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樣做讓孩子遠離尿濕困擾

豆豆是親戚家的孩子, 今年4歲了, 剛上幼稚園。 在幼稚園, 豆豆各方面的表現都不錯, 只有一個缺點——不能及時排尿, 總要尿濕褲子或被褥。 家長發現這一情況後多次提醒她, 每天都會和老師交流小便的問題, 放學看見豆豆的第一句話就是“豆豆你今天有沒有尿濕呢?”長此以往, 豆豆尿濕的頻率反而越來越高了, 親戚特別苦惱, 直問我“到底該怎麼做?”

尿濕衣物或被褥在學前孩子的生活中是常見的。 孩子尿濕的原因有很多, 作為家長和老師我們要正確對待、仔細觀察, 找出真正的原因糾正這一行為,

Advertisiment
千萬不能責駡孩子導致惡性循環。

觀察分析, 對症下“藥”

孩子尿濕或尿床的原因有很多, 如:遺傳、疾病、心理、環境等因素。 作為家長首先應排除病因, 如:尿路感染、腎臟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損傷、骶部神經功能障礙等疾病都可能導致孩子尿濕或尿床。 在生活中家長可以觀察孩子小便頻率、顏色等, 如發現孩子小便次數增多、顏色異常等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有的孩子可能是因為小時候經常使用尿不濕, 造成孩子“想尿就尿”的條件反射。 還有些孩子可能是玩得過於投入忘記小便, 女兒丹丹就經常這樣, 發現這一情況, 家長和老師可以定時提醒孩子上廁所。 當然, 還有一小部分孩子是由於個性內向, 害怕老師而不敢去廁所小便。

Advertisiment
總之, 發現尿濕的情況, 家長要及時與老師交流、找出真正的原因, 家園配合對症下藥及時糾正這一行為。

培養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孩子尿濕的原因很多, 據我所知, 豆豆的自理能力比較薄弱, 不會穿脫褲子獨立小便, 這也是他不能及時排尿的原因之一。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鼓勵幼兒學習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 如穿脫衣褲和鞋襪、擦鼻涕、擦屁股的正確方法。 ”作為家長在家要重點指導孩子學習和掌握脫褲子小便的基本方法, 但是不能機械訓練。 我們知道興趣是成功的開始, 只有孩子對某些事情產生了興趣才能更加喜歡去做某些事情。 在生活中我會利用創編兒歌、歌曲的方法教女兒脫褲子小便,

Advertisiment
如:雙手抓緊小褲腰, 一下拖到膝蓋下。 男孩站女孩坐, 噓、噓、噓、真舒服!

提供利於孩子穿脫的衣物

在生活中你會發現男孩子大都穿著牛仔褲, 女孩子大都穿著緊身的連襪褲。 雖然這些穿著很時尚可愛, 其實過於緊身的褲子並不適合孩子穿著、運動, 會造成許多不良後果, 如:由於空氣不流通, 使細菌滋生, 引起生殖道的炎症等。 還由於這些褲子緊身的原因, 孩子上廁所時, 又緊又窄的褲子常讓孩子費盡力氣。 有的孩子因為褲子太緊, 拉不下來, 結果來不及小便把褲子弄濕的現象時有發生。 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及穿脫方便, 家長可以為孩子選擇面料柔軟的棉褲。 棉褲不僅面料舒服, 褲腰部分的鬆緊幅度也很大,

Advertisiment
便於孩子穿脫。

除了上述的原因, 家長的態度也是很重要的, 當孩子出現尿濕或尿床問題時, 應該用輕鬆的態度面對, 千萬不能在孩子面前反復提起尿濕的事情, 造成孩子的心理負擔。 家長朋友們, 讓我們行動起來讓孩子遠離尿濕困擾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