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絕對指征的剖宮產只是少數

近些年來, 採取剖腹產的產婦越來越多, 這其中有很多原因。 而單單從身體方面考慮的話, 符合絕對指征的剖宮產只是少數。 母嬰專家指出, 產婦不能單憑意願, 只看生產過程的長短, 來決定是自己生還是剖宮產。 而要看個人的身體狀況, 首先考慮自然分娩, 同時不能矯枉過正, 一旦情況發生變化, 也不能排斥剖宮產等助產手段的介入。

一般認為, 剖宮產手術快, 不到一個小時基本可以完成。 自然分娩過程時間長, 怎麼也要十幾個小時, 不超過24小時都算正常。 實際上, 妊娠分娩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是一個非常自然的生理過程。

Advertisiment
自然分娩是經過醫學證實的人類最基本、最安全的分娩方式。 特別是隨著現在醫療水準的提高, 產婦因難產、大出血等死亡的發生率明顯降低。 儘管如此, 分娩也是有風險的, 醫生所能做的就是把風險降到最低。 對於一個正常的孕婦來說, 她是低危的, 但是如果在合併一些併發症的時候, 她就是高危的。 而剖宮產就是在孕婦條件欠佳、胎兒情況異常等, 不能自然分娩或自然分娩有困難時所採取的“非常手段”。

自己生要看身體狀況

如果從一開始懷孕就決定要自己生, 要注意觀察孕期有沒有不適症狀, 確保孕期營養合理, 尤其要注意控制孕期體重的增長, 不要把胎兒養成巨大兒。 在整個孕期,

Advertisiment
孕婦體重增長25斤左右比較合適, 儘量將胎兒體重控制在6斤到7斤。 雖然5斤左右的胎兒更適合自然分娩, 但胎兒過小, 不能很好地耐受宮縮的壓力, 很容易造成胎兒窘迫而不得不實施剖宮產。

以前胎兒臀位的孕婦在懷孕30周到32周, 可以採取胸膝臥位來糾正胎位, 後來發現這種方法可能導致臍帶繞頸甚至胎盤早剝, 特別是有些孕婦是因為鞍狀子宮或子宮縱隔影響了胎兒在子宮裡的旋轉, 因此, 不建議非得採取胸膝臥位的方法糾正胎位。 如果用這種方法矯正胎位, 一定要注意數胎動, 胎兒在一個小時裡應該動2到3次, 如果胎兒不動或者胎動次數減少了, 最好趕快看急診。

做過一次剖宮產或做過子宮肌瘤剔除術的女性,

Advertisiment
子宮上的瘢痕特別薄, 在孕末期通過B超評估, 瘢痕小於0.3釐米, 就不一定要試產, 因為在試產過程中怕子宮破裂。 子宮破裂的風險是, 產婦可能出現出血、休克, 而胎兒則可能游離到子宮之外, 這無疑會增加胎兒死亡的風險。

符合絕對指征的剖宮產

只占少數

符合絕對指征的剖宮產是沒法避免的, 另外, 如果存在胎兒臀位、臍帶脫垂、中央型前置胎盤、骨盆狹窄等問題, 醫生會放寬手術指征, 實施剖宮產。 中央型前置胎盤的孕婦, 宜在孕37周左右安排剖宮產手術, 這是因為胎盤在前面、胎兒在後, 自然分娩的話, 胎盤脫落、孕婦大出血、胎兒發生危險等風險將大大增加, 因此建議實施剖宮產手術。

當然, 符合絕對指征的剖宮產只是少數,

Advertisiment
有相對指征的剖宮產是多數的, 比如:產婦的骨盆正常, 但胎兒稍大一點;胎兒臍帶繞頸2周以上;孕婦羊水正常, 但偏少一點, 羊水指數在5釐米到8釐米之間。 這些產婦都可以試產, 可以試產失敗了再實施剖宮產手術。

能自己生的應考慮試產

在門診中, 孕婦懷孕37周之前還沒有決定是剖宮產還是自己分娩, 37周以後要求孕婦掛副主任醫師以上的號, 估計胎兒的大小、孕婦骨盆的大小, 看看孕婦有沒有併發症, 從而決定她將來是剖宮產還是自己分娩。

大夫建議產婦進行自然分娩的, 是綜合考慮了她有沒有併發症, 像糖尿病、高血壓等, 如果沒有或病情輕微, 而胎兒的大小與產婦的骨盆也很相稱, 則建議產婦自己生,

Advertisiment
成功率在90%以上。

試產失敗的原因主要有:宮口開大到一定程度停滯不再開了。 還有的發生羊水糞染, 正常羊水是清亮的, 羊水糞染後分I、II、III度, 胎兒可能在缺氧的情況下把大便排泄在羊水裡, 在I、II度的情況下可以在嚴密監控下分娩, III度的話建議儘快結束妊娠, 如果宮口開全了, 通過產鉗助產, 能生下來就儘量自己生, 如果宮口還沒開全, 一兩個小時也不一定能生下來, 最好進行剖宮產。 還有的產婦在生產過程中胎心突然發生變化, 提示胎兒宮內缺氧了, 也要儘快實施剖宮產。

小編溫馨提示:符合絕對指征需要剖宮產的產婦只是少數。 所以大多數採取剖腹產的產婦大多是由於心理方面的原因而採取了剖腹產。 而如果您身體條件允許的話, 最好採取自然分娩的方式。

最好採取自然分娩的方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