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通過《爸爸2》學習星爸的種種育兒經

《爸爸去哪兒》中的育兒經一直被廣大線民熱議, 無論是陸毅這樣富養貝兒的方式, 還是吳鎮宇這樣的教育方式等等, 每位元爸爸都有自己的一套育兒法則。

每週五晚上守候電視播出的爸爸去哪兒, 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在幾次的旅行中, 孩子們慢慢經歷了不同的心路歷程, 爸爸們也不斷的磨合。 從第一期到現在, 每一集我都認真的去看, 有歡笑有同情也有收穫。 跟著爸爸們學習寶貴的育兒經吧, 讓這份育兒時光在親子旅行中慢慢品味。

跟著陸毅重新體會“窮養兒, 富養女”的老傳統;

在潘玉蘭奶奶家暫住的陸毅和貝兒,

Advertisiment
由於老奶奶是一個人居住, 村長提議爸爸們給老奶奶榨油, 孩子們負責摘楊梅, 然後把摘楊梅賣的錢給奶奶買禮物。 在給老奶奶送禮物的時候, 只有貝兒沒有, 但是貝兒的腳上卻多了一雙新鞋。 陸毅很是疑惑, 於是開口問了貝兒。 在後來的採訪中, 陸毅認為他覺得女兒是要富養的, 於是總是對貝爾說, 爸爸什麼都可以滿足你。 陸毅的口中也顯示出了基本是在經濟方面, 買一些漂亮的衣服和鞋子。 後來他也檢討, 其實富養女的內涵不僅僅是在經濟上, 更多的是培養女孩子的視野, 看到外面的世界。 曾經看到這樣的文章, 如果沒有經濟上好的支持, 那麼給女兒買一些書, 一本書二十塊錢左右,
Advertisiment
但是卻可以讓孩子看到世界的精彩。

對於男孩子來講, 需要讓孩子瞭解更多的責任感和擔當。 這的確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育兒沒有那麼簡單, 我們都需要不斷地摸索和學習。 後來在陸毅和貝兒的溝通中, 決定將自己的檯燈送給老奶奶, 貝兒很聽話。 送完之後還是在爸爸的懷裡哭了起來, 我相信貝兒一定知道要給老奶奶買禮物, 只是孩子都有自己喜歡的東西。 面對自己的喜歡, 很多大人都有可能忘記原來要做的事情, 何況孩子呢。 相信通過這次, 貝兒一定有深刻的記憶, 在之後做事情的時候, 也會集中精神去做一件事, 心無旁騖。

跟著吳鎮宇學習有事讓孩子放心的告訴爸爸媽媽;

在faymen掉入水裡受傷, 爸爸雖然責怪,

Advertisiment
但是卻滿口的關心。 並且告訴孩子, 有任何事情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 不然受傷了, 爸爸媽媽卻不知道, 這樣會帶來更大的危險。 雖然我們長大了, 總是對爸爸媽媽報喜不報憂, 但是在孩子小的時候, 還是要像吳鎮宇這麼去教育孩子, 有事情要對爸爸媽媽講, 讓孩子充分的相信我們。 這樣才能及時化解一些潛在的危險, 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孩子不願意告訴爸爸媽媽, 才會發生一些悲劇。

每天在和小錕的交流中, 我從不吝嗇自己的愛。 總是告訴小錕, 媽媽愛他, 很愛他。 小錕就是爸爸媽媽的命根子, 有什麼事情都要告訴爸爸媽媽。 雖然小錕似懂非懂, 但是我想慢慢的去建立這份信任, 母子成為最好的朋友, 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

Advertisiment

跟著黃磊學習永遠在孩子的身後, 做最堅強的保護;

在和多多一起游泳的時候, 比賽時候的黃磊讓多多贏了自己, 為了多多去移開一些阻礙物。 這些都是父母應該去做的, 為了自己的孩子, 什麼都願意做。 讓孩子享受到這份幸福, 還不讓孩子知道這幸福是如何得來的。 正如黃磊說的, 當多多給自己洗腳的時候, 他看到女兒頭頂的那一刻, 覺得什麼都值得了。 為人父母, 我非常感同身受。 孩子好, 做父母的就心滿意足。 不過有的時候我在想, 也要讓孩子知道父母的辛苦。 只是在適合的年紀, 這麼小的年紀或許還不太需要, 但是想到窮人家的孩子那麼小就知道很多事情, 我也在矛盾自己的育兒觀。

看到爸爸去哪兒在旅行中,

Advertisiment
不斷地找尋正確合適的教育方式, 我也在不斷的反思。 或許育兒路本來就是非常巨大的任務, 有各種思想觀點的衝突和挑戰, 需要我們不斷的去體會和考量, 最終找到那條適合自己孩子的方式。

楊威:孩子內心明白, 我們有時候不要再去強調和重複;

在水雲間的楊威父子, 當和媽媽打電話的時候, 當媽媽問到住的什麼地方時, 孩子沒有做過多的答覆。 楊威此時就迅速的接過電話, 後來他說其實孩子心裡明白, 他們的房子並不好。 在這個時候就不要重複或者再去說什麼, 這樣對孩子才是最好的釋放方式。 我非常贊同這樣的方式, 如果一味的去說, 反倒不好。 孩子的內心已經接受了現狀, 他也明白這是不可更改的事實, 那麼我們就欣然接受好了,沒有必要再去說。如果再去強調反而會引發孩子委屈的情緒,這一點在今後的育兒中,我要時刻警惕。

曹格格:耐心對待孩子的每個情緒;

曹格的好脾氣,相信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看著姐姐和JOE那麼聽話,在有矛盾的時候還可以那麼心平氣和的去講道理,讓我非常值得學習。記得在需要抬轎子的環節之前,需要打保齡球,雖然是瓶子擺放好的,但是卻不是那麼容易一次全中。在曹格格多次沒有全中的時候,JOE已經非常著急了,還說爸爸好笨,不願意幫助爸爸再次撿拾襪子。但是曹格格並沒有因此生氣,只是承認說“爸爸是很笨啊”,轉而讓姐姐幫忙。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真的很佩服他,如果是我的話,可能就沒有那麼好脾氣了。在適當的時候承認自己的弱勢,而不是指責孩子。而在曹格格最終全中的時候,還是非常耐心而開心的對孩子們說,我們可以走啦。這樣的心態在育兒教育這條路上,值得點贊。有的時候我對小錕就沒有那麼耐心,偶爾還會大喊,現在想來真是慚愧。脾氣真的要改,同時也要向曹格格學習,這樣的態度和耐心,這樣處理事情的方式。

爸爸去哪兒的親子旅行還在繼續,在每一次旅行中都可以看到孩子們和爸爸們發生的有趣故事。在故事中學會很多知識,在旅行中不斷成長,不斷的反思。這也是為什麼一定要帶著孩子去旅行的原因之一,不僅僅讓孩子看到外面的世界,同時在旅行中會出現各種育兒的機會,給孩子現場講述很多道理。讓孩子身臨其境的感受,其中的感動和故事。爸爸去哪兒給我的啟發還是比較多的,雖然此次爸爸去哪兒有褒有貶,但我還是肯定的態度,至少讓我看到了孩子們的成長,還有爸爸們對孩子教育的重新審視和期待。

那麼我們就欣然接受好了,沒有必要再去說。如果再去強調反而會引發孩子委屈的情緒,這一點在今後的育兒中,我要時刻警惕。

曹格格:耐心對待孩子的每個情緒;

曹格的好脾氣,相信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看著姐姐和JOE那麼聽話,在有矛盾的時候還可以那麼心平氣和的去講道理,讓我非常值得學習。記得在需要抬轎子的環節之前,需要打保齡球,雖然是瓶子擺放好的,但是卻不是那麼容易一次全中。在曹格格多次沒有全中的時候,JOE已經非常著急了,還說爸爸好笨,不願意幫助爸爸再次撿拾襪子。但是曹格格並沒有因此生氣,只是承認說“爸爸是很笨啊”,轉而讓姐姐幫忙。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真的很佩服他,如果是我的話,可能就沒有那麼好脾氣了。在適當的時候承認自己的弱勢,而不是指責孩子。而在曹格格最終全中的時候,還是非常耐心而開心的對孩子們說,我們可以走啦。這樣的心態在育兒教育這條路上,值得點贊。有的時候我對小錕就沒有那麼耐心,偶爾還會大喊,現在想來真是慚愧。脾氣真的要改,同時也要向曹格格學習,這樣的態度和耐心,這樣處理事情的方式。

爸爸去哪兒的親子旅行還在繼續,在每一次旅行中都可以看到孩子們和爸爸們發生的有趣故事。在故事中學會很多知識,在旅行中不斷成長,不斷的反思。這也是為什麼一定要帶著孩子去旅行的原因之一,不僅僅讓孩子看到外面的世界,同時在旅行中會出現各種育兒的機會,給孩子現場講述很多道理。讓孩子身臨其境的感受,其中的感動和故事。爸爸去哪兒給我的啟發還是比較多的,雖然此次爸爸去哪兒有褒有貶,但我還是肯定的態度,至少讓我看到了孩子們的成長,還有爸爸們對孩子教育的重新審視和期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