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與孩子交流的關鍵是如何提問

對低幼兒童來說, 如何向他們提問是非常關鍵的, 因為孩子對於同一問題不同表述是會有不同的回答的。

提問, 可以分為兩類。 第一種叫事實性問題, 將問題集中在一些日常生活中可能提到的、使用的事實和詞彙上。 比如, 地球的形狀是什麼, 地球動不動等。 這樣的問題常常有考試的感覺。 第二種叫產生性問題。 將問題集中在一些平時並不談論, 但兒童又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還有一定推理性的認識上。 比如, “如果你沿著一條直線走很多天, 你將走到什麼地方?”“你是否到過地球的邊緣?”兒童覺得這樣的問題很好玩,

Advertisiment
甚至並不認為這是問題。 通過事實性問題所得到的材料(如兒童說地球是圓的), 並不一定意味著兒童真的理解了地球的形狀。 而產生性問題具有揭示兒童的潛在的概念結構、認知的更大的可能性。

由於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 如果僅僅通過兒童的“口頭報告”來分析兒童的能力, 就很有可能低估兒童的能力。 同時, 由於兒童會經常“聽到”各種各樣的社會認同的資訊, 他們記住了這些資訊, 當成人問及相關問題時, 他們會把記憶中的答案告訴成人, 而這些資訊未必是兒童已經真正理解了的。

過分依賴“口頭報告”又可能高估了兒童的能力。 因此, 在對兒童進行訪談時, 要求兒童將自己所想的、認為的畫出來或做出來,

Advertisiment
再在幼兒作品的基礎上對話, 是一種相對較好的方法。 比如, 要求兒童用橡皮泥做一個地球, 畫出入在地球上的什麼地方, 畫出是怎麼下雨的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