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血壓低

1 血壓低

低血壓是指體循環動脈壓力低於正常的狀態。 由於高血壓在臨床上常常引起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而備受重視, 世界衛生組織也對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有明確規定, 但低血壓的診斷尚無統一標準。 一般認為成年人上肢動脈血壓低於12/8 kPa(90/60mmHg)即為低血壓。 根據病因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低血壓, 根據起病形式可分為急性和慢性低血壓。

2 血壓低病因

1.生理性低血壓狀態

指部分健康人群中, 其血壓測量值已達到低血壓標準, 但無任何自覺症狀, 經長期隨訪, 除血壓偏低外, 人體各系統器官無缺血和缺氧等異常,

Advertisiment
也不影響壽命。

2.病理性低血壓病

除血壓降低外, 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症狀以及某些疾病。

(1)原發性低血壓病 指無明顯原因的低血壓狀態, 如生理性低血壓(體質性低血壓), 多見於體質瘦弱的老人、女性。

(2)繼發性低血壓病 指人體某一器官或系統的疾病所引起的血壓降低。 這種低血壓可在短期內迅速發生, 如大出血、急性心肌梗死、嚴重創傷、感染、過敏等原因所致血壓急劇降低。 大多數情況下, 低血壓為緩慢發生, 可逐漸加重, 如繼發於嚴重的肺結核、惡性腫瘤、營養不良、惡病質等的低血壓。

3 血壓低臨床表現

根據低血壓的起病形式將其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

1.急性低血壓

急性低血壓是指患者血壓由正常或較高的水準突然而明顯下降,

Advertisiment
臨床上常因腦、心、腎等重要臟器缺血出現頭暈、眼黑、肢軟、冷汗、心悸、少尿等症狀, 嚴重者表現為暈厥或休克。

2.慢性低血壓

慢性低血壓是指血壓持續低於正常範圍的狀態。

(1)體質性低血壓 一般認為與遺傳和體質瘦弱有關, 多見於20~50歲的婦女和老年人, 輕者可無任何症狀, 重者出現精神疲憊、頭暈、頭痛, 甚至昏厥。 夏季氣溫較高時更明顯。

(2)體位元性低血壓 部分患者的低血壓發生與體位變化(尤其直立位)有關, 稱為體位性低血壓。 體位性低血壓定義為:在改變體位為直立位的3分鐘內, 收縮壓下降>20mmHg或舒張壓下降>10mmHg, 同時伴有低灌注的症狀, 這些症狀包括:頭昏、頭暈、視力模糊、乏力、噁心、認識功能障礙、心悸、頸背部疼痛。

Advertisiment
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伴有糖尿病、低血容量, 應用利尿劑、擴血管藥或精神類藥物者容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

(3)繼發性低血壓 某些疾病或藥物可以引起低血壓, 如脊髓空洞症、高度的主動脈瓣狹窄、二尖瓣狹窄、慢性縮窄性心包炎、特發性或肥厚性心肌病、血液透析病人和慢性營養不良症等, 以及服用降壓藥、抗抑鬱藥。 這些疾病引起的低血壓也可以出現頭昏、頭暈等低灌注的症狀。

4 血壓低的人吃什麼好

血壓低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嚴重的會出現輕易頭暈、昏倒等現象。 因此, 血壓低的患者要多吃一些能夠補氣的食物, 如桂圓、大棗等。 此外, 血壓低患者剛好和血壓高患者相反, 應該多吃一些富含鈉、膽固醇高的食物。

Advertisiment
此外日常生活中, 注意保健也是十分重要的。

1、多吃一些補齊和健脾腎的食物, 如蓮子、桂圓、大棗、桑椹、乾果等食物, 因為它們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的作用, 可常食用。 人參燉瘦肉、當歸煲羊肉、田七燉雞等對低血壓患者均十分有益。 多煮一些湯喝, 可以適當加入一些蓮子、大棗、桂圓等等。 並且多飲水, 可以適當加一些鹽。 低血壓患者應該加強營養, 葷素兼吃, 合理搭配膳食, 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 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

2、由於血壓過低可能會伴隨貧血的發生, 所以應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 諸如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

Advertisiment
糾正貧血, 有利於緩解血壓低, 有利於增加心排血量, 改善大腦的供血量, 提高血壓和消除血壓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狀。

3、伴有食少納差者, 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調味品, 如薑、蔥、醋、醬、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4、與高血壓病相反, 血壓低的人可以多吃一些高鈉、高膽固醇飲食。 氯化鈉(即食鹽)每日需攝足12-15克(但食鹽攝入量亦不可太高)。 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品, 適量常吃, 有利於提高血膽固醇濃度, 增加動脈緊張度, 使血壓上升。

5 血壓低怎麼調理

1、適當增加營養, 合理搭配飲食。 血壓低的患者首先的做的就是多補充一些營養, 多攝入充足的營養食物。 平時多煮一些湯來喝, 並且可以適當加入桂圓、大棗、阿膠等補品, 它們具有養心益血之功效。此外,可以適量增加鹽分,多喝水等。

2、應對貧血症狀。出現血壓低的人也會引起貧血,因此可以通過應對貧血來讓血壓低得到有效的治療。一般情況下,可以通過多攝入蛋白質、鐵、銅、維生素等食物,利於造血補血。除此之外,還可以多吃如豬肝、雞蛋、動物血、水果等緩解貧血的症狀。

3、減少攝入有降壓效應的食物。通常情況下,攝入具有降血壓效果的食物也會造成血壓低的情況。諸如赤小豆、冬瓜、苦瓜、海帶、洋蔥、芹菜等食物應該少吃為宜。少吃些生冷的食物。

4、血壓低患者的飲食應與高血壓患者相反。高鈉、高膽固醇的食物對於血壓低的患者是非常適合的。豬肉、骨頭、動物肝臟、雞蛋等膽固醇高的食物可多攝入。但對於高膽固醇的食物攝入也要注意適當。

6 血壓低的飲食療法

1.紅棗15枚去核,栗子150克,淨雞1只。雞切成塊狀,大火煸炒,後加佐料,煮至八成熟,加紅棗,栗子悶熟食之。

2.韭菜適量,搗爛取汁,每日早晨起來服1杯,常服用,可使血壓恢復正常。

3.當歸、黃芪紅棗各5O克,雞蛋4只同煮熟,吃蛋喝湯,每日早晚各1次,空腹吃。

4.栗子2OO克(去殼),豬脊肉200克,洗淨切塊,煲湯,加食鹽及味精調味服食。每週1次,連服1月。

5.鯽魚 1 條,糯米 60 克。將魚洗淨(不要去鱗)與糯米共煮成粥,每週用 2 次,連服兩月。

6.韭菜蝦仁湯。 把雞蛋磕破盛到碗裡,攪勻,倒入蝦仁、澱粉、適量鹽拌好待用,清水倒入鍋裡煮沸,放油,倒入蝦仁蛋液,煮至剛熟,放入韭菜,待熟後放適量鹽和香油即可食用。

它們具有養心益血之功效。此外,可以適量增加鹽分,多喝水等。

2、應對貧血症狀。出現血壓低的人也會引起貧血,因此可以通過應對貧血來讓血壓低得到有效的治療。一般情況下,可以通過多攝入蛋白質、鐵、銅、維生素等食物,利於造血補血。除此之外,還可以多吃如豬肝、雞蛋、動物血、水果等緩解貧血的症狀。

3、減少攝入有降壓效應的食物。通常情況下,攝入具有降血壓效果的食物也會造成血壓低的情況。諸如赤小豆、冬瓜、苦瓜、海帶、洋蔥、芹菜等食物應該少吃為宜。少吃些生冷的食物。

4、血壓低患者的飲食應與高血壓患者相反。高鈉、高膽固醇的食物對於血壓低的患者是非常適合的。豬肉、骨頭、動物肝臟、雞蛋等膽固醇高的食物可多攝入。但對於高膽固醇的食物攝入也要注意適當。

6 血壓低的飲食療法

1.紅棗15枚去核,栗子150克,淨雞1只。雞切成塊狀,大火煸炒,後加佐料,煮至八成熟,加紅棗,栗子悶熟食之。

2.韭菜適量,搗爛取汁,每日早晨起來服1杯,常服用,可使血壓恢復正常。

3.當歸、黃芪紅棗各5O克,雞蛋4只同煮熟,吃蛋喝湯,每日早晚各1次,空腹吃。

4.栗子2OO克(去殼),豬脊肉200克,洗淨切塊,煲湯,加食鹽及味精調味服食。每週1次,連服1月。

5.鯽魚 1 條,糯米 60 克。將魚洗淨(不要去鱗)與糯米共煮成粥,每週用 2 次,連服兩月。

6.韭菜蝦仁湯。 把雞蛋磕破盛到碗裡,攪勻,倒入蝦仁、澱粉、適量鹽拌好待用,清水倒入鍋裡煮沸,放油,倒入蝦仁蛋液,煮至剛熟,放入韭菜,待熟後放適量鹽和香油即可食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