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積極往戶外去 和寶寶一起吹吹春風

三個月以後的寶寶, 趕上春光明媚的好時節, 媽媽不妨抓住這個有利時機, 多帶寶寶接觸大自然。 但什麼時候進行戶外空氣浴, 要根據寶寶睡眠和吃奶習慣靈活掌握。

戶外:和寶寶一起吹吹春風

積極開發寶寶潛能

寶寶到戶外不再單純是為了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增強體質了, 不要把寶寶帶出去後就放在嬰兒車裡, 或抱在懷裡。 寶寶已經具備了相當的視覺能力。 告訴寶寶, 這是紅花, 那是綠葉, 讓他用小手觸摸一下, 感知一下, 讓看到的、摸到的、聞到的, 經過大腦進行整合, 立體感受自然界的事物。

Advertisiment
寶寶嘴裡發出聲時, 要積極和他交流, 這會刺激他發音的積極性, 發出更多的聲音。 慢慢地, 寶寶會把聽到的聲音記憶下來, 並和看到的聯繫起來, 當再次看到時, 會想起它的發音, 這就是語言學習的開始。

乾燥與過敏

北方春季氣候比較乾燥, 記得多給寶寶喝水。 有的寶寶到了春季, 面部皮膚可能會變得有些粗糙, 濕疹會加重。 不要緊, 隨著夏季的到來, 情況會很快好轉的。 母乳餵養的媽媽這個季節要少吃辛辣海腥食品, 減少寶寶的皮膚過敏反應。

揚沙與雨天

初春, 氣候不是很穩定, 要注意隨時加減衣物。 如有揚沙天氣, 就不要帶寶寶去戶外了, 否則空氣中的懸浮物會刺激寶寶的呼吸道。 大風天氣也不要帶寶寶外出, 不要讓寶寶淋雨。

Advertisiment
春季的雨水淋在身上還是比較涼的, 會使寶寶感冒。

戶外活動常出現的意外

意外摔傷:看護人坐著, 幫助寶寶站立在自己腿上。 這使寶寶兩腳不斷在看護人腿上跳躍, 如果看護人沒有抱住寶寶上身, 只注意跳躍的小腳, 寶寶很可能會栽下去, 頭臉部被擦傷, 甚至傷及腦部。

嗆奶:看護人在戶外喂寶寶奶瓶時, 可能忙著和別人說話, 把奶瓶就放在嬰兒車的枕頭旁邊, 讓寶寶自己吸吮, 極有可能發生嗆奶, 造成危險。

意外燙傷:在戶外給寶寶沖奶, 暖水瓶很有可能隨手放在了寶寶能觸及的地方, 媽媽正搖晃奶瓶, 寶寶突然大哭起來——意外發生了。

意外窒息:推著嬰兒車扭頭看街景, 一陣風可能把小小的塑膠薄膜吹起,

Advertisiment
罩住了寶寶的口鼻, 而媽媽還完全不知道可能發生不好的事情。 另外, 能引發呼吸道阻塞的東西, 一定不要讓寶寶抓到, 這一點在室內可以做得很好, 但到室外, 警惕性常常放鬆了。

寵物抓傷:帶寶寶到戶外, 不要讓寶寶觸摸別人養的小寵物, 更不能讓寵物舔到寶寶。 寵物抓傷寶寶, 會帶來狂犬病等一系列擔憂。

小編總結:到了戶外, 最好把寶寶抱出嬰兒車。 不要讓寶寶躺在車中, 尤其是蓋上車棚的兒童車。 這不是寶寶在做戶外活動, 而是看護人自己在散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