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育兒嫂知識:第4個月育兒要點

【育兒要點】

豐富環境資訊, 加強感官學習, 讓寶寶多看, 多摸, 多運動, 多聞, 多嘗, 會翻身並夠取玩具。

豐富視聽訓練內容, 如:兒歌、音樂, 常到戶外活動, 豐富寶寶視覺刺激。

預防貧血, 添加蛋黃■ 心理發育:頭能豎立, 有的嬰兒已經開始翻身。 已能伸出兩手, 並抓住玩具, 經常把手或玩具往嘴裡塞。 已能認識母親和熟悉的人、對周圍的事物逐漸產生興趣。

■ 加喂蛋黃, 預防貧血:嬰兒從母體獲得的鐵質4個月後已經消耗, 易發生貧血, 因此嬰兒在滿4個月後要開始加蛋黃, 開始每天餵養1/4, 觀其大便, 如正常可漸加量, 約3-4周可喂到每日一個。

Advertisiment
不要喂蛋白, 以免發生過敏。 應用檸檬汁調開, 用小勺喂。

■ 觀察是否出牙:第一隻乳牙萌出的月齡是4-10個月, 有的嬰兒4個月時已經萌出牙齒, 絕大多數的嬰兒出牙時會流涎, 但有的嬰兒出牙時會出現低熱, 煩躁, 喜歡咬東西等現象。

■ 吮指問題:吮指對小嬰兒來說, 是吸吮要求沒有得到滿足的表現, 對6個月以後的嬰兒來說, 是緩解身體及情感緊張的一種自我安慰方式。 用奶瓶餵養的嬰兒吮指現象比母乳餵養的多, 餵奶後科適當用安撫奶嘴, 增加吸吮的機會。 一般來說, 嬰兒出生後最初3個月裡吸吮的欲望最強烈, 如果這階段內滿足了他的欲望, 吮指現象在6、7個月時大多會消失。

智慧提高訓練大動作能力訓練:前臂支撐 翻身 拉坐精細動作訓練:夠取懸吊的玩具,

Advertisiment
準確抓握, 見物伸手並朝物體接近言語能力訓練咿呀學語, 學發聲認知能力訓練:尋找目標、頭轉向聲源, 繼續多看、多聽、多摸、多嘗情緒和社交能力訓練:撫摸媽媽的臉, 照鏡子, 做藏貓貓遊戲, 自己扶奶瓶具體方法:

拉坐:小兒在仰臥時, 家長握住小兒的手, 將其拉坐起來, 主意讓小兒自己用力, 家長僅用很小的力, 以後逐漸減力, 或僅握住家長的手指拉坐起來, 寶寶的頭伸直, 不向前傾。 每日訓練數次, 可以鍛煉小兒肌力。

咿呀學語:要養成與寶寶交談的習慣, 要平時見到什麼就對寶寶說什麼, 幹什麼就說什麼。 儘管孩子還不明白這些話的意思, 但他會和著你的聲音, 明顯發出咿、啊、喔、鵝等聲音來。

Advertisiment

尋找目標:母親抱寶寶站在檯燈前, 用手擰開燈說“燈”, 多次開關之後寶寶發現一亮一關, 目光向檯燈轉移, 同時又聽到“燈”的聲音, 漸漸的形成了條件反射。 以後再聽到大人說“燈”時, 寶寶眼睛看著燈, 就找到了目標。 以後可以逐漸認識家中的花、們、貓、汽車等等。 以後漸漸學會了用手去指認識的玩具, 聽到聲音會用手去拿。

撫摸媽媽的臉:媽媽要經常俯身面對孩子, 朝他微笑, 對他說話, 做各種面部表情, 與此同時拉著孩子的手摸你的耳朵、臉, 邊拍邊告訴他“這是媽媽的臉”, 使孩子對你的臉感興趣。 和寶寶一起照鏡子, 看孩子的反應。

兒歌:

月亮圓, 月亮彎, 月亮月亮掛天邊……太陽太陽紅又亮, 照在身上暖洋洋……千顆星,

Advertisiment
萬顆星, 點點星, 點點明, 一閃一閃亮晶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