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瘦寶寶度身定做長肉計畫

生活中, 寶寶太胖媽媽愁, 可要是把孩子養成個瘦寶寶, 媽媽會更心焦。 如今, 不少才幾個月大的寶寶就到醫院看內分泌科, 原因是父母用盡心思, 可是他們就是瘦弱不堪。 兒童內分泌專家認為, 3歲前是寶寶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 過瘦會影響身體發育, 甚至出現發育遲緩等。 家長們要重視瘦寶寶的現狀, 瞭解變瘦的基本狀況和原因, 對症下藥, 借助冬季這個好時節, 幫瘦寶寶多長肉。

吃得再多也不長肉
有的寶寶並不挑食, 而且吃得很多, 可就是光吃不長肉。 一些媽媽誤認為, 孩子也許天生就是“瘦人”。
Advertisiment
其實, 這樣的寶寶可能是因為消化功能太差, 吃得多, 拉得也多, 食物的營養素未被吸收、利用。 如果媽媽準備的食物品質不好、主要營養素不夠, 比如:蛋白質和脂肪等含量低, 寶寶也會瘦。 再者, 就是寶寶的能量消耗量大於攝入量, 攝入的營養素不能滿足寶寶身體生長需要, 孩子當然也不會胖。 此外, 如果寶寶總是處在饑餓狀態, 還有可能是消化道有寄生蟲病;若孩子還表現為體重下降、體質虛弱的話, 則很可能患有某種內分泌疾病, 這時應帶孩子去醫院進行體檢和治療。

見飯就煩 要查因
有的寶寶一見飯菜就跑得遠遠的, 好像跟菜飯有仇。 這是典型的厭食症, 出現厭食的原因多種多樣, 有的可能是由於缺鋅、鐵、鈣, 有的可能是貧血、胃病、消化不良等引起的。
Advertisiment
過分溺愛和不當的餵養方式也可能造就孩子厭食。 媽媽要自我檢討, 是不是平日裡為孩子準備的食物太單調, 而且沒有規律;或者是放縱孩子胡亂吃零食, 養成了不愛吃飯的壞習慣。 另外, 還有一些早產兒、有遺傳性疾病因素的寶寶, 如果缺少相對特殊和合理的養護, 也會使體重過輕。
度身定做“長肉”計畫
先給孩子做全面檢查, 然後再調整膳食結構, 改善餵養辦法, 糾正不良飲食習慣。 通過身體的全面檢查, 媽媽可以瞭解寶寶的消化系統、脾和胃等健康狀況, 病症嚴重的話, 可以按照醫囑適當用藥, 而對於鋅、鐵、鈣和貧血等輕微缺乏者主張用食物補充。 同時, 讓餐桌熱鬧起來。 大部分的寶寶過瘦跟營養膳食結構不合理、餵養方式不當、飲食習慣沒有規律有關。
Advertisiment
畢竟在這個階段, 寶寶的成長動力主要依靠營養素的攝入。 每天的食物應保證儘量多樣化, 穀物、肉類、豆類和蔬菜應該合理搭配, 讓寶寶重拾對餐桌的期待。 而奶類、蛋類、肉、魚和豆類等不但是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還富含多種營養成分, 這樣才能搭配出合理、科學的膳食。
糾正不良飲食習慣, 保持固定進餐時間。 每天早餐不超過7點半, 晚飯時間不超過晚上8點半, 媽媽不能以任何藉口隨意改變孩子的進食時間。 零食會傷了寶寶的胃, 還會壞了孩子的飲食習慣。 因此, 建議讓孩子戒掉零食,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小貼士:提醒媽媽注意5個細節
1、寶寶在嬰兒時期1個月應增加1公斤,
Advertisiment
5個月大時體重應是剛出生時的2倍左右;
2、5歲前是寶寶肌肉組織發育、骨骼生長和體格發育的關鍵時期, 體重的增加很重要;
3、多帶寶寶做戶外活動;
4、多喝開水, 促進新陳代謝;
5、爸爸媽媽自身也需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 以身作則, 讓孩子心服口服。
(實習編輯:朱清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