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親子小兒發熱的家庭護理

發熱是嬰幼兒時期的一種常見癥狀, 有不少家長認為發熱會把孩子的腦子燒壞, 所以一旦孩子發熱, 就特別著急,要么一天帶孩子跑好幾次醫院,要么責怪醫生沒水平,連個發熱都治不好, 甚至在醫院又吵又鬧。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有關發熱的常識。

人體有一整套調節體溫的自動控制系統,使人體的體溫保持在一定范圍內。 由于種種原因, 當致熱原作用于體溫調節中樞或體溫調節中樞本身功能紊亂時, 產熱大于散熱, 則體溫超出正常范圍, 稱為發熱。 根據發熱的程度分低熱(體溫<38℃)、中等度發熱(38-39℃之間)、高熱(39-41℃之間)和超高熱(體溫>41℃)。

Advertisiment

引起小兒發熱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可分為兩大類, 即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1、感染性發熱各種急性傳染病像麻疹、猩紅熱、幼兒急疹、水痘、風疹、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腦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菌痢、傷寒均可伴有發熱。 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肺炎、中耳炎、敗血癥、皮膚感染、尿路感染、化膿性腦膜炎等感染性疾病也會引起發熱。

2、非感染性發熱結締組織病如風濕熱、兒童類風濕病、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等均可有發熱;此外,小兒脫水熱、藥物熱、暑熱癥、腫瘤、白血病以及顱腦外傷后的中樞性發熱均屬于非感染性發熱。

發熱的孩子抵抗力下降, 如果發熱持續時間過長或體溫過高, 可使體內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大量消耗和機體代謝紊亂,

Advertisiment
各器官功能受損, 高熱還可引起高熱驚厥。 所以對發熱的孩子必須進行良好的護理, 使孩子安全度過發熱期, 以促使其早日康復。 家庭護理要點如下:

1、 休息:高熱的孩子最好臥床休息, 這樣可減少能量消耗, 減少肌肉活動和熱量的產生。

2、喝水:發熱時呼吸快,蒸發的水分多,因此要及時補充水分。 多喝水還可促使多排尿, 通過排尿有利于降溫和毒素的排泄。 最好飲用溫開水, 有利于發汗。 也可選用鹽開水。

3、 喂養:發熱的孩子一方面消耗大, 另一方面胃腸道的消化能力又差, 因此給他們提供的食物要既有營養又易于消化。 可少量多餐。

4、 通風:居室空氣要流通, 在夏天最好使室溫降低一些,

Advertisiment
這樣有助于體熱經傳導輻射散熱, 有利于降溫。

5、物理降溫:可以做額部冷敷或用30%-40%的酒精擦浴;也可洗溫水澡, 洗澡的水溫最好比體溫低1-2℃。 畏寒、寒顫時不宜采用這些物理降溫方法。

6、 口服退熱藥:高熱時若物理降溫效果不理想可口服退熱藥, 但要注意, 每次只服用一種退熱藥, 不要同時或在短時間內服用幾種退熱藥, 以免藥物過量, 出汗太多, 導致小兒虛脫。 也不要頻繁服用同一種退熱藥, 一般兩次服藥間隔最好不要少于6小時。 熱退時常伴有大量出汗, 要及時用干毛巾擦拭或換下汗濕的衣服, 防止受涼。

7、 觀察病情:如果孩子雖然高熱, 但面色紅潤精神好, 家長就不用著急, 也不必一天往醫院跑幾次, 只要遵照醫生的囑咐,

Advertisiment
堅持服藥就行。 如果孩子變得精神萎靡、面色蒼白, 或出現頻繁嘔吐、腹瀉或頭痛, 則要及時到醫院明確診斷, 以免延誤病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