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分娩期>早產兒>正文

袖珍寶寶提前3月出生

一個體重僅有790克、身長僅35厘米、在媽媽肚子里只“住”了29周就通過剖宮產來到人間的“袖珍兒”, 經過北京婦產醫院醫護人員116天的積極治療和精心護理, 不久前終于渡過重重難關平安出院了。 這個被家人叫做“小豆丁”的孩子出院時的體重已經達到2390克, 身長增加了10厘米, 眼睛也會追人轉了。 據了解, “小豆丁”也是婦產醫院建院40多年以來, 遇到的最小的新生兒。

提前11周就來到人間

據婦產醫院新生兒科副主任醫師馬雅玲介紹, 這個被家里人叫做“小豆丁”的孩子可謂來之不易。 來自河北的鐘姓婦女已是第四次懷孕,

Advertisiment
第一次因妊娠8個月合并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胎盤早剝而致胎死宮內, 后兩次因妊娠6個月再次合并重度妊高征而做引產手術。 多次妊娠失敗使她心理和生理上都遭受了巨大創傷。 這次懷孕又一次并發重度妊高征且已危及母親自身生命安全, 全家抱著一線希望從天津來到北京婦產醫院求醫。 醫院產科醫護人員全力救治, 采取降壓、利尿、鎮靜、保胎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控制母親的病情。

為確保母子生命安全, 今年8月7日, “小豆丁”在媽媽肚子里僅僅住了29周, 醫院就以剖宮產結束分娩。 不久后母親健康出院了, 留下這個早產11周的小男嬰在醫院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住下來。 父母不惜一切要保孩子。

體重790克、身長僅35厘米,

Advertisiment
如此袖珍的嬰兒給父母及家庭帶來極大的安慰, 盡管醫護人員反復向他們說明像這樣超低體重出生的早產兒即使搶救過來, 也可能會有一些問題, 但其父母明確表示, 請醫院全力搶救這個珍貴的兒子, 不惜一切代價。

而這卻給重癥監護病房的醫護人員出了一道難題:醫院建院40多年來還是第一次遇到如此幼小的高危嬰兒, 缺少救治經驗。 小嬰兒出生后并發了低血糖、顱內出血、肺發育不成熟導致呼吸窘迫綜合征、先天性佝僂病引起病理性骨折等種種嚴重的疾病, 其中任何一種都可能危及孩子的生命。 于是, 重癥監護病房的醫護人員想出了種種辦法, 終于成功救治了“小豆丁”。 呼吸管比圓珠筆芯還細。

Advertisiment

“小豆丁”剛剛出生時有比較嚴重的呼吸窘迫癥, 醫院決定給他上呼吸機來幫助呼吸。 而給這個只有35厘米長的孩子所用的氣管內徑只有2毫米, 比圓珠筆芯還要細。 技術最熟練的大夫用專門給嬰兒用的最小號的喉鏡伸入孩子口中, 再插入氣管, 整個過程在1分鐘之內完成。 氣管的另一端連接同樣是專門給嬰兒用的呼吸機, 其壓力則要根據孩子的體重、肺功能情況等隨時調整。

與插氣管同樣精細的活兒是給“小豆丁”輸液。 當時孩子的胳膊與成年人的大拇指差不多粗, 有經驗的護士要仔細找才能看見比棉線粗不了多少的血管, 輸液的難度可想而知。 而輸液的速度、分量, 也都要根據孩子的體重、需要熱量、病情等進行隨時調整。

Advertisiment

0.5毫升奶要喂1分多鐘

“小豆丁”最初根本不會喝奶, 只有通過輸液將各種營養注入其體內, 直到他病情穩定可以自己吞咽時。 護士就找來只有兩毫升容量的小注射器給“小豆丁”喂奶, 而給這個只有1斤多重的小家伙喂奶, 真是個細活兒。

護士先要把“小豆丁”母親的奶收集保存起來, 到喂奶的時候, 就用注射器吸入一些, 然后小心地放入孩子口中, 慢慢推。 因為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等都有限, 所以開始每次只能給“小豆丁”喂0.5毫升, 每小時喂一次, 0.5毫升的奶要推1分多鐘才能全部喂到孩子口中。 喂進去還不算完, 護士還要一直觀察“小豆丁”的反應, 看他有沒有吐, 量合不合適, 如果不合適馬上就要改。

隨著“小豆丁”身體的逐漸好轉,

Advertisiment
每次給他“推”奶的量也在逐漸增加, 到1毫升、2毫升時, “小豆丁”都能比較順利地喝下去。 但一次要是喂他10毫升奶就還要用輸液泵像輸液一樣給他“打”進去, 而這一次就需要1個小時。 就這樣一點點加量, 在“小豆丁”出院時, 他自己已經能夠一次喝上50至60毫升奶了。 橡膠手套注溫水當床。

“小豆丁”開始不會翻身, 為了防止褥瘡, 減輕皮膚受壓、促進血液循環, 護士在兩個橡膠手套里注入溫水, 再拼接在一起, 就成了一張床。 “小豆丁”躺在上面溫暖柔軟, 皮膚也不會出問題了。 所有護士都牢記只要碰“小豆丁”動作就要盡量輕柔, 就像拿生雞蛋一樣小心。 開始“小豆丁”不能洗澡, 護士就用浸了無菌植物油的紗布給他擦拭。

因為“小豆丁”的生活環境要求無菌, 護士就在他的暖箱前掛了個牌子,“阿姨,摸我請先洗手”。護士都會先按規定洗手,再用專用的消毒液擦手,因為消毒液中含有護膚成分,所以即使經常洗,護士的手也很潤滑,不會對“小豆丁”的嫩皮膚造成傷害。每天要跟“小豆丁”面對面說話。

醫院在全力救助“小豆丁”生命時,還不忘對他進行智力訓練。每天醫護人員都要把他抱起來,面對面跟他說話、逗他開心、問他感覺怎樣、舒不舒服等等。出院之前“小豆丁”已經認人了。當他第一天和媽媽一起住時,就認識了媽媽,第二天一看見護士長進來,嘴就撇開了。此外,護士還每天都幫“小豆丁”從頭到腳做撫觸按摩,增加他的觸覺刺激。就在“小豆丁”即將出院時,醫院還特地將他的父母請回來,手把手教如何給“小豆丁”洗澡、換尿布、做按摩等等。出院時“小豆丁”體重增加了3倍,身長增加了10厘米。

  護士就在他的暖箱前掛了個牌子,“阿姨,摸我請先洗手”。護士都會先按規定洗手,再用專用的消毒液擦手,因為消毒液中含有護膚成分,所以即使經常洗,護士的手也很潤滑,不會對“小豆丁”的嫩皮膚造成傷害。每天要跟“小豆丁”面對面說話。

醫院在全力救助“小豆丁”生命時,還不忘對他進行智力訓練。每天醫護人員都要把他抱起來,面對面跟他說話、逗他開心、問他感覺怎樣、舒不舒服等等。出院之前“小豆丁”已經認人了。當他第一天和媽媽一起住時,就認識了媽媽,第二天一看見護士長進來,嘴就撇開了。此外,護士還每天都幫“小豆丁”從頭到腳做撫觸按摩,增加他的觸覺刺激。就在“小豆丁”即將出院時,醫院還特地將他的父母請回來,手把手教如何給“小豆丁”洗澡、換尿布、做按摩等等。出院時“小豆丁”體重增加了3倍,身長增加了10厘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