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孩子添加輔食最容易犯錯誤

媽媽圈裡聽到的, 育兒書裡看到的, 網上搜到的, 不同的地方流傳著不同版本的輔食添加資訊, 小編整理了比較容易混淆的誤區, 幫你正確為寶寶添加輔食。

誤區1:輔食必須每天定量吃。

正解:不必在意輔食量, 重要的是多嘗試。

每天添加1~2次輔食的寶寶, 還處於適應期, 所以不用在意量的問題。 到了每天添加3次輔食以後, 也可以周為單位, 來看輔食的量。 為了寶寶以後能和成人一樣飲食, 現在要多讓他嘗試各種不同的食材, 但沒有必要強迫寶寶吃。

誤區2:自製米糊更營養更健康。

正解:添加輔食初期, 配方米粉更適合寶寶。

Advertisiment

6個月的寶寶在母體時儲存的鐵已消耗殆盡, 母乳又是貧鐵食物, 不能滿足此時寶寶對鐵的需要量。 所以, 此時期的寶寶, 需要從輔食中補充鐵, 自製米糊, 不具備這一特點, 市售配方米粉, 則有針對此階段寶寶的強化鐵米粉。

誤區3:肉湯中營養豐富, 煮過的肉沒有營養。

正解:煮過的肉湯營養不高, 更應該給寶寶吃肉

喝一大碗肉湯所攝入的蛋白質也不如一小塊肉, 因為肉在燉煮過程中, 其中很少量的氨基酸, 會溶解在湯中, 使湯具有鮮香味, 但湯裡面更多的是肉中的嘌呤和脂肪, 很多父母認為, 湯色越白越好, 其實這白色正是脂肪形成的小油滴。 另外, 有些媽媽認為, 骨頭湯中鈣含量更高, 這也是錯誤的,

Advertisiment
即使用高壓鍋純煮, 骨頭湯中鈣含量每100毫升也只有4毫克, 相比較來說, 我們喝的白開水, 每100毫升也有2毫克鈣。

誤區4:第一次吃某種食物時, 如果嘴巴周圍變紅了, 說明寶寶對食物過敏。

正解:其實, 沒有辦法馬上判斷出來是否為過敏。

有些食材接觸皮膚, 就有可能導致皮膚變紅, 可能由於其中含有蛋白酶、有機酸等物質刺激皮膚而成, 但這並不一定是食物過敏。 對於非常明顯且有嚴重症狀的食物過敏, 是可以很快判斷出來, 而慢性遲髮型食物過敏, 是很難判斷出來的。 所以, 如果自己不是很有把握, 請聽聽醫生的意見。

誤區5:輔食應首先添加蛋黃, 可以給寶寶補鐵。

正解:蛋黃不能作為寶寶最先添加的輔食, 因為蛋黃不能補鐵。

Advertisiment

蛋黃中的鐵含量非常少, 大約占總量的3%, 吸收率也是非常低的, 所以不能作為寶寶補鐵的首選。 鐵含量高並且吸收率高的食物有, 動物血製品、動物肝臟、牛肉等。 另外, 因為寶寶剛開始添加輔食, 肉類吃的量比較少, 所以配方米粉, 也是比較好的一個選擇。

誤區6:多種食物混合更有營養。

正解:對於輔食添加初期的寶寶, 分別添加各種食材, 既可以降低過敏風險, 又可以幫助寶寶味覺形成。

雖然建議給寶寶吃的食物種類要豐富, 從而讓寶寶攝入更多的營養素, 但剛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 應該從單一的輔食開始添加, 有助於媽媽判斷寶寶對這種食物是否有不適反應, 同時也可以讓寶寶品嘗到每種食物本身的味道, 對寶寶的口味形成很重要。

Advertisiment

誤區7:易過敏的輔食添加越晚, 寶寶過敏幾率越小。

正解:對於正常的寶寶, 推遲添加易過敏食物, 不能降低食物過敏的風險。

一般來說, 除了水、葡萄糖和氯化納不會引起過敏外, 任何食物都有引發過敏反應的可能, 但各種食物的致敏性是不同的, 引發食物過敏的頻度也是不同的。 大多數食物過敏是由牛奶、雞蛋、魚、貝殼海產品、花生、小麥、堅果和大豆八大類食物引起的, 所以有些父母就給寶寶將容易過敏的食物晚添加。

但是, 目前來看, 沒有研究證明, 對於正常寶寶晚添加易過敏的食物可以有效防止對此類食物過敏, 所以輔食添加的順序應該從寶寶的需求出發, 即首先添加富含鐵的食物, 不必刻意推遲此類食物添加,

Advertisiment
對於過敏體質的寶寶, 可以適當推遲添加, 並密切觀察食後反應。

誤區8:多給寶寶吃粗糧有益健康。

正解:粗糧雖好, 但對於小寶寶來說, 需要適量添加。

粗糧的好處是, 沒有經過過度精細化加工, 保留更多的營養物質, 如蛋白質、B族維生素、不飽和脂肪酸等, 還富含膳食纖維。 但過多膳食纖維的攝入, 會影響寶寶對礦物質的吸收, 所以給寶寶要少量攝入, 避免適得其反。

誤區9:用奶調和製作各種輔食更有營養。

正解:奶和食物最好分開給寶寶添加, 有利於寶寶味覺體驗, 同時避免營養過剰。

奶液是寶寶出生後一直吃的食物, 開始加輔食後寶寶不習慣新食物的口味, 可以用奶來調和, 讓寶寶慢慢適應, 如用奶沖米粉、做雞蛋羹等, 但不可長期用奶調和各種食物,因為無形中就增加了寶寶的飲奶量,造成營養過剩,另外,寶寶會更加依賴奶而不喜歡吃其他輔食。

誤區10:寶寶的輔食必須單獨做。

正解:每天添加一次或兩次輔食的階段,可以在放調料以前從大人的食物中分出來。

從大人的食物中分出一部分給寶寶做輔食是沒有問題的,具體做法還要看寶寶輔食添加的程度。每天添加1~2次輔食時,可將準備好的大人食材,在調味以前分出來給寶寶。另外,還要注意輔食的質地、大小等。到每天添加3次輔食以後,能讓寶寶用牙齦磨碎的且味道比較淡的大人食物,就可以直接給寶寶吃了。分食大人的食物,能減輕媽媽做輔食的負擔,而且跟大人吃一樣的東西,能讓寶寶更有食欲。

誤區11:嬰兒時期各種各樣的食材都讓寶寶吃,以後才不會挑食。

正解:事實並非如此。寶寶的飲食喜好不會從嬰兒時期就固定下來的。

嬰兒時期,食物的稀稠、口感、味道等都會影響寶寶對食物的感覺,所以對食物的喜好也會一直變化。寶寶現在不吃的東西,並不代表以後也會一直不吃。通常寶寶不吃的東西,媽媽稍微用點心加工一下,他就又吃了。媽媽要注意觀察寶寶吃飯的情況,最好將食物做成寶寶容易接受的樣子。但是,食物多樣,會讓寶寶獲得更均衡的營養。

誤區12:寶寶不吃的食物強行喂。

正解:不要強迫寶寶吃某種食物,避免寶寶形成逆反心理造成厭食。

寶寶的味蕾敏感度高,對一些有特殊氣味的食物會產生拒絕也算正常。讓寶寶接受一種不喜歡的食物,需要父母有足夠的耐心。寶寶多是喜歡鼓勵的,如果因為不吃某種食物就批評他,或是硬性要求他吃,反而會讓寶寶對這種食物產生厭惡,可能今後都不願意嘗試這個食物。而且,沒有什麼食物是不可替代的,如果寶寶不喜歡吃,就用同類食物來替代,等過段時間再給寶寶嘗試。

但不可長期用奶調和各種食物,因為無形中就增加了寶寶的飲奶量,造成營養過剩,另外,寶寶會更加依賴奶而不喜歡吃其他輔食。

誤區10:寶寶的輔食必須單獨做。

正解:每天添加一次或兩次輔食的階段,可以在放調料以前從大人的食物中分出來。

從大人的食物中分出一部分給寶寶做輔食是沒有問題的,具體做法還要看寶寶輔食添加的程度。每天添加1~2次輔食時,可將準備好的大人食材,在調味以前分出來給寶寶。另外,還要注意輔食的質地、大小等。到每天添加3次輔食以後,能讓寶寶用牙齦磨碎的且味道比較淡的大人食物,就可以直接給寶寶吃了。分食大人的食物,能減輕媽媽做輔食的負擔,而且跟大人吃一樣的東西,能讓寶寶更有食欲。

誤區11:嬰兒時期各種各樣的食材都讓寶寶吃,以後才不會挑食。

正解:事實並非如此。寶寶的飲食喜好不會從嬰兒時期就固定下來的。

嬰兒時期,食物的稀稠、口感、味道等都會影響寶寶對食物的感覺,所以對食物的喜好也會一直變化。寶寶現在不吃的東西,並不代表以後也會一直不吃。通常寶寶不吃的東西,媽媽稍微用點心加工一下,他就又吃了。媽媽要注意觀察寶寶吃飯的情況,最好將食物做成寶寶容易接受的樣子。但是,食物多樣,會讓寶寶獲得更均衡的營養。

誤區12:寶寶不吃的食物強行喂。

正解:不要強迫寶寶吃某種食物,避免寶寶形成逆反心理造成厭食。

寶寶的味蕾敏感度高,對一些有特殊氣味的食物會產生拒絕也算正常。讓寶寶接受一種不喜歡的食物,需要父母有足夠的耐心。寶寶多是喜歡鼓勵的,如果因為不吃某種食物就批評他,或是硬性要求他吃,反而會讓寶寶對這種食物產生厭惡,可能今後都不願意嘗試這個食物。而且,沒有什麼食物是不可替代的,如果寶寶不喜歡吃,就用同類食物來替代,等過段時間再給寶寶嘗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