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馬牙什麼時候掉

1 馬牙什麼時候掉?

馬牙會在一到兩個月內掉。

具體分析:

1、大多數嬰兒在出生後4--6周時, 口腔上齶中線兩側和齒齦邊緣出現一些黃白色的小點, 很像是長出來的牙齒, 俗稱“馬牙”或“板牙”, 醫學上叫做上皮珠, 上皮珠是由上皮細胞堆積而成的。

2、馬牙一般沒有不適感, 個別嬰兒可出現愛搖頭、煩躁、咬乳☆禁☆頭, 甚至拒食, 這是由於局部發癢、發脹等不適感引起的, 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不是病。

3、“馬牙”不影響嬰兒吃奶和乳牙的發育, 它在出生後的數月內會逐漸脫落, 有的嬰兒因營養不良, “馬牙”不能及時脫落, 這也沒多大妨礙,

Advertisiment
不需要醫治。

2 寶寶馬牙的原因

1、乳牙胚發育到一定程度時, 牙板就會破裂, 部分被吸收, 部分逐漸增生角質化, 在牙床上形成小球狀的白色顆粒, 這就是“馬牙”, 也叫“板牙”。

2、馬牙並不是真正的牙。 它的大小、形狀以及內部結構都不像牙齒, 也不能行使咀嚼功能。

3、馬牙不是病, 它是牙齒發生過程中伴發的現象, 並不是人人都長。

4、嬰兒吮奶過程中牙床和乳☆禁☆頭摩擦, 經過一段時間後“馬牙”便會自行脫落。

溫馨提示:

“馬牙”不能擦更不能挑, 年輕父母要做的是注意新生兒的口腔衛生, 切不可以為孩子擦什麼“馬牙”, 這樣做不利於保護孩子的健康。

3 寶寶長馬牙可以用針挑或用紗布擦嗎?

用針挑, 用布蘸鹽水或淘米水擦破馬牙, 這些做法都是不科學的。

Advertisiment

具體分析:

1、因為新生兒口腔粘膜很嬌嫩, 粘膜下血管豐富, 而全身抵抗力極低, 如果用針挑破或用布擦掉“馬牙”以後, 會引起粘膜損傷很可能使細菌從破損處侵入, 引起炎症。

2、口腔炎症不僅使孩子受罪, 而且局部繁殖的細菌會進入血液迴圈中, 嚴重的可能引起新生兒敗血症。

3、有些人不知道“馬牙”的來歷, 以為是一種病, 拿針去挑, 或用布去擦, 這都是很危險的, 因為嬰兒口腔粘膜非常薄嫩, 粘膜下血管豐富, 而嬰兒本身的抵抗力很弱, 針挑和布擦損傷了口腔粘膜, 容易引起細菌感染, 發生口腔炎或凳骨髓炎, 甚至發生敗血症, 危及嬰兒生命。

4、如果“馬牙”過大, 影響嬰兒吸奶, 可用2%紅汞消毒, 用消毒針挑破“馬牙”, 放出內容物,

Advertisiment
即可癒合。

4 新生兒口腔護理

正常新生兒無需做口腔護理, 只需奶後擦淨口唇、嘴角、頜下的奶漬, 保持皮膚粘膜乾淨清爽即可。 如患了口炎或其他口腔疾病則需做口腔護理。

準備用物:

護理籃內放治療碗一個, 內放生理鹽水浸泡的大棉球6個, 消毒液體石蠟油1瓶, 或煮沸過的食用植物油也可以, 小鑷子1把, 棉棒1包, 小茶壺1個(內放溫水), 小毛巾兩塊。

操作步驟:

1、做口腔護理前, 先洗淨雙手, 將新生兒側臥, 用毛巾圍在頦下及枕上, 防止沾濕衣服及枕頭。

2、用鑷子夾住鹽水棉球1個, 先擦兩頰內部及齒齦外面, 再擦齒齦內面及舌部, 每擦一個部位, 至少更換一個棉球。

3、注意勿觸及咽部, 以免引起噁心。 擦洗之後用毛巾擦淨面部及嘴角,

Advertisiment
口唇乾燥者塗以石蠟油或食用植物油, 口腔內根據需要塗藥。

4、注意做口腔護理時使用的物品一定要清潔衛生, 經過消毒方可使用。

5、棉球蘸取的溶液不可過多, 防止嬰兒將溶液吸入呼吸道, 操作時動作要輕, 棉球要夾緊, 防止棉球掉到口腔後部, 堵住咽喉部造成窒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