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寶寶講故事時的常見問題

1、什麼時候開始講故事

當孩子在媽媽肚子裡時, 就可以給他展開閱讀教育-就是講故事。

跟孩子講故事也就是引導孩子喜歡閱讀的開啟點。

2、在跟孩子講故事時, 父母要注意什麼?

講故事時父母應該秉承的原則:

a.就是單純的“講故事”, 而不是想用講故事來“教訓”孩子懂禮貌、要孝順、用功學習…。 孩子聰明得很, 幾次下來, 孩子就會開始排斥父母“說教型”的故事了。

b.建議採取“互動式”的講故事方式, 也就是說在跟孩子講故事時, 要鼓勵孩子插嘴提出自己的看法, 讓故事成為親子溝通的媒介。

3.許多媽媽們覺得自己聲音不好聽,

Advertisiment
也講得沒故事帶裡的播音員講得好, 有些是為了偷懶, 可以讓孩子聽故事帶來取代父母講故事嗎?

不贊成這種以“錄音帶”來取代父母給孩子念故事, 即便是張口就念的”念故事,

也比讓孩子聽”故事帶”來得好, 因為跟孩子一起念一本書, 是一個父母陪伴、引導、協助、傾聽孩子心裡聲音的大好機會, 千萬不要錯過了。

可以在跟孩子講故事時的聲音錄下來, 做“自家的”故事錄音帶, 這種錄音帶比市面上賣的錄音帶更具價值。

4.講故事的時候讓孩子認字, 好不好?

不需刻意去一個字一個字的教, 可以在講故事時用手一個個點你念的字, 看久了, 孩子自然就認得了。

5.有些繪本沒有一個統一的結論, 那是不是一定要將這些結論告訴他們呢?如何將這些教育性的東西教給孩子呢?

Advertisiment

不要忽視孩子的“智慧”, 可以引導孩子去觀察、思想書中的意思, 不要先去“預設”出一些結論來灌輸到孩子的腦袋裡, 孩子想出來的結論和觀察, 常會嚇爸媽一大跳呢。

6.孩子聽不懂怎麼辦?有的時候, 看兩頁就不看了, 這樣是不是不好?是不是一定要他坐著看完一本書才可以?

父母不要貪快, 要讓孩子根據自己的速度陪著他一起慢慢的讀、慢慢去理解, 讓閱讀成為一顆“悅”讀的種子, 這顆種子未必能在短時間內開出花朵, 但不知何時會在他生命中產生重大的影響。

7.孩子為什麼他只喜歡一本書?不喜歡別的繪本?是否就依他的意, 總是跟他講這本書呢?

孩子只喜歡一本書,

Advertisiment
一定有他的原因。

因為第一次讀這書時的父母說得特別精采?喜歡裡面的繪圖或故事?對書裡的汽車或恐龍…。 等特別感興趣?

可以從他喜歡的書來作為觀察他的長項, 並引導他去尋找跟這本書有關的書籍, 如同樣的作者, 同樣講述汽車、恐龍的書籍…等, 自然擴展他閱讀的書籍。

8.如何替孩子選擇書籍?一定要以孩子喜歡為主嗎?

不全盡然, 可以讓孩子選擇一、兩本他喜歡的, 父母選擇一、兩本, 然後去彼此討論“你選的書好在那裡”。

9.選擇無字的圖畫書好呢?還是有字的圖畫書好呢?

年齡較小的孩子, 建議以圖畫為主、字少少;升上小三後, 圖畫與字各半;小五後字可增加為全書的三分之二。

10.圖畫書有中英文對照的, 這樣的圖畫書好不好?

Advertisiment

不好, 字會太小、影響視力和“悅”讀的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幾個月開始給寶寶講故事比較好?

    建議在嬰兒時期,家長不管孩子能不能聽懂故事的內容,對可以開始給孩子念念故事書裡的內容了。特別是在孩子早上剛醒來,還乖乖躺在床上時,如果家長能緩緩給寶寶講述一個生動的小故事,臉上的表情要隨著故事的情節... [詳細答案]

  • 1回答

    爸爸媽媽應該如何給寶寶講故事?

    剛出生的嬰兒適合節奏感較好、韻律感較強的讀物;從孩子慢慢有理解能力到兩歲前,可選擇故事簡單、語句規範優美的;兩歲以後,兒童開始逐步對故事情節產生興趣,可挑一些故事情節較豐富、啟發性較強的科普故事等。... [詳細答案]

  • 1回答

    給寶寶講故事的重要性有哪些?

    可以在嬰幼兒時期就開始給寶寶講述故事,嬰幼兒的聽力發育對孩子日後的語言發育和智力發育有著密切關係,所以平時父母與孩子的聽力交流也不能少。多和孩子說說話、聊聊天、講講故事,這些都有助於孩子的聽力發育。... [詳細答案]

  • 1回答

    給寶寶講故事的好處是什麼?

    給寶寶講故事有助提升親情,培養親密的親子關係。孩子也有交流感情的需要,而親子閱讀恰恰是很好地滿足這一需要的“媒介”之一。在父母“講”和孩子“聽”的過程中,爸爸媽媽與子女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自然而然地加深... [詳細答案]

  • 5回答

    如何給寶寶講故事?

    根據寶寶年齡選擇故事。只有符合寶寶年齡特點、適合其理解程度的故事,寶寶才會感興趣。一般來說,1-3歲的寶寶理解力有限,喜歡以動物為主人公的童話,內容應貼近寶寶生活,可選擇一些講述生活常識、規範寶寶行...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