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該給嬰兒吃多少?最初的玩具選什麼好?

關於新生嬰兒的餵養、護理等, 因人而異, 資料也較多, 就不再多說了。 現在, 我想分享一些父母如何陪伴的小故事。 因為, 這是不管生活在哪個地方的爸爸媽媽都需要做的。

該給嬰兒吃多少

意外懷孕帶來的忙亂, 導致我一直騰不出時間去上新生嬰兒護理課。 我心裡多少有些擔心, 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照顧好他。 他看起來那麼小, 一塊小手帕就能當被子了。  

住院那幾天, 每天淩晨四五點時, 整棟樓的嬰兒哭聲就跟夏日稻田裡的蛙聲一樣, 此起彼伏。 我先生說:“孩子們為什麼哭得這麼厲害?國外婦產醫院的嬰兒好像不哭的。

Advertisiment
”他常年呆在國外, 出於職業原因, 他的感慨一下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好在我們家土豆哭得不多, 他如果哭了, 多半是餓了。 月嫂說:“這孩子怎麼吃得這麼多?我都不敢再喂了。 ”護士說:“他沒吃飽就得哭, 你得給他吃。 ”可月嫂總在說已經給他吃了很多了, 不能再喂了。 我是剖宮產的, 術後自顧不暇, 只好聽任月嫂決定。  

出院回家後, 因為家裡住宿條件限制, 便沒有帶月嫂回來, 只能我自己照顧了。 應該給他喂多少, 便是我面臨的第一個難題。 我只好把奶粉罐上的說明一字不落地讀了遍, 好在進口奶粉的說明書很詳細, 於是我嚴格按照說明給兌了一瓶奶。 看著真是挺多的, 也質疑新生嬰兒是否應該吃這麼多,

Advertisiment
但只能試著喝喝看了。 結果出乎意料, 喝到大半, 他就把嘴移開了, 再給也拒絕了, 甚至給到後來, 他都有點惱怒了。 我卻就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高興——原來孩子是知道自己該吃多少的, 即使是新生嬰兒! 

辣媽心語 

這個發現, 對我影響很大, 意味著跟我的知識背景連接上了。 我們之後的相處, 除了母乳一直很少叫我發愁, 我體力上有點累, 其它的都特別順利, 且驚喜不斷, 讓我深刻體會了什麼叫“生命的層層綻放”。 而且, 只要吃飽了舒服了, 孩子真的是幾乎不哭的! 

充滿愛的凝視 

新生嬰兒多數時間在睡覺。 醒著的時候就會東看西看, 雖然據說早期嬰兒的視力是無法聚焦的, 也看不到遠處的東西。 但是我發現他還是看得不亦樂乎。

Advertisiment
很長的時間裡, 他醒時都目不轉睛的看天花板和窗簾, 是非常探究性的那種看啊。  

而我, 就看他, 充滿了好奇, 充滿了憐愛。 佛洛德學派認為一個好的母親, 就是在這段時間內完全放棄自我, 以嬰兒為中心, 全身心轉向他的需求, 以滿足他的需求為己任。 我覺得這對一個初為人母的母親來說, 根本不是要求, 而是自然而然就會這麼做。 該理論還認為, 照顧者要多注視嬰兒, 近距離地迎向他的目光, 帶著愛☆禁☆撫, 帶著欣賞, 就如同熱戀時注視戀人, 而嬰兒會從這樣的注視中得到滋養, 發自全身心的快樂, 他會從這樣的注視中感到自己很美好, 這個世界很美好。  

辣媽心語 

曾讀到過一個心理學領域的案例, 講一個母親產後一直心情抑鬱,

Advertisiment
每次餵奶時, 嬰兒都嗷嗷地看向她, 而她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從來不和孩子對視, 後來這個嬰兒內心就有自閉傾向。 所以, 作為母親, 不管什麼原因有了孩子, 一旦有了, 就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全身心地愛孩子, 並且充分進行愛的表達。 我個人覺得愛孩子真的是一種本能, 不愛孩子的做法, 多半是因為成年人沒有處理好自己的事, 影響了心態, 影響了自己對孩子的愛的表達。

最初的玩具

市場給新生嬰兒準備的玩具很少的, 因為要求太高。 常見的是音樂盒、床鈴、手環鈴等。 因為新生嬰兒動的幅度小, 動作少, 所以手環鈴是主要的, 隨便一動就能發出聲音, 孩子覺得很新奇。 還有一種是床上的裝飾, 擔心孩子躺著太無聊,

Advertisiment
所以在它的上方懸掛了一些花、動物造型和玩具等。

如果僅僅是用來看的, 意義就不大。 我當時沒給他買這類玩具, 但是會經常改變他躺的位置, 這樣, 他躺著也能看屋子裡各種東西。 說起來, 他最早的一個玩具還是自己做的。 一個床鈴, 鈴鐺是普通的金屬、木頭和塑膠材質, 但是在一個舊的玩偶臉四周綁了一圈, 同時有一根布繩垂掛下來。 為安全考慮, 繩子要粗一點, 短一點, 但是又要在他伸手可以夠著的長度。 他自己動手拉一拉, 就能把聲音拉出來, 而且用力不同聲音還不太一樣, 大概覺得真的是一件很神奇的事。 每天早上醒來, 我們還在睡夢中, 他就開始拉繩子了, 聽到鈴聲, 我有時眼也不睜, 但是會不禁嘴角微笑起來。 有時,他會因為找不到繩子而叫喚,我便起床把繩子牽給他,繼續睡我的覺。這個玩具他大概玩了四個月,之後興趣就減了。 

超強的學習能力 

在這四個月裡,他還玩的一樣東西,是一面我媽給縫的小紅旗。我通常是把旗幟拿起來甩一下表演一下,然後交給他,隨便他自己怎麼玩。下次,我再換一種甩法,然後繼續交給他,不刻意教。幾次下來我發現,只要是能做到的,他都會了。直到我自己再也甩不出新花樣了,我就不管了。但是有一天,我突然發現,他會換手了。因為我發現他右手甩得很靈活但是左手差一些,我就老把小紅旗塞他左手。他甩了會,大概覺得還是不方便,便企圖換到右手,但嘗試了好幾次都沒成功。直到有一次,發現旗杆是軟的可以彎曲的,才順利換過來。 

因為嬰兒還不會說話,我媽抱他時,老跟他玩的一種遊戲是,用嘴巴做各種動作,發出不同的聲音。每次他聽了都會笑得花枝亂顫,我媽就很得意。但是我很快發現,一般一個新的聲音或動作,只能重複兩三次,之後你怎麼弄他都不笑了。大概覺得沒啥稀奇的。這下好了,逼得我媽天天想新花樣逗他玩兒。到了五六個月時,他就會自己用嘴巴玩各種造型,發出各種聲音了。基本上我媽只要做一次,下次他就自己玩兒了。嬰兒的這種學習能力真的是驚人的。 

因為姥姥陪他時,比較主動比較鬧。所以,我陪他時,就儘量平靜一些,很多時候就是抱著他安靜地呆著,他就自己看樹,看花,看小鳥,從這飛到那。有一次在院子裡玩時,突然下雨了,他大概沒見過,好奇得眼睛都睜大了。我便進屋去拿了傘,又帶他在雨裡安靜地兜了一圈。聽見雨滴落在傘面上的霹靂拍啦聲,看見傘外雨水成線狀往下落,他那種驚異的表情,我到現在還記得。那是他人生第一場雨啊。還有一次,我想浪漫下給他唱個催眠曲,結果我還沒唱,他已經睡著了。 

等到四個月以後,嬰兒的手已經很靈活了。這個階段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他會自己看自己的手,翻來覆去,反反復複地看,看完就塞嘴巴裡咬,同時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我給他玩的東西也多起來了。除了玩具,各種東西,只要是安全的,我都會給他接觸一下。甚至是我媽在做包子,我也會扯一小塊麵團給他拿在手裡捏擠。 

發現自己的嘴和手,並使用它們,是嬰兒這個階段特別重大的成長任務。陪伴者要創造機會,幫助他。不要怕衣服弄髒,不要嫌麻煩。不要隨便干涉,但是要盯著,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安全,必要時需要及時阻止。孩子初期很多動作是無意識的,等他發現自己的嘴和手,並且用它們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個過程多次重複,慢慢會過度到有意識的行為。

辣媽心語

在陪伴時,成年人要對孩子的需求比較敏感,儘量順著他,配合他,幫助他。有的人會說:嬰兒又不會說話,我怎麼知道他的需求啊。沒有別的辦法,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跟他在一起,去感受,你就會瞭解。 

有時,他會因為找不到繩子而叫喚,我便起床把繩子牽給他,繼續睡我的覺。這個玩具他大概玩了四個月,之後興趣就減了。 

超強的學習能力 

在這四個月裡,他還玩的一樣東西,是一面我媽給縫的小紅旗。我通常是把旗幟拿起來甩一下表演一下,然後交給他,隨便他自己怎麼玩。下次,我再換一種甩法,然後繼續交給他,不刻意教。幾次下來我發現,只要是能做到的,他都會了。直到我自己再也甩不出新花樣了,我就不管了。但是有一天,我突然發現,他會換手了。因為我發現他右手甩得很靈活但是左手差一些,我就老把小紅旗塞他左手。他甩了會,大概覺得還是不方便,便企圖換到右手,但嘗試了好幾次都沒成功。直到有一次,發現旗杆是軟的可以彎曲的,才順利換過來。 

因為嬰兒還不會說話,我媽抱他時,老跟他玩的一種遊戲是,用嘴巴做各種動作,發出不同的聲音。每次他聽了都會笑得花枝亂顫,我媽就很得意。但是我很快發現,一般一個新的聲音或動作,只能重複兩三次,之後你怎麼弄他都不笑了。大概覺得沒啥稀奇的。這下好了,逼得我媽天天想新花樣逗他玩兒。到了五六個月時,他就會自己用嘴巴玩各種造型,發出各種聲音了。基本上我媽只要做一次,下次他就自己玩兒了。嬰兒的這種學習能力真的是驚人的。 

因為姥姥陪他時,比較主動比較鬧。所以,我陪他時,就儘量平靜一些,很多時候就是抱著他安靜地呆著,他就自己看樹,看花,看小鳥,從這飛到那。有一次在院子裡玩時,突然下雨了,他大概沒見過,好奇得眼睛都睜大了。我便進屋去拿了傘,又帶他在雨裡安靜地兜了一圈。聽見雨滴落在傘面上的霹靂拍啦聲,看見傘外雨水成線狀往下落,他那種驚異的表情,我到現在還記得。那是他人生第一場雨啊。還有一次,我想浪漫下給他唱個催眠曲,結果我還沒唱,他已經睡著了。 

等到四個月以後,嬰兒的手已經很靈活了。這個階段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他會自己看自己的手,翻來覆去,反反復複地看,看完就塞嘴巴裡咬,同時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我給他玩的東西也多起來了。除了玩具,各種東西,只要是安全的,我都會給他接觸一下。甚至是我媽在做包子,我也會扯一小塊麵團給他拿在手裡捏擠。 

發現自己的嘴和手,並使用它們,是嬰兒這個階段特別重大的成長任務。陪伴者要創造機會,幫助他。不要怕衣服弄髒,不要嫌麻煩。不要隨便干涉,但是要盯著,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安全,必要時需要及時阻止。孩子初期很多動作是無意識的,等他發現自己的嘴和手,並且用它們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個過程多次重複,慢慢會過度到有意識的行為。

辣媽心語

在陪伴時,成年人要對孩子的需求比較敏感,儘量順著他,配合他,幫助他。有的人會說:嬰兒又不會說話,我怎麼知道他的需求啊。沒有別的辦法,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跟他在一起,去感受,你就會瞭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