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談談兒童“學習困難”

父母最關心的, 往往是孩子的學習成績。 孩子學習成績好, 老師高興, 父母對他倍加寵愛;學習成績不好, 老師對父母有意見, 父母就訓斥孩子。 但結果如何?往往是孩子的成績上不去, 有的甚至每況愈下。 對這些孩子, 人們常常冠之以“學習困難”的帽子。
學習困難的概念起源於教育學。 最初注意到的是孩子的智力問題。 近30多年來, 精神學、教育學、心理學的專家們, 從各自的專業角度對此問題進行了大量研究, 但還是沒有取得一致意見。 而且學習困難的同義詞也有不少, 例如學習無能、學習障礙、學習技能發育障礙等等,

Advertisiment
實際上, 這些名詞的含義不盡相同, 常常被混用。
學習困難, 應是指那些智力基本正常, 而學習成績明顯落後的一些學齡期兒童。 但是, 小學兒童的學習成績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 例如包括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等。 有的兒童喜歡某個老師, 或喜歡某門功課, 他對那位老師教的課興趣就大一些。 反之, 上課就不注意聽講, 作業不好好做、學習成績肯定不會好。
有的兒童入小學後, 心裡仍然只有父母、家庭, 不習慣集體生活, 與同學關係不好, 對周圍的一切都感到不滿, 因而無心學習, 學習成績不好。 兒童的身體狀況欠佳也會影響學習。 還有一些兒童患有注意缺陷伴多動, 上課易走神, 愛做小動作, 學習被動,
Advertisiment
父母不抓成績就往下掉。
現在, 住高樓者越來越多, 加之電視機、錄影機、遊戲機進入千家萬戶, 兒童的活動空間少了, 活動範圍和活動內容都受到限制, 他們的感覺、運動與協調功能得不到均衡發展。 對方向、距離、快慢速度與時間等概念的建立都受到限制, 而且父母對兒童時期學習能力的發展, 大多偏向於聽覺與語言功能方面。 例如讓兒童早早學彈鋼琴、拉小提琴、背唐詩、學英語等等。 這樣就可能導致感覺統合失調, 從而影響學習能力的發展。
當然, 在課堂教學與家庭教育中, 還可能存在不少問題, 例如教學形式、教學內容不合理, 父母對兒童缺乏教育引導, 外界環境不良等, 也會有礙兒童的學習。
總之, 兒童學習困難,
Advertisiment
父母應當首先弄清原因, 必須注意培養與加強兒童的學習興趣, 引導孩子確立認真學習的態度。 如發現孩子學習成績下降, 千萬不可諷刺、懲罰, 而應找出癥結所在, 對症下藥。 輔導時應當掌握“漸進”的原則, 不可急於求成。
不論何種原因造成學習困難, 培養兒童能力始終是關鍵。 父母既要讓兒童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 又要培養其生活自理能力, 還要注意感覺均衡發展, 在多樣化的活動中鍛煉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