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些鍛煉“最強大腦”的APP遊戲,你和孩子玩過沒?

對於這類問題呢, 我就只能說:其一, 我也沒有妙招啊, 在學習和遊戲之間, 遊戲也常常是逃逃的首選;其二, 這麼乖自己去抄寫中文, 可能是回國飛機上玩遊戲玩膩了, 突然覺得寫字更新鮮好玩兒了吧~~~

可能一些爸爸媽媽認為, 玩IPad、手機遊戲既傷眼睛又容易讓孩子沉迷, 不是什麼正事。 其實我覺得只要在時間上有所控制, 也選對遊戲的話, 孩子玩遊戲也是很有益的哦。 比如Minecraft (“我的世界”), 可以培養孩子的空間思維和創造力, 今年夏天全球各地還開展了很多教孩子怎麼玩好Minecraft的夏令營。 而且, 在遊戲的過程中,

Advertisiment
孩子所獲也不少, 比如逃逃為了玩好星際爭霸, 做了很多調查研究, 還專門畫了個“神族攻略”, 這應該算思維導圖中樹型圖的典型應用了吧。

美國很大的一家育兒網站parenting上稱, 一些“Brain Food Games”, 就是益智遊戲, 對提高孩子的觀察力、反應力很有幫助, 而這些能力往往能讓他們在學習中獲益。 同時, 如果成年人每天花上20分鐘到半小時玩這類益智遊戲, 也能保持腦袋的靈活度(呵呵, 也就是傳說中的防止“老年癡呆”哦~~)。 所以, 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三款我們和逃逃一直在玩的益智App遊戲, 前兩款3歲以上就能玩, 第三款會讓5、6歲以上孩子著迷, 特別適合類似暑假出行搭飛機、等吃飯、住酒店時消磨時間用, 既能把孩子穩住, 也能讓他們活躍活躍小腦筋。

Advertisiment

1

Virus vs. Virus

(中文版:紅藍大作戰)

適合年齡:3歲以上

玩點提示:對抗性☆禁☆遊☆禁☆戲, 大人與孩子的“對決”

遊戲體驗:汗, 不是逃逃的對手

這款遊戲並不是很有名, 我都忘了當時是怎麼把它下回來的, 但之後全家人都玩得樂顛樂顛。 它是一款雙人對抗遊戲, 需要兩個人一起玩。 逃逃和我們玩了好幾年, 到現在都依然很感興趣, 因為它裡面包括了很多小遊戲包(有些需要花錢購買, 但都不算貴), 適合不同年齡段。

幼齡玩法:動動手

3、4歲的低齡孩子, 可以玩一些動手不費腦的, 比如這款, 靠不中斷點螢幕來“長大”, 看誰頂過誰。

學前班、小學階段:記憶、排序

到了5、6歲左右, 孩子對數字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 就可以玩一些記憶、排序類的。

如上圖, 遊戲介面會先出現幾個數位的順序,

Advertisiment
很快就消失掉, 玩家需要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一個一個點出來, 而且方塊會越來越多, 我通常到8、9個方塊的時候就有點昏了, 這時你會發現, 孩子有神奇的記憶力, 不服不行。


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點擊數位, 看誰點得快

還可以比賽做數學計算題, 說實話, 比起前兩天分享的那個在北美很火熱的Kumon公文數學練習冊, 這個更能俘虜孩子的心, 因為它是雙人遊戲, 會更加有趣, 贏了信心爆棚, 輸了越挫越勇。 (溫馨提示:家長們別想著放水, 有時盡了全力都未必贏得了孩子, 人家反應就是快啊。 )

孩子再大些, 就可以玩些燒腦的了, 比如撥動水管的方向, 讓水從龍頭的一端流向另一端。 往往比較複雜的一局得玩很久,

Advertisiment
孩子的耐心和專注度會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出來哦。

2

Cut The Rope

(中文版:割繩子)

適合年齡: 3歲以上

玩點提示:先觀察, 再動手

遊戲體驗:這顆糖, 還真不容易到嘴裡

這是非常經典的一款益智遊戲, 遊戲規則很簡單, 目標就是通過切斷繩子讓青蛙能吃到糖果, 但是越高階越難, 遊戲涉及到一些物理知識, 比如糖果沒有了支撐是會自由落體地掉下來的, 一頭綁在輪軸上的糖果會做類似鐘擺一樣的運動, 擺動幅度會因阻力越來越小……當然低齡的孩子並不需要知道其中的物理原理, 而是通過遊戲來認識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現象, 同時也鍛煉他的觀察力和預判力。

這款遊戲在當年火熱的時候估計很多大人都玩過。 從逃逃的體驗來看,

Advertisiment
3、4歲左右就可以開始玩, 但僅限於比較簡單的級別, 記得那會兒都是我們跟他一起玩, 他每次用小手指把繩子“切斷”讓糖果掉在青蛙嘴裡的時候, 比自己吃了一顆糖還開心;到了5、6歲可以玩稍微難一點兒的, 但他真正上癮是7、8歲之後。 上兩周我們出去度假時, 逃逃就經常會抱著我的手機玩上一會。

3GuessCode

適合年齡:5、6歲以上

玩點提示:加密解密、排列組合“初階版”

遊戲體驗:比想像中更燒腦

這款遊戲看起很簡單, 但名氣很大, 還曾被用來測試學生的電腦程式設計潛力, 因為它是一個關於“加密解密”的遊戲。 遊戲分三個等級, 簡單、中等和困難。 它們主要的區別是要解碼的位數不同。

以最簡單的三位解碼為例, 總共有六種顏色的小球, 系統已設定好其中三球的排列,玩家的目標是要猜出究竟是哪三個顏色的球和它們的正確排列順序。其中每猜一次都能從右邊小方框的三個點得到提示,用來指導下一步該怎麼調整。其中,

黑色(深灰)表示:正確的顏色和位置

白色表示:正確的顏色,錯誤的位置

為“空”時表示:顏色和位置都不對

舉個例子,這是我剛玩過的一局,

(從下往上看)

動腦時間到,請自行腦補逃媽我腦細胞的碰撞聲~~~

第一步,一開始什麼線索都沒有,先隨便亂選三個,我選了紅、橙、紫,點OK之後,右邊的小方框出現兩個白點,表示有兩個球的顏色對了,但位置錯了,另外一個球顏色不對,位置也不對。

第二步,現在我們知道紅、橙、紫裡面有兩個顏色是對的,那麼我們假設對的是紅、橙,因為它們的位置是錯的,那都換個位置試試,剩下一個球就隨便選個其他顏色,點OK之後,右邊的小方框只有一個白點了,表明這次只有一個球的顏色是對的。這說明什麼呢?說明剛才被我們“拋棄”的紫色球肯定要占一席。

第三步,所以我們把紫色再撿回來,因為它曾經在第三列的時候位置是錯的,那它肯定應該在第一列或第二列,我們暫且把它放在第二列。然後從第二步我們可以知道,紅和橙之間,肯定只有一個是對的,我們暫且留下橙色,因為它在第二列和第三列中所占的位置都不對,所以這次把它放在第一列,再從剩下的顏色隨便選一個佔據第三列,點OK後,右邊小方框有兩個白點,證明還是只有兩個球的顏色對了,但位置不對。這說明,橙色一定要被拋棄了,因為它三列都占過了,沒有一次是顏色和位置都正確的,所以要把橙色扔掉,把紅色撿回來;紫色肯定會在第一列,因為第二第三列它都占過且不對;而撿回來的紅色肯定在第三列,因為一二兩列它都占過;剩下的藍色,那肯定該在第二列了。

所以,到了第四步,bingo!我們就能準確地給出答案了!

這款遊戲我們全家都很愛玩,後來還專門買了它的實物版,叫Mastermind,經常拿出來一起燒燒腦。這是去年耶誕節時照的照片,逃逃那局走了狗屎運,三兩下就拼出了結果,笑得見牙不見眼。

這就是幾款我們和逃逃常玩的小遊戲,這類遊戲還有個好處是,螢幕閃爍變化不頻繁,也不用死死盯著螢幕,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燒腦“冥想”。

資訊時代,讓孩子接觸手機電腦平板並無壞處,尤其是玩這類既能消磨閒散時光,又能讓孩子的大腦動起來的益智遊戲。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讓孩子過度沉迷。想起上次我們分享過的一篇關於幫助孩子自律的文章,其中說到“資源匱乏的孩子自律性可能更弱”,這點我在逃逃玩遊戲這件事情上很有體會,越是控制不讓他玩,他越發覺得玩了這次之後可能遙遙無期,那就儘量能玩多久就玩多久;而越是放鬆,引導他自己做好規劃,每天最多玩多久,每次玩多久需要休息,他會覺得這個是可再生資源,今天沒空那明天還可以玩,也就平常心對待了。當然,孩子畢竟是孩子,很多時候還是需要家長的監督和引導;而且,燒腦遊戲有一定挑戰難度,也需要家長的陪同和説明。

系統已設定好其中三球的排列,玩家的目標是要猜出究竟是哪三個顏色的球和它們的正確排列順序。其中每猜一次都能從右邊小方框的三個點得到提示,用來指導下一步該怎麼調整。其中,

黑色(深灰)表示:正確的顏色和位置

白色表示:正確的顏色,錯誤的位置

為“空”時表示:顏色和位置都不對

舉個例子,這是我剛玩過的一局,

(從下往上看)

動腦時間到,請自行腦補逃媽我腦細胞的碰撞聲~~~

第一步,一開始什麼線索都沒有,先隨便亂選三個,我選了紅、橙、紫,點OK之後,右邊的小方框出現兩個白點,表示有兩個球的顏色對了,但位置錯了,另外一個球顏色不對,位置也不對。

第二步,現在我們知道紅、橙、紫裡面有兩個顏色是對的,那麼我們假設對的是紅、橙,因為它們的位置是錯的,那都換個位置試試,剩下一個球就隨便選個其他顏色,點OK之後,右邊的小方框只有一個白點了,表明這次只有一個球的顏色是對的。這說明什麼呢?說明剛才被我們“拋棄”的紫色球肯定要占一席。

第三步,所以我們把紫色再撿回來,因為它曾經在第三列的時候位置是錯的,那它肯定應該在第一列或第二列,我們暫且把它放在第二列。然後從第二步我們可以知道,紅和橙之間,肯定只有一個是對的,我們暫且留下橙色,因為它在第二列和第三列中所占的位置都不對,所以這次把它放在第一列,再從剩下的顏色隨便選一個佔據第三列,點OK後,右邊小方框有兩個白點,證明還是只有兩個球的顏色對了,但位置不對。這說明,橙色一定要被拋棄了,因為它三列都占過了,沒有一次是顏色和位置都正確的,所以要把橙色扔掉,把紅色撿回來;紫色肯定會在第一列,因為第二第三列它都占過且不對;而撿回來的紅色肯定在第三列,因為一二兩列它都占過;剩下的藍色,那肯定該在第二列了。

所以,到了第四步,bingo!我們就能準確地給出答案了!

這款遊戲我們全家都很愛玩,後來還專門買了它的實物版,叫Mastermind,經常拿出來一起燒燒腦。這是去年耶誕節時照的照片,逃逃那局走了狗屎運,三兩下就拼出了結果,笑得見牙不見眼。

這就是幾款我們和逃逃常玩的小遊戲,這類遊戲還有個好處是,螢幕閃爍變化不頻繁,也不用死死盯著螢幕,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燒腦“冥想”。

資訊時代,讓孩子接觸手機電腦平板並無壞處,尤其是玩這類既能消磨閒散時光,又能讓孩子的大腦動起來的益智遊戲。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讓孩子過度沉迷。想起上次我們分享過的一篇關於幫助孩子自律的文章,其中說到“資源匱乏的孩子自律性可能更弱”,這點我在逃逃玩遊戲這件事情上很有體會,越是控制不讓他玩,他越發覺得玩了這次之後可能遙遙無期,那就儘量能玩多久就玩多久;而越是放鬆,引導他自己做好規劃,每天最多玩多久,每次玩多久需要休息,他會覺得這個是可再生資源,今天沒空那明天還可以玩,也就平常心對待了。當然,孩子畢竟是孩子,很多時候還是需要家長的監督和引導;而且,燒腦遊戲有一定挑戰難度,也需要家長的陪同和説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