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饑餓會引起小兒腹瀉嗎?

幾乎每個寶寶都不止一次地發生過腹瀉, 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寶寶。 所以, 它是寶寶們最容易患的“小兒四病”之一。

揚揚半歲了, 由於前些時候患了小兒肺炎, 出院的時候, 醫生囑咐爸爸媽媽:揚揚肺炎剛剛痊癒, 給小傢伙的飲食要清淡些, 不要過多喂脂肪類和蛋白類食物。 結果, 到家後, 小倆口嚴格執行醫生囑咐:牛奶不敢喂了, 蛋黃、肉類等輔食也不敢添加了, 每天只給揚揚喂一些米湯。 這樣持續了大約一個月, 揚揚的肺炎徹底好了, 可小傢伙的精神卻差了, 烏黑發亮的小眼珠似乎也黯淡了許多。 而且不知什麼緣故,

Advertisiment
十多天前, 揚揚還拉起了稀:每天大便6~8次, 每次量比較少, 但大便稀薄, 且混有少量的黏液。 媽媽想, 肯定是喂的米湯被細菌污染, 揚揚得細菌性痢疾了。 她又想, 既然揚揚是拉肚子, 那就更不能給他吃脂肪類和蛋白類食物了。 不僅如此, 在限制飲食的同時, 媽媽還給揚揚吃了不少止瀉藥、抗菌藥物等。 奇怪的是, 揚揚的腹瀉不但沒有絲毫轉機, 反而有加重的趨勢。 不得已, 爸爸媽媽只好帶他來到兒童醫院, 請求醫生查個究竟。

饑餓會引起小兒腹瀉嗎?

醫生詳細詢問了揚揚的進食情況, 又做了仔細的檢查。 揚揚的身高正常, 體重略微有些偏輕, 全身皮下脂肪單薄, 體質較為虛弱。 然後檢查了揚揚的糞便, 之後, 醫生告訴爸爸媽媽:初步診斷揚揚為饑餓性腹瀉合併中度營養不良。

Advertisiment
小倆口心裡有些疑惑, 向醫生詢問道:“前陣子對孩子的飲食進行限制, 每天只給他喂米湯, 這營養不良可以理解, 但這饑餓性腹瀉又是怎麼回事呢?”

醫生解釋道:“通常來講, 腹瀉分為感染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兩大類。 前者包括腸道內的細菌和病毒感染, 及其他部位感染所致的消化道功能紊亂;後者則包括飲食和氣候等因素引起的腹瀉。 饑餓性腹瀉就屬於後者, 它是一種由於攝入食物太少而引起的小兒腹瀉。 ”

“饑餓也會引起腹瀉嗎?”揚揚爸媽大惑不解。

“是的, ”醫生回答道, “因為攝入的食物太少, 患兒總是處於饑餓狀態, 就會促使腸蠕動增快。 患兒進食量越受限制,

Advertisiment
胃腸內食物越少, 饑餓性腸蠕動就越明顯。 伴隨腸蠕動, 腸壁上的腺體分泌增多, 於是出現腹瀉, 多見於體質差或有慢性病的嬰兒。 過多的忌口, 過分地限制飲食量或只讓孩子喝點湯水之類, 由此易造成腸蠕動增加, 排出稀清黏液便。 你們家長呢, 看到這些症狀, 又多誤認為是細菌性痢疾, 進一步限制進食量, 結果加重腹瀉。 “現在已經證明, 那種對腹瀉患兒採取禁食8~12小時甚至24小時, 讓胃腸道休息的饑餓療法是錯誤的。 許多研究表明, 即使腹瀉時, 患兒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也並未完全消失, 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仍可達到正常的60%~90%。 較長時間的饑餓, 不僅不利於患兒的營養維持, 還使原有營養不良狀況進一步惡化,
Advertisiment
影響腸黏膜的修復、更新, 降低小腸的吸收能力, 使免疫力下降, 反復感染, 最後, 導致腹瀉-營養不良-腹瀉的惡性循環, 更加劇了病情。 ”

小兒腹瀉的注意事項

揚揚的父母恍然大悟, 繼續詢問醫生:“作為家長, 碰到這類情況需要注意些什麼呢?”醫生耐心地回答:“無論哪種腹瀉, 家長首先要注意的是, 給孩子補充水分, 如口服補液鹽, 以防腹瀉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對小兒饑餓性腹瀉的治療, 家長應格外注意下列幾方面:

1、母乳充足者應繼續母乳餵養。 繼續母乳餵養的小兒食欲恢復快, 腹瀉和嘔吐次數也不會因此而增加, 且體力恢復早, 抗病力較強, 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2、母乳不足者, 每次餵奶後, 可適當加喂一些牛奶, 或在兩次餵奶中間加喂米湯,

Advertisiment
米湯內可加多維葡萄糖, 並注意按月齡, 及時適當增加各種輔食。

3、人工餵養兒可先用稀釋後的牛奶(比例:牛奶1份加水2份)餵養2~3天, 以後逐漸增加牛奶的比例直至全牛奶。

4、半歲以上的孩子可選用米湯、稀飯或爛麵條等, 可給些新鮮水果汁或水果以補充鉀, 並加些熟植物油、蔬菜、肉末或魚末等。 餵養量要根據小兒的食欲和消化情況而定, 同時, 還要充分提供各種消化酶和維生素, 遵照‘循序漸進, 逐步充實’的原則, 把營養三要素逐漸調整到正常水準。

5、對於食欲不好、吐奶、每天腹瀉次數超過十次以上的重症患兒, 可用中藥調理脾胃, 宜用四君子東加味。 處方是:黨參、炒白術、茯苓、山藥、神曲、炙甘草煎服, 同時, 逐漸給小兒增加奶量及輔食。

6、如合併嚴重消化不良或感染病例,則住院治療較為妥當。”

聽了醫生一番詳細解釋,揚揚的爸媽總算弄明白了,心想,要做個合格的家長還真是大有學問呢

小編總結:由於寶寶神經系統對胃腸的調節功能差,所以,飲食稍有改變,如對添加的離乳食品不適應、短時間添加的種類太多,或一次喂得太多、突然斷奶;或是飲食不當,如吃了不易消化的蛋白質食物;氣溫低身體受涼加快了腸蠕動,秋天溫差大、小肚子易受涼等,都可引起腹瀉。

6、如合併嚴重消化不良或感染病例,則住院治療較為妥當。”

聽了醫生一番詳細解釋,揚揚的爸媽總算弄明白了,心想,要做個合格的家長還真是大有學問呢

小編總結:由於寶寶神經系統對胃腸的調節功能差,所以,飲食稍有改變,如對添加的離乳食品不適應、短時間添加的種類太多,或一次喂得太多、突然斷奶;或是飲食不當,如吃了不易消化的蛋白質食物;氣溫低身體受涼加快了腸蠕動,秋天溫差大、小肚子易受涼等,都可引起腹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