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與孩子溝通的秘密武器

孩子豆豆3歲那一年, 我常常出差, 面對他對我的不舍與思念, 不知道用什麼來安慰, 也不知與只顧哭鬧不要媽媽出門的他怎麼溝通。

一次我突然奇想, 給癡迷電話號碼的豆豆留下了一張愛心便條, 寫下我想他的話, 並告訴他, 如果想媽媽了, 就給媽媽打電話。

剛到目的地, 豆豆就在爸爸的幫助下給我打電話了, 他是如此地興奮, 第一次拿到專門寫給他的便條。 又是如此開心, 他把媽媽寫給他的話記在心裡。 他常常把便條拿出來看, 念上面的電話號碼, 背會了我寫給他的話。 他睡覺的時候, 也把它放在床邊,

Advertisiment
早晨起來第一件事, 就是看看。 老公告訴我, 那幾天, 他表現得很自在和冷靜, 不像以往那樣, 會因為想念媽媽而莫名地煩躁不安。

自從那次以後, 每次出差我都會給他留下一張愛心便條, 有時是這樣跟他說:“昨天, 你在媽媽很累的時候, 給媽媽的擁抱, 給了媽媽很多力量, 現在, 媽媽也留下一個擁抱給你, 希望在你想念媽媽的時候, 遇到困難的時候, 心情不好的時候, 也給你力量。 ”有時, 那張便條我是悄悄地留在他的枕頭邊, 告訴他:“當你在香香地睡覺的時候, 媽媽輕輕地出去趕飛機了, 你有夢到我嗎?媽媽會很想你, 祝你一天好心情。 ”有時, 我會把那幾天需要做的事情, 寫在便條上提醒他和家裡照顧他的大人, 這樣, 與打電話提醒相比,

Advertisiment
他更能感覺到媽媽的存在。 他尤其喜歡我把我的行程畫成表格, 每過一天, 就讓他在下面畫一個勾, 這樣, 離媽媽回家的日子, 就越來越近了。 他對於媽媽的離開, 不再是遙遙無期的期待, 而化成了可以動手刪除的日子。

後來, 不僅僅是出差, 很多時候, 一張便條的力量, 勝過了其他表達。 在他執意要做一件不合適的事情時, 我停下來, 回到房裡, 寫下自己的感受, 我們之間的鬥爭便沒有再繼續下去。 在他堅持做完一件事情後, 我把鼓勵和讚美的話, 也寫給他, 他拿到後, 比什麼都珍惜。 我把我的道歉, 我的心情寫給他, 孩子總是能輕易地原諒大人, 但如果大人能把真實的內心表達給他們, 他們其實更能為自己的寬容找到理由。

Advertisiment
因為, 我們是在做用心的溝通。

我還會常常用便條去提醒, 該做什麼事情了, 一方面, 是為了記憶, 另一方面, 便條會有一種無形的力量。 有一段時間, 他看電視入了迷, 在我們約定好的時間, 也不肯關電視。 為了這, 我們之間進行過很多次權利之爭。 他覺得, 把開始了的那一集看完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我認為, 既然承諾了就要去遵守。 後來, 我用了便條的辦法, 我沒有說話, 而是遞給他一張便條, 告訴他, 還有5分鐘, 時間就到了。 這張無聲的便條, 反而讓他感受到了媽媽話裡的分量, 時間一到, 他就關了電視走到我身邊來。

後來, 他自己也學會了寫便條, 在我出差的時候, 偷偷地塞給我, 上面畫著我和他。 他不會寫字, 但是我知道,

Advertisiment
這是他要我想他的時候, 就看看。 他有時叫我幫他寫給他爸爸, 上面說, “爸爸, 我希望你每天能早點回來。 ”“爸爸, 我覺得你生氣的時候很可怕。 ”

把愛寫在便條上, 把愛寫在心裡, 把愛寫在每一個細微的舉動中, 把愛寫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部分, 每一個片段, 這是一種積極平和的生活態度, 在我們與孩子溝通和相處的過程中, 為我們表達耐心, 關懷, 尊重與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