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花樣主食讓寶寶愛上吃飯

 身為營養師, 很多媽媽經常會問我, 如何給寶寶吃肉?寶寶不愛吃蔬菜怎麼辦?一天該給寶寶吃多少水果……其實, 媽媽們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大多媽媽在過於強調蛋白質、維生素對寶寶營養的重要性的同時, 忽略了對更重要的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即主食。 對於嬰幼兒天天吃、頓頓吃的主食, 其中有何講究呢?

主食對寶寶的重要性

儘管1歲以內的寶寶以母乳或者配方奶為主要食物來源, 但隨著寶寶的成長, 不同年齡段寶寶的生長發育, 也需要碳水化合物來作為重要的輔助食物, 此時, 就需要及時添加相應食物來滿足。

Advertisiment
其中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是寶寶的第一輔食, 也成為寶寶添加最多的食物, 由此可見主食對寶寶的重要意義。

換個角度想, 現在各種膳食營養補充劑都有, 比如維生素製劑等, 但唯獨主食富含的碳水化合物沒有現成的營養補充劑。 換句話說, 當寶寶不愛吃主食的時候, 沒有辦法選擇可以補充的營養補充劑, 只能改善主食的做法, 讓寶寶重新愛上主食, 否則, 寶寶可能出現因能量缺乏而身高體重不達標, 影響生長發育。

不同年齡段寶寶最適合的主食

主食, 是指傳統餐桌上的主要食物, 是人體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 是維持生命的主要食物。 主食中營養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 能提供人體每天所需能量的50%~65%。

Advertisiment
主要食物來源包括大米、麵粉、小米、玉米等糧穀類食物及其製品, 此外, 薯類和雜豆類中碳水化合含量較多, 可以成為糧穀類的部分替代品。

4-6月

最適合的主食:強化了鐵的米粉

寶寶出生4個月後, 體內儲存的鐵慢慢被消耗殆盡, 寶寶必須從輔食中獲得足夠的鐵滿足生長的需要。 但由於這個月齡段的寶寶消化能力有限, 所以可以選擇強化了鐵的米粉, 作為這一階段寶寶最適合的輔食。 6個月的寶寶每天需要的能量約70~900卡路里, 所以, 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類”輔食應占全天能量需要的5%~8%。

7-12月

最適合的主食:粥、米糊、軟面

這個時期的寶寶對食物的接受能力逐漸增強, 咀嚼能力有所進步, 消化功能也增強了許多,

Advertisiment
穀類食物是最容易為寶寶接受和消化的食物, 如添加蔬菜的粥、米糊、湯麵等。 同時也能吃些鬆軟碎塊狀食物, 如蔬菜碎及肝泥等。 不僅可以給寶寶提供碳水化合物和B族維生素等, 還能促進寶寶咀嚼能力的增強。 但此階段的寶寶還是以奶為主, 主食類的輔食應占全天總能量的10%~30%。

1-3歲

最適合的主食:比成人食物軟的各種穀類食物

此時的寶寶已經會走路了, 活動量增加, 消化能力增強, 寶寶的飲食結構要從以奶為主過渡到以食物為主。 飲食結構的轉換不僅能滿足寶寶對營養的需要, 還能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 食物中主食要占全天能量需要的30%~50%。 此時寶寶每天需要的能量約為1100卡路里, 每日的主食量大約在50~100克之間,

Advertisiment
並根據寶寶的生長發育逐漸增加食物中主食的分量。 這個階段的寶寶可以吃更多種類、更豐富的主食, 比如麵條、饅頭、粥、米飯等, 種類和成人的主食類別一致, 但是根據寶寶的月齡要比成人的食物更軟爛一些。

常見主食類型, 寶寶如何吃

精白米麵:更適合寶寶消化吸收, 但不宜長期單一食用

精白米麵口感細膩, 是我們主食中主要的食物來源, 是經過多次精加工而成的糧穀類食物或其製品。 富含碳水化合物和部分蛋白質, 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含量極少。 其營養遠不如糙米和全麥麵粉高。 也就是因為精白米麵加工程度高, 膳食纖維含量低, 口感好, 對於消化能力較弱、咀嚼能力有限的寶寶來說, 是不錯的主食選擇。

Advertisiment
但由於過度加工, 導致精白米麵中營養素損失較大, 因此長期食用精白米麵, 容易造成部分營養素缺乏, 比如缺乏維生素B1, 維生素B2等。 所以應該在以精白米麵為基礎的前提下, 再加入適當的粗雜糧替代部分精白米麵, 更有利於營養均衡。

粗雜糧:不易吸收, 切忌喧賓奪主

對於現在的營養觀念來說, 可能很多人會產生這樣的誤區, 覺得粗雜糧更有益於健康, 其實這種說法對成人更為合適, 對寶寶來說則不太容易消化吸收。

粗雜糧是加工較簡單的糧穀類食物, 幾乎保留了糧穀類食物中的全部營養, 如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以及膳食纖維。 但由於粗雜糧中的膳食纖維以粗纖維為主, 導致口感粗糙, 從而遭到大家的嫌棄。 適量吃粗雜糧,可以彌補精白米麵中營養的缺乏,由於寶寶還小,消化系統發育還不健全,如果吃得太多,可能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出現便秘。故寶寶飲食中的粗雜糧占主食中的10%~20%即可,而且要粗糧細做,以保證寶寶能充分消化。

薯類:不可多得的替代品

薯類不是糧穀類主食,但富含碳水化合物,還含有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鉀、膳食纖維等營養素,是一類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薯類中所含的膳食纖維,以可溶性膳食纖維為主,能刺激胃腸道的蠕動,預防便秘。而且薯類的味道相比寡淡的糧穀類食物要更好一些,所以對寶寶來說,用薯類替代部分主食也不失為很好的選擇。但也不能全部替代主食,每週4~5次,每次占全天主食的20%即可,否則食用過多會導致反酸。

小妙招讓寶寶愛上主食

吸引法

有些寶寶對單一的主食不感興趣不願意吃,媽媽可以用其他的食物來代替部分主食,如在寶寶米飯裡放些紅薯丁、用紫薯做成玫瑰花形狀的饅頭、用土豆做成車輪形狀的點心或是用麵粉做成手指形狀的小餅乾,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卡通、可愛的模具供選擇,可以利用這些模具做成寶寶喜歡的形狀,讓他看了就有想吃的欲望。也可以嘗試著把各種不同顏色的蔬菜切成小塊,然後拌在飯或是麵條裡面給寶寶吃。顏色豐富多彩,更吸引寶寶的眼球,讓他對食物產生濃厚的興趣。

替代法

再好吃的東西,天天吃也會吃膩,從而產生厭惡情緒。所以不妨經常給寶寶變換品種,給他提供一些替代品,如麵包、點心等,偶爾來替代主食。如全麥麵包、原味麵包、乾果麵包等替代饅頭、米飯。偶爾一兩餐的替代,會讓寶寶對原來興趣點不高的中式主食產生新鮮感,從而保證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參與法

還可以通過讓寶寶參與或做遊戲的方法,來刺激寶寶對主食的興趣,尤其是主食類的製作有更多可參與的方法。比如小一些的寶寶,可以單獨取出一些麵粉讓寶寶來玩耍,通過讓寶寶觸摸來感受麵粉滑過手指的感覺來增加寶寶的好感,大一些的寶寶可以告訴他這樣的麵粉可以變成麵條、餅等,讓他感受食物的神奇轉變,或者和麵時讓寶寶參與其中等。通過這些方式,讓寶寶感受食物、愛上主食。

適量吃粗雜糧,可以彌補精白米麵中營養的缺乏,由於寶寶還小,消化系統發育還不健全,如果吃得太多,可能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出現便秘。故寶寶飲食中的粗雜糧占主食中的10%~20%即可,而且要粗糧細做,以保證寶寶能充分消化。

薯類:不可多得的替代品

薯類不是糧穀類主食,但富含碳水化合物,還含有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鉀、膳食纖維等營養素,是一類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薯類中所含的膳食纖維,以可溶性膳食纖維為主,能刺激胃腸道的蠕動,預防便秘。而且薯類的味道相比寡淡的糧穀類食物要更好一些,所以對寶寶來說,用薯類替代部分主食也不失為很好的選擇。但也不能全部替代主食,每週4~5次,每次占全天主食的20%即可,否則食用過多會導致反酸。

小妙招讓寶寶愛上主食

吸引法

有些寶寶對單一的主食不感興趣不願意吃,媽媽可以用其他的食物來代替部分主食,如在寶寶米飯裡放些紅薯丁、用紫薯做成玫瑰花形狀的饅頭、用土豆做成車輪形狀的點心或是用麵粉做成手指形狀的小餅乾,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卡通、可愛的模具供選擇,可以利用這些模具做成寶寶喜歡的形狀,讓他看了就有想吃的欲望。也可以嘗試著把各種不同顏色的蔬菜切成小塊,然後拌在飯或是麵條裡面給寶寶吃。顏色豐富多彩,更吸引寶寶的眼球,讓他對食物產生濃厚的興趣。

替代法

再好吃的東西,天天吃也會吃膩,從而產生厭惡情緒。所以不妨經常給寶寶變換品種,給他提供一些替代品,如麵包、點心等,偶爾來替代主食。如全麥麵包、原味麵包、乾果麵包等替代饅頭、米飯。偶爾一兩餐的替代,會讓寶寶對原來興趣點不高的中式主食產生新鮮感,從而保證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參與法

還可以通過讓寶寶參與或做遊戲的方法,來刺激寶寶對主食的興趣,尤其是主食類的製作有更多可參與的方法。比如小一些的寶寶,可以單獨取出一些麵粉讓寶寶來玩耍,通過讓寶寶觸摸來感受麵粉滑過手指的感覺來增加寶寶的好感,大一些的寶寶可以告訴他這樣的麵粉可以變成麵條、餅等,讓他感受食物的神奇轉變,或者和麵時讓寶寶參與其中等。通過這些方式,讓寶寶感受食物、愛上主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