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與孩子溝通的正確方式,再不看就晚了!

看了很多情感類的調解節目, 總結出一個共同點:不會溝通。 如果你們也看這類節目的話, 可以感受到開場時那種針尖對麥芒的緊張氛圍, 再到各說各話, 各講各理的緩和期, 經過情感專家一番的苦口婆心, 最後總能干戈化玉帛, 矛盾雙方和好如初。

專家的幾句話, 四兩撥千斤, 直擊要害, 天大的矛盾, 都能一一化解, 真有這麼神奇嗎?

當然, 為了收視率, 真真假假, 虛虛實實, 權當娛樂消遣的話, 認真你就輸了~

但有一點, 不可否認的是, 溝通對於保持一段和諧的關係, 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的, 良好的溝通是抵達對方心靈的萬能鑰匙。

Advertisiment

親子關係中, 溝通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作為父母, 我們每天都和孩子打交道, 有效的溝通, 令人心情愉悅, 正能量滿滿, 無效的溝通, 令人心煩意亂, 負能量爆棚。

我們總希望和孩子的溝通是順暢友好的, 但實際情況可能會有點糟。

根據最新的研究, 成人每天平均有12.5分鐘與他們的孩子談話。 大約8.5分鐘的時間通常用於指控和禁止, 只有4分鐘左右的友好對話。

8.5分鐘的無效對話, 足以讓孩子的心情變糟, 更別提讓孩子把你講的大道理牢記在心了。

那麼, 怎樣和孩子交流才能避免毫無營養的溝通呢, 看看這四個問題, 你是怎麼和孩子交流的, 哪種方式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最近怎麼樣

錯誤:快點說,

Advertisiment
我問你問題呢, 大聲點, 我聽不見(叉起腰, 怒目而視)。

正確:如果你想的話, 我們一會可以聊聊天, 今天我遇見了四年不見的一個朋友, 你能想像得到那種場景嗎?(蹲下來, 和顏悅色)

如果你問孩子這個問題, 他的回答可能是“最近很好”“一切ok”, 這個時候, 媽媽們可能會著急, 心裡想要孩子給出一個具體的, 可描述的完整的回應。

這個時候, 大人可以先把話題引到自己身上來, 說說自己最近遇到了什麼新鮮事, 學到了什麼東西, 跟孩子分享下, 當他體驗到分享帶來的快樂之後, 就會更願意打開內心, 會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傾訴出來。

2/和你的朋友玩得怎麼樣

錯誤:誰是約翰?我禁止你和這個男孩交朋友, 直到我親眼見過他。

Advertisiment

正確:告訴我關於你最好的朋友的事吧, 他們每天怎麼對待你(和你相處)呢?

孩子在學校會交到一些好朋友, 想瞭解孩子和朋友的相處情況, 可以從一個特定的朋友問起, 或者籠統的問下, 不要步步逼問, 這將會使孩子信任你, 向你敞開心扉, 和你分享她與好朋友之間的一些趣事。

3/有什麼好玩的事發生嗎

錯誤:你說沒有什麼好的, 那不是真的, 不要撒謊。

正確:不要傷心, 今晚去看場電影怎麼樣?

如果天氣不好或你的孩子不能記住他們那天發生的任何愉快的事情, 不要鑽牛角尖, 糾結在無意義的聊天中, 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去看電影或在家裡玩有趣的遊戲。 這樣做可以幫助他們丟掉煩惱, 放鬆身心。

4/你需要幫助嗎

錯誤:給我!讓我來!

Advertisiment

正確:你想自己做是很棒的, 如果需要幫助的話, 告訴我。

孩子很多時候需要父母的説明, 但這種幫助不是代辦, 揠苗助長, 等於幫倒忙。 孩子在嘗試一件新事物時, 難免磕磕絆絆, 但從這些瑣粹的困難裡, 他會一步步成長的更好, 會從學會一件小事中找到自信和滿足感。

溝通和交流是人與人互相瞭解, 交換心靈的最佳途徑。 問孩子問題, 換個問法, 尊重孩子的個性, 多從孩子角度考慮問題, 不以成人的威嚴去堵死溝通的管道, 少用命令式, 強制性語言, 家才能成為孩子的生活樂園, 爸媽才能成孩子成長道路上最好的嚮導, 相信孩子也會一天比一天更優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