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寶寶補鈣別迷信“奶片”


給寶寶補鈣別迷信“奶片”

作為骨骼生長的重要“原料”--鈣在兒童發育階段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孩子每天究竟要補多少鈣?專家指出, 0-5個月的嬰兒每日鈣攝入量應該在300毫克, 6個月到1歲的嬰兒每日鈣攝入量應該是600毫克, 4-10歲兒童每日鈣攝入量為800毫克。 雖然乳製品中的鈣含量較大, 但800毫升的鈣含量相當於3-4杯牛奶, 光靠喝牛奶補鈣顯然已經OUT了。
芝麻醬也是“補鈣能手”

你知道嗎?除了我們日常熟知的牛奶、海產品之外, 芝麻也是“補鈣能手”。 芝麻中含有豐富的鐵、鈣、蛋白質, 經常給孩子吃點芝麻, 對骨骼和牙齒的發育都非常有好處。

Advertisiment
特別是芝麻醬中的含鈣量不容小覷:每100克芝麻醬中就含有約870毫克鈣, 僅次於蝦皮的含鈣量。 除此之外, 芝麻醬所含有優質蛋白質, 比瘦豬肉的蛋白質含量還要高, 充足的蛋白質更利於鈣質的吸收。 在兒童的日常飲食中, 家長可以將芝麻拌在蒸熟的米飯裡, 或者涼拌蔬菜時撒上一點芝麻, 還可以做香甜可口的芝麻餅。 月齡大一些的孩子則可以選擇品質純、品牌好的芝麻醬, 不僅提高孩子吃東西的胃口, 也同時具有促進營養吸收的作用。

飯後補鈣比睡前一杯奶更易吸收

傳統概念中, 睡前一杯奶既有利於睡眠又可補鈣。 但專家表示, 相比較而言飯後補鈣最利於吸收。 因為吃完飯菜後, 吸收消化了很多酸性的物質,

Advertisiment
比如氨基酸, 這些酸性物質有促進鈣吸收的功能。 秋季各種含鈣豐富的海產品、蔬菜紛紛“登場”家長也可以把他們“請”上飯桌給孩子補鈣。 含鈣豐富的食物有魚、雞蛋、豆製品、蝦皮、骨湯、木耳、芝麻等, 這些食物都可做成細泥給寶寶吃。 另外蔬菜也是鈣質來源之一, 如金針菜、胡蘿蔔、小白菜、小油菜, 既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又可給人體提供鈣質, 在日常生活中應多給孩子食用。

奶片中的“固化鈣”難被孩子吸收

“我家寶寶雖然不愛喝牛奶, 但奶片一吃就是一大板。 ”不少家長認為, 不管牛奶片中鮮奶含量有多少, 反正能補鈣就行。 但其實商家們宣稱的“牛奶幹吃片每板營養與一杯鮮奶的營養含量相當”並不可信。

Advertisiment
儘管奶片的包裝上都注明主要配料為鮮牛奶、奶粉、牛初乳以及各種糖, 但並沒有明確說明鮮奶含量有多少。 而且, 鮮牛奶中除含有高品質的鈣外, 還含有蛋白質、鐵、維生素B等多種營養物質, 這些都是奶片無法相比的。 再從吸收的角度看, 鮮牛奶中包含的鈣等營養物質較容易被人體吸收, 而牛奶片在烘乾和壓制等生產過程中, 其中的鈣等營養物質已經固化, 並且通過多道生產工序, 人體對其的吸收率遠沒有鮮牛奶高。 而且孩子消化系統還未發育完善, 奶片中的固化鈣很可能聚集、沉澱在人體肝臟、腎臟等處, 最終形成結石。 因此, 牛奶片不僅不能作為替代牛奶的補鈣食品, 而且多吃反而對身體有害。

這樣補鈣實則“揠苗助長”

Advertisiment

1、米和白麵中含有很多植酸, 影響鈣的吸收。 製作前, 最好先將麵粉發酵或把大米放在溫水裡浸泡一下。

2、豆腐以及其他豆製品均不宜與菠菜一起烹製。 在烹製綠色蔬菜時最好先“焯”一下, 除去草酸, 再和豆腐一起炒, 以免影響本身及其他食物中的鈣吸收。

3、骨頭湯裡的含鈣量很低, 老百姓中流傳的喝骨頭湯補鈣的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4、少吃高鹽、高油、高蛋白飲食, 如漢堡、炸雞、土豆片等;少吃高磷食品, 如汽水、可樂等。 前者增加鈣的排出, 後者妨礙鈣的吸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