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調查指大部分香港兒童具自理能力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8日公佈“香港兒童自我照顧能力研究調查”調查結果, 結果顯示兒童能大部分掌握或完全掌握各項自我照顧能力, 但是逾八成小學生及家長不重視子女自我照顧能力, 其中一成至一成五不能掌握有關能力。 青年會籲家長應讓子女學習及實踐自我照顧, 切勿事事代勞及以效率先行。 調查發現, 兩類受訪者均回應兒童能大部分掌握或完全掌握各項自我照顧能力。 兒童自評自我照顧能力較佳的五項依次為:整理儀容、安全地過馬路、自行收拾書包、自行洗頭、自律地完成功課。
Advertisiment
家長評估第五位為“可進食有骨食物”, 代替“自律地完成功課”。 另外, 超過九成兒童及近九成受訪家長認為自己/子女的自我照顧能力與其年齡應有的表現完全或大部分相符。 此資料與近年坊間描述“港孩現象”, 指兒童自我照顧能力薄弱的情況有較顯著差距, 令人關注大眾的焦點會否只集中於自我照顧掌握能力較低的一成至一成五的兒童, 以致過分概化整體情況。 另一方面, 令人關注的是當中分別有逾八成兒童及受訪家長認為掌握自我照顧能力十分不重要或不重要, 傾向忽略兒童掌握自我照顧能力的重要性。 經過關聯分析, 調查發現無論是兒童或家長, 其對自我照顧能力的重視程度,
Advertisiment
與他們評價孩子的照顧能力比對同齡同學差的比率呈顯著關係, 即主要自評/評價孩子照顧能力較差的受訪者都是屬於不重視自我照顧能力的受訪者。 同時, 問卷裡十一項自我照顧項目, 當中九項的掌握程度與其是否重視這些能力相關, 即這些基本自我照顧項目的未能掌握者, 主要都是不重視這些能力的兒童。 青年會協調幹事李文基認為家長要“懂得放手, 捨得放下, 懂得選擇”, 讓孩子有機會按其成長歷程來完成應該處理的自理任務, 並且鼓勵子女參加義工服務和戶外訓練, 從中學到照顧別人的能力和自我照顧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