種濃度下呈陽性。 由此而決定首次注射抗原提取液的濃度。 注射量由極少量開始, 暫時濃度不變, 逐漸少許增加注射量。 達到一定量後再將濃度少許提高, 再由少量開始注射, 逐漸增量。 注射間隔首先為l周2次, 再逐漸增加。

當然有個體差異, 脫敏有人需要2~3年或更長期間。 因此要作好日程表按計劃進行治療。 治療期間如住址變動, 則可將此日程表提交給新就診的醫院即可繼續治療。

避免副作用

脫敏在廣義上也是一種藥物療法。 因而也不是沒有副作用的。

其副作用幾乎均為注射部位腫脹、全身性蕁麻疹、支氣管哮喘。

Advertisiment
這些副作用多在注射後15~30分鐘出現。 因此, 注射後30分鐘之內不要離開醫院, 以便及時得到處置。

另外, 於注射前服用抗組織胺藥等也可抑制出現副作用。 鼻過敏症合併有支氣管哮喘者易出現副作用, 要事前告知醫生。

注射液只是抗原與甘油這種高級酒精的混合液。 抗原本是存在於自然界之物, 不管你是否接受治療總是經常吸人體內的。 因此妊娠中亦可脫敏。

雖然如此, 是否接受治療應由患者自己決定。 有疑問之處要很好與醫師商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