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秋季的養生藥膳處方,養生藥膳食譜大全

秋高氣爽的日子, 雖說已不像夏天的天氣那樣令人煩躁, 但這時因為季節交替而引起的呼吸系統毛病等, 卻是我們最應小心與注意的。 唯有保養得宜, 才能在這美麗的金秋, 收穫健康。  

1、藥膳粥類 

胡桃粥

原料:胡桃肉 15克 粳米 100克

功效:補腎固精, 溫肺定喘, 潤腸應用:適用於腎虛咳嗽, 腰疼腳弱, 陽痿, 遺精, 小便頻數, 石淋, 大便燥結等症。

制法:將胡桃仁放入鋁鍋內, 待用;將粳米洗淨;也放入盛有胡桃仁的鍋內, 加水適量, 置武火上燒沸, 轉用文火熬煮至熟則成。

服法:常服用。

禁忌:有痰火積熱或陰虛火旺者忌服。

Advertisiment

解說:《本草綱目》說:“胡桃仁, 補氣養血, 潤燥化痰, 益命門, 利三焦, 溫肺潤腸。 治虛寒喘嗽, 腰腳重痛, 心腹疝痛, 血痢腸風, 散腫毒, 發痘瘡, 制銅毒。 ”唐孟洗說:“常服令人能食, 骨肉細膩光潤, 鬚髮黑澤, 血脈通潤”。 因此, 常食胡桃粥, 不僅能補腎, 預防陽痿、遺精, 而且還有抗老延年的功效。

2、藥膳麵食類

茯苓包子

原料:麵粉150克, 鮮豬肉50克, 茯苓10克。 生薑2克、胡椒粉1克, 麻油2克, 紹酒2克, 食鹽4克, 醬油2克, 大蔥5克, 骨頭湯 30克。

功效:健脾甯心, 利水滲濕。

應用:適用脾虛濕盛, 腹脹, 食少, 便溏, 小便不利, 心悸失眠等症。

制法:將茯苓打成粉, 與麵粉混勻;將茯苓麵粉倒在案板上, 加入發麵、水適量, 揉成麵團發酵;將豬肉剁成陷, 倒入盆中, 加入醬油拌勻, 再將薑末、食鹽、麻油、紹酒、蔥花、胡椒、骨頭湯等放入盆中,

Advertisiment
攪拌成陷;待麵團發成後, 加堿面適量, 揉勻, 使劑子酸鹼度合適(不黃不酸), 然後搓成3-4釐米粗長條, 按量揪成20塊劑子, 把劑子擠壓成圓面皮, 右手打陷, 逐個包成生坯;將包好的生坯擺入蒸籠內, 沸水上籠, 用武火蒸約15分鐘即成。

3、藥膳菜肴類

枸杞肉絲

原料:枸杞100克, 瘦豬肉500克, 竹筍100克, 豬油30克, 食鹽、白糖、料酒、麻油、幹澱粉、味精、醬油各適量。  

制法: 將瘦豬肉洗淨, 去筋膜, 切成2寸長的絲, 青筍切成同樣長的絲, 枸杞洗淨待用。 炒鍋加豬油燒熱, 肉絲、筍絲同時下鍋, 烹入料酒, 加入白糖、醬油、鹽、味精攪勻, 投入枸杞, 翻炒幾下, 淋入麻油, 起鍋即成。  

服法:佐餐食, 作菜肴。  

功效:滋陰補腎, 健身明目。  

應用:體虛乏力, 神疲, 腎虛目眩,

Advertisiment
視物模糊, 陽萎, 腰痛等。 也可作強身益壽之用。

4、藥膳飲料

川貝釀梨

原料:雪梨8個, 川貝12克, 糯米100克, 蜜餞瓜條100克, 冰糖180克, 白礬適量。

制法: 川貝母打碎, 白礬溶化成水(約2000毫升)待用。 糯洗淨蒸成米飯, 冬瓜條切成黃豆大顆粒。 將梨皮去後, 從蒂把處切下1塊為蓋, 用小刀挖出梨核, 浸沒在白礬水內, 以防變色, 然後將梨在沸水中燙一下, 撈出入涼水內沖涼, 瀝幹水分。 將糯米飯、冬瓜條與冰糖的一半量(打碎)和勻, 裝入梨內, 塞上梨把, 裝入盤內, 上籠蒸約40分鐘至梨熟爛。 澆開清水200毫升, 將剩下的冰糖溶化成濃汁, 待梨出籠後逐個澆在梨上即成。

服法:早晚各服1次, 每次食雪梨1個。

功效:潤肺消痰, 降火除熱。

應用:用於虛勞咳嗽, 乾咳, 咯血, 肺熱咳嗽, 氣喘胸悶,

Advertisiment
吐痰黃稠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