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時代 “窮養” “富養”新解讀

“窮養兒子富養女”的說法, 自古有之。 在舊社會裡原意是指無錢人家生兒子, 因為兒子可以幹活養家;而有錢人家養女兒, 是因為那時候所謂的“大家閨秀”“小家碧玉”必須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但這樣的條件在窮人家裡是無法達到的。 所以就認為還是富人家裡養女孩最好。 這句話沿用到了今天, 內容也與時俱進的演變為:兒子要窮樣, 是指男孩子必須要通過生活的歷練, 讓他吃些苦, 才能培養獨立性、責任感, 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大男人。 而養女兒時只有儘量地滿足她的需要, 創造條件讓她去見世面,

Advertisiment
開闊眼界, 才讓她有自己的品味, 以後才不會受外界的誘惑而失足。 還有的媽媽爸爸認為, 富養還包含讓女兒無憂無慮的生活, 認為只有這樣她才能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去學習和生活。

養孩子其實也不是一味的滿足孩子的要求。 這個富養的“富”字, 是“豐富”的“富”, 而不是富貴的“富”。 是指父母要讓女孩子的精神世界豐富多彩, 見多識廣, 從小帶她出入各種場合, 開闊她的視野, 增加她的閱世能力;讓她讀各類書籍, 增長見識使之有識人之明, 有人情練達的功夫。 如此“富養”的女孩, 獨立、有思想、有主見, 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 清楚什麼是真正值得自己去追求的東西。 “富養女兒”的目的在於培養出品位不凡的女性, 這和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不矛盾,

Advertisiment
生活能力是所有的人, 不分男女, 不管窮養富養的都應該具備的素質之一。


要不要“窮養”“富養”並不重要, 而無論是男女, 到底該如何“窮養”“富養”?

首先, 在進行“窮養”“富養”時, 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 請爸爸媽媽先拷問一下自己的內心,

Advertisiment
要分清哪些做法是符合孩子內心發展的需要的, 而有哪些做法是為了滿足爸爸媽媽自己的內心需求的。 比如一個2~6歲的孩子需要見多識廣是他的心理需求, 如果有條件在這方面“富養”, 帶孩子出去接觸多樣的環境, 擴大他的見識, 開闊眼界, 這將為還在提供很寶貴的感性經驗, 會為孩子以後的認知能力水準打下很好的基礎。 這種“富養”觀我非常贊同, 因為這是還在內心發展的需求;再比如, 爸爸媽媽在物質或者衣著打扮上拼命滿足孩子, 初衷就是因為“我小時候就是窮過來的, 什麼都沒嘗試過, 現在我有孩子了就要讓她什麼都不缺、什麼都擁有, 要把她塑造成心目中的自己”的話, 這就屬於爸爸媽媽自己的需要了,
Advertisiment
自己的需要最好自己直接去滿足, 不要借用孩子。 因為孩子不是爸爸媽媽的“芭比娃娃”, 她更需要成為她自己。

其次, 就是“富養”女兒而言, 忌給女兒灌輸“託付觀念“。 ”託付“作為 一種心態, 在很多地方都有不同的論述, 可見這種心態的影響面之廣。 在如今的年代, 把自己的幸福託付給另外一個人的下場是可悲的。 就像《蝸居》裡的女主人公海藻最終幸福了嗎?再說也沒有任何男人敢拍著胸脯說自己能給另外一個人永遠的幸福。 所以, 幸福應該是自己創造的, 如果爸爸媽媽想通過”富養“女兒, 來傳輸什麼”“女人天生是被溺愛的”觀念, 那麼不僅會毀了女兒的幸福, 甚至還可能使她失去做人的快樂。 在女人不斷要求平等的今天, 在自己的幸福上卻還持有“靠一個男人”來達到的想法,

Advertisiment
豈不是自相矛盾、自找沒趣?而反過來, 一個有文化、有素養、有見地、有心理能量的女子, 不僅能做到“自己寵自己”, 更會博得男人自發的、心甘情願的尊重和愛護。

最後, 在進行“窮養”時, 關鍵的一點是無論男女, 根據他年齡段得不同,不僅要在不同的年齡段進行“窮養”或“富養”,而且還要在不同的心理發展階段去培養各種能力。能否抵擋外界的誘惑,比如對待男人的誘惑,這是起碼的判斷力和控制力的問題;不是對方錢多錢少的問題,而且是心中對自己想要什麼的價值觀問題;理智上覺得不好,但情感上又無法拒絕,這是一個人的自控問題。

所以,爸爸媽媽如何正確的“窮養”“富養”,絕不僅僅是物質條件那麼簡單,而是在對孩子心理發展的需求充分瞭解的前提下,針對真正的心理需求來進行。在這樣的條件下培養出來的孩子,才會更多的符合爸爸媽媽的期望和初衷,幸福快樂的承擔起自己成長的重任。

根據他年齡段得不同,不僅要在不同的年齡段進行“窮養”或“富養”,而且還要在不同的心理發展階段去培養各種能力。能否抵擋外界的誘惑,比如對待男人的誘惑,這是起碼的判斷力和控制力的問題;不是對方錢多錢少的問題,而且是心中對自己想要什麼的價值觀問題;理智上覺得不好,但情感上又無法拒絕,這是一個人的自控問題。

所以,爸爸媽媽如何正確的“窮養”“富養”,絕不僅僅是物質條件那麼簡單,而是在對孩子心理發展的需求充分瞭解的前提下,針對真正的心理需求來進行。在這樣的條件下培養出來的孩子,才會更多的符合爸爸媽媽的期望和初衷,幸福快樂的承擔起自己成長的重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