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點點今年4歲, 平時最愛聽故事, 對自己翻書卻沒什麼興趣。 想到“終身學習”已成為現代人的生活方式, 點點媽總想讓孩子早日養成自己閱讀的習慣, 也好為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雖然媽媽花了不少時間、金錢, 買回大量圖書和畫冊, 點點卻似乎並不領情。 媽媽陪著邊翻書邊給講解時他還坐得住, 但只要媽媽一離開, 買回來的圖畫書就被扔在一邊, 有時還被他撕個稀巴爛。 任憑媽媽怎麼說, 他就是不願意自己看書。

爸爸見了說:“孩子還小, 大了會自己看書, 別硬趕著鴨子上架, 費力不討好。 ”媽媽也有點訥悶:難道現在培養閱讀習慣真是操之過急了?

Advertisiment

點 評:

書是知識的寶庫, 也是人類永遠的朋友。 如果孩子能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不僅能促進他的觀察力、想像力、知識的轉換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更能讓他提升整體素質, 受益終身。

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感受:孩子雖總是纏著家長講故事, 自己卻並不願意獨立“閱讀”書中的故事。 在這種時候, 家長千萬別急於把書本“丟”給孩子, 要想辦法讓孩子快樂、輕鬆地愛上閱讀。

閱讀最初是源于生活中豐富的視覺刺激, 周圍的一切對於孩子來說都是新的。 3歲左右孩子的閱讀更要建立在感興趣的基礎上, 家長此時就要順應孩子的探究欲望, 為他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閱讀機會。 要讓孩子愛上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並不難,

Advertisiment
但需要家長用心思, 在顧及到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的同時, 還要靈活把握閱讀契機, 因人而異地制定閱讀習慣, 讓孩子快樂地讀書, 愉快地獲取知識。

首先, 在為孩子選擇圖書時, 要選擇故事情節簡單、畫面清晰、重點突出的書籍。 有時可講一些孩子始終有興趣的老故事, 講的方式可以有變化, 以保持新鮮感。 同時在孩子熟悉的環節多提幾個問題, 當孩子說出“下文”時, 適時的表揚不僅能激發他想講新故事的成就感, 無形中帶動了閱讀的主動性。

其次, 讓閱讀帶點活潑氣氛, 不能以一副師尊的面容讓孩子感到壓抑。 幼兒識字不多, 他對圖書的喜愛程度深受成人的影響。

Advertisiment
孩子都善於模仿, 當家長用聲情並茂的語調講故事時, 孩子的腦海也會出現無限想像, 投入到入神的閱讀之中來。

閱讀前, 爸爸媽媽可以用一些“小伎倆”來引發孩子的興趣。 如拿出畫冊時不妨擺擺“噱頭”, 激發孩子聽故事的好奇心:“今天, 媽媽要給你講個挺神奇的故事哦!保證你聽了會感興趣!”閱讀中, 在操作性強的、簡單易懂的、有趣味的地方, 按照書中的情節去誘導孩子猜猜後面即將發生什麼, 等孩子多想幾個假設之後, 再繼續往下講。 這樣, 孩子就會因急於知道結果而主動投入閱讀中去。

家長也可以和孩子進行“互動”閱讀。 如在閱讀《恐龍世界》前, 可以問問哪些恐龍是食肉恐龍、最大的恐龍是什麼龍……甚至還可以因不同“見解”而和他發生爭論。

Advertisiment
或許爭議還未塵埃落定, 孩子就已抱著書本去進行恐龍探險之旅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