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貧血的對症按摩方法

在各種類型的貧血當中, 以缺鐵性貧血最為常見, 按摩對缺鐵性貧血有一定的輔助功效。 按摩治療法的目標, 在於補血益氣, 這主要涉及心、肝、脾、腎等內臟, 特別是脾胃生化氣血的功能。 按摩治療貧血往往採用多個穴位組合按摩的方法, 所取穴位多為具滋補強壯作用的穴, 如肝俞、內關等。 按摩足底腎、肝、肺反射區也有較好的效果。 以實現系統治療、強化療效的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 對於貧血的日常調理, 僅靠按摩是遠遠不夠的, 飲食方面的補充以及生活習慣方面的改善也需要同步跟進。

推薦穴位

Advertisiment

按揉巨髎穴

位置:在面部, 瞳孔正中直下和鼻翼下緣的交點處。

按摩方法:用雙手食指按於兩側巨謬穴, 順時針方向按揉約2分鐘, 以局部感到酸脹並向面部放散為好。

祛病功效:經常按摩可促進面部的血液迴圈, 提升氣色, 幫助消除因貧血所致的面色蒼白、乾燥、浮腫等症。

按揉內關穴

位置:手臂的內側中間, 腕關節橫紋上約3橫指寬處。

按摩方法:前臂半屈, 用健側手拇指指腹按在患側內關穴, 順時針方向按揉3分鐘, 手法宜深沉用力。

祛病功效:經常按摩可緩解貧血所致的心煩、心慌心悸, 並幫助調理脾胃生化氣血, 達到益氣補血的目的。

按揉肝俞穴

位置:肩胛骨內側, 第9胸椎下旁開2橫指處。

按摩方法:取坐位, 兩手握拳, 用四指的掌指關節突起部點揉肝俞穴,

Advertisiment
同時做向下移動, 用力按揉約2分鐘, 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

祛病功效:肝臟主血, 具有藏血、造血的作用, 調節全身各部分血量, 經常按摩肝俞穴可增強肝臟功能, 緩解貧血症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