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媽媽熱點>正文

這些口腔病會找上孕期准媽媽

懷孕會引起生理上一連串的變化, 孕期女性內分泌及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會對牙齒的健康造成威脅, 有可能引發各種口腔疾病, 嚴重者還可能對胎兒造成影響。 懷孕的不同階段, 孕婦易患的口腔疾病也不一樣, 以下疾病應引起重視。

牙周炎

人類最後的第三大臼齒, 常常無法完全長出, 部分覆蓋在牙肉之下, 使牙冠與牙肉之間留有空隙。 孕期孕婦吃的食物較多且雜, 加上經常有嘔吐現象, 更容易造成食物殘渣滯留、滋生細菌, 引起牙周急性發炎, 牙齒咬合困難。 嚴重時, 炎症會向後擴散到耳部、喉部及口底,

Advertisiment
並伴發全身性的併發症。

妊娠期牙齦炎

這是孕期常見的牙周問題。 懷孕本身並不會引起牙齦炎, 但孕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準的上升, 會使牙齦充血腫脹, 對機械刺激較為敏感, 刷牙容易出血, 並偶爾有疼痛不適的感覺。 通常在懷孕第二個月開始出現,

Advertisiment
在第八個月時隨激素分泌達到峰值變得更加嚴重。

蛀牙

懷孕時, 孕婦生理及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 常會引起全身倦怠, 並且常有一刷牙就會嘔吐的現象, 很容易就此停止刷牙。 而胃酸滯留口中, 或常吃酸性食物, 使唾液pH值改變, 也是造成孕婦容易蛀牙的原因。

妊娠性牙齦瘤

這種病症比較少見, 多發生在懷孕中期。 牙齦瘤是由於牙齦炎與血管增生而形成的鮮紅色球狀增生物, 常出現在前排相鄰牙齒間的牙齦尖端。 個別孕婦不注意口腔衛生, 堆積在牙齦四周的牙菌斑就會導致妊娠期牙齦痛瘤。 一般在孕婦生產後牙齦瘤可隨內分泌的恢復而自然消失, 因此不需要特別治療。

妊娠的第4~6月是孕婦的安全期,

Advertisiment
一般性的暫時治療可在此時進行。 另外, 妊娠過程中, 孕婦應攝取足夠營養, 包括蛋白質、維生素和必要的微量元素等, 避免過量攝取酸性食物, 以免造成牙神經敏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