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窮養兒女,富養父母

最近, 我發現了一個令人不安的苗頭。

剛上小學的女兒, 變得越來越自私和自我。 桌上有什麼好菜, 女兒總是一個勁兒地往自己碗裡夾, 從來不問在一旁的父母是不是也想嘗一點;有新奇的玩具, 女兒就像寶貝一樣護著, 連和鄰居家的小孩分享都不肯;更有甚者, 女兒總認為, 自己理所當然應該得到父母的寵愛和讓步, 從不懂得感恩。 這一切, 讓我有些失望。

可細細一想, 這不就是我長期縱容的後果嗎?還在她剛學會吃飯的時候, 我就把大魚大肉往她碗裡放, 女兒也會替我夾菜, 但我總告訴她, 媽媽不喜歡吃;女兒吃的、穿的、用的,

Advertisiment
都是名牌, 而我和丈夫能省則省, 用的都是廉價貨。 我們把所有的關愛, 都傾注在女兒的物質生活上, 卻獨獨忘了她的精神世界。 久而久之, 女兒把所有對她的好, 都視為理所當然, 把自己當成世界的中心, 這也就在意料中了。

想通了這一點, 我不禁心生羞愧。 我們對兒女如此, 父母對我們, 何嘗不是?

小時候, 家裡窮, 飯桌上難得有葷腥。 可每次買了肉, 母親總說不喜歡吃, 讓我們多吃點。 過年時, 母親都會為小孩們買新衣服, 自己身上卻永遠是穿了多年的舊衣服。 母親說, 新衣服穿著不舒服, 還是舊衣服貼身。

這一切的“謊言”, 我都深信不疑。 久而久之, 在用父母的“窮”所換來的“富”日子裡, 我過得心安理得。

Advertisiment
我從未想過, 天下豈有不喜歡吃佳餚、不喜歡穿新衣服的人?也許, 心裡早有所察覺, 但父母長期以來的溺愛, 卻讓我對這一切無動於衷。

在身邊, 也有不少這樣的人。 子女穿名牌衣服, 出入高級餐廳, 用的是幾千塊的手機, 家裡一台手提電腦, 出門還帶平板電腦, 完全一副“富人”的派頭。 這樣的生活, 卻是以父母的節衣縮食為代價的。 父母捨不得吃穿, 手機用的是子女們淘汰的舊貨, 就連電腦和空調都捨不得買, 這樣的“窮”日子, 才讓子女們有了“富人”的派頭。

富養子女, 是父母們表達愛的一種自然而然的方式。 殊不知, 這樣的環境下, 子女們多半會成為自私自我的人, 對父母的付出無動於衷, 將一切的好都視為理所當然。 長大後,

Advertisiment
步入社會, 難免處處碰壁。 富養的結果, 往往是將子女往自私的深淵推。

而對於父母, 我們卻總是關注得太少。 我們在反哺的道路上, 所做的遠遠不及父母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所付出的。 窮養父母, 任由父母在這樣的生活中老去, 總有一天, 我們會體驗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切膚之痛。

適當地窮養子女, 讓子女懂得父母的艱辛, 懂得與他人分享, 懂得為他人著想, 這才是讓子女健康成長的方法。 富養父母, 讓父母有一個安逸的晚年, 人生才不會有遺憾。

“窮養”孩子的四大好處

一、窮養孩子能夠讓孩子更加真切的體驗挫敗感

每一個孩子, 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 如果父母不借用自己的物質條件與人際關係去幫助他,

Advertisiment
而僅僅讓孩子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克服困難, 會更加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因為經過失敗的洗禮, 他們能夠真切的體驗各種挫敗感, 從而擁有堅強的意志, 未來也將走的更遠。

二、窮養孩子能夠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從孩子出生, 父母就不給孩子搞特殊待遇, 把他/她置於和同齡小朋友一樣的普通的生活環境, 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 能更早的學會獨立生活, 從而更早的適應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

三、窮養孩子能夠有效的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被富養者大多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 他們認為家裡的條件很好, 不需要為家庭、為社會做什麼了;而窮養的孩子不一樣, 他們本身擁有的物質財富並不多,

Advertisiment
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實現夢想。 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 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 他們的責任感也逐漸增強。

四、窮養孩子能夠讓孩子具有更強的交際能力

在艱苦環境下成長的孩子, 比在富裕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更能體會人間疾苦, 他們善於體察別人的情緒, 更加富有愛心、同情心和友善心, 嬰兒能更快的融入別人的圈子, 擁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