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幼兒期(1-3歲)>幼兒飲食>正文

糖飲料陷阱威脅孩子健康

我國兒童少年膳食結構不合理, 身體活動不足、早餐質量下降、在外就餐、飲酒、吸煙等不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日益突出, 導致了慢性病低齡化加劇。 這是今年發布的《2011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狀況報告》(藍皮書)中描述的我國兒童少年飲食行為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最近6年,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每年5月20日學生營養日的時候都會以藍皮書的形式發表對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的研究結果, 以引起社會的關注。 今年的研究重點是飲食行為, 研究者主要根據的是1998年和2008年在上海、哈爾濱、濟南和廣州4城市開展的兒童少年飲食行為調查結果。

Advertisiment


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馬冠生研究員向中國青年報記者介紹了今年的研究結果。

吃不好早餐是孩子成長的絆腳石。 我國中小學生的早餐質量呈下降趨勢, 1998年, 廣州、上海、濟南和哈爾濱4城市中小學生早餐營養質量不足的比例為48.8%。 2008年進行的調查顯示, 中小學生早餐營養質量不足的比例為78%。 營養質量差的早餐不僅影響兒童營養攝入和健康, 還會影響兒童的學習、認知能力和體能。

零食是一把影響兒童健康的雙刃劍。 我國城市兒童的零食以冷飲、油炸、膨化食品為主。 研究人員認為, 不能簡單地把吃零食說成是一種不健康的行為,
Advertisiment
但要積極引導, 讓兒童少年學會選擇營養相對均衡、全面的零食。

在外就餐是孩子抵擋不住的誘惑。 快餐已經成為我國城市兒童少年一種普遍的飲食行為。 兒童少年快餐的消費頻率有明顯的上升趨勢, 每周至少吃一次快餐的比例從1998年的1.9%上升到2008年的16.2%。 在外就餐時膳食結構不合理, 膳食能量攝入高于在家就餐者。 尤其吃快餐, 不僅可引起肥胖, 還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慢性病的發生埋下隱患。

含糖飲料是被人忽視的“甜蜜陷阱”。 從1998年到2008年, 我國城市兒童少年人均每日飲用量從1998年的300毫升左右增加到500毫升, 其中2/3是含糖飲料。 含糖飲料中的“糖”暗藏著健康危機, 過量飲用, 就會增加能量的攝入,
Advertisiment
引起肥胖、Ⅱ型糖尿病、骨質疏松、營養不良和齲齒等疾病。 研究人員認為, 家庭是兒童少年飲食行為形成的第一站。 父母的飲食行為會直接影響孩子健康。 此外, 學校對學生健康飲食行為的培養重視不夠, 學校周邊食品攤是影響學生飲食行為的主要因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