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胎兒是怎樣吃喝拉撒的呢?

准媽媽們大多聽說過胎兒的供氧與吸收代謝是通過臍帶進行的, 但對於提供胎兒營養與保護的重要來源——胎盤, 卻瞭解得很有限, 有些准媽媽甚至會將胎盤與臍帶的功用混到一起。 下面, 我們和准媽媽一起瞭解一下, 胎盤究竟是什麼東西吧!

胎盤是如何生成的呢?

卵子受精後大約7~9天會在變厚的子宮內膜上著床, 著床後便開始進行一連串的細胞分裂, 分化後會產生:

胎膜

1.卵黃囊 于2~3周時協助輸送養分至胚胎, 3~6周期間製造原始血細胞, 第7周時併入臍帶中, 然後漸漸退化。

2.羊膜 產生羊水保護胎兒。

Advertisiment

3.絨毛膜 胚胎下方的絨毛膜繼續生長, 並深入子宮壁的凹陷處, 繼而形成胎盤。

4.尿囊 最後退化成臍帶中的3條血管及臍正中韌帶。

胚胎層 所有胎兒的組織、器官、系統發源處

胚胎發育至4~5周時出現原始胎盤, 8周左右胎盤已經形成, 臍帶也出現。

此時胚胎已漸漸具有人類的雛形, 各主要器官如心臟、肺臟及腎臟都已發育成形, 因此我們會稱懷孕期第9周以後的胚胎為“胎兒”。

胎盤形成後會接替原本由卵黃囊提供養分的任務, 並開始分泌黃體激素及其他激素, 使機體維持正常妊娠。 之後胎盤繼續發育至16周左右完全成熟, 妊娠也開始進入穩定期。

胎盤主要包含哪些部分?

1.羊膜

胎盤內層是羊膜, 羊膜構成胎盤的胎兒部分, 是胎盤的最內層,

Advertisiment
光滑無血管、神經及淋巴, 具有一定的彈性。 羊膜囊內包含著羊水。 羊水是包繞胎兒的液體, 除了在懷孕早期提供給胎兒營養外, 還是孕中期胎兒運動、生長、呼吸道、消化道迴圈以及胎兒尿液排泄的場所。

2.葉狀絨毛膜

葉狀絨毛膜構成胎盤的胎兒部分, 是胎盤的主要部分。 胚胎發育至13~21天時, 胎盤的主要結構——絨毛逐漸形成。 約在受精後第3周, 當絨毛內血管形成時, 建立起胎盤迴圈。

3.臍帶

臍帶是由卵黃囊和尿囊所構成, 通常是由2條較細的臍動脈與1條較粗的臍靜脈所組成, 臍帶週邊由一層柔軟的膠狀物包裹著, 用以保護臍帶內的血管。

胎盤的神奇功用

胎盤除了扮演“物質交換仲介”這個角色, 同時也是一個良好的屏障。

Advertisiment
其實胎兒與母體血液並不是混合的, 是通過胎盤的擴散作用供給胎兒養分, 同時也可確保胎兒不受外來有害物質的影響。

所以說, 胎盤是母體與胎兒交換養分與廢物的場所, 而臍帶是負責運輸跟代謝這些物質的“通道”, 羊水則是提供胎兒緩衝保護的介質, 胎兒就是通過這些特殊的器官進行排泄與吸收的。

准媽媽的好奇提問

疑問1~胎兒真的會喝自己的尿嗎?

羊水的來源, 初期由胎盤及胎膜分泌出來, 後來會有胎兒的呼吸、消化道的排泄及分泌液, 以及由胎兒腎臟所製造的尿液。

雖然羊水中含有大量的胎兒尿液, 但是胎兒的尿液不像成人含有大量的廢物, 並且胎兒吸收的僅是必要的養分, 所以准媽媽不必擔心胎兒會喝到真正意義上的“尿液”。

Advertisiment

疑問2~既然胎兒會尿尿, 那麼他會大便嗎?

一個正常的胎兒在生產之前是不會解胎便的, 但是如果由於種種原因發生胎兒窘迫現象(也就是缺氧)時, 會使肛門括約肌放鬆而提前排出胎便。 在生產時觀察羊水的顏色, 若呈現黑綠色, 便可瞭解到在生產過程中曾發生了缺氧現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