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秋冬坐月子 肉類進補適可而止

俗話說, “產前宜涼產後熱”, 意思是說, 產前不宜進補, 而產後產婦元氣大傷, 適當進補可以幫助新媽媽儘快恢復體力。 現在即將進入秋冬季節, 正是適宜溫補的季節, 那麼產婦在此時應該如何健康進補呢?真的要應景應時大補特補嗎?

1、肉類進補適可而止

產婦產後元氣大傷, 需要適當進食一些高蛋白質食物, 如雞、魚、瘦肉、蛋、奶等, 但如果產婦在坐月子期間, 尤其是在吃得多動得少的秋冬季大量進補, 很容易造成營養過剩, 反而不利於體型的恢復。 因此產婦肉類進補要注意適可而止。 產婦坐月子期間食品應該多樣化,

Advertisiment
營養要更加均衡, 雞, 瘦肉、排骨、魚、蛋等雖有補益的作用, 但是也不宜過量。

2、適量進食蔬菜水果

部分蔬果屬於生冷食物, 加上秋冬天天氣乾燥寒冷, 不少產婦更容易忽視產後蔬菜水果的補充。 但是即使是在冬季, 蔬菜、水果也不能少。 因蔬果不僅可以補充肉、蛋類所缺乏的維生素C和纖維素, 還可以促進食欲, 幫助消化及排便, 防止產後便秘的發生。 一些體質虛寒的新媽媽秋冬季吃水果可能會引起不適, 可以將這些水果切塊後, 用水稍煮一下, 連渣帶水一起吃。 爆炒青菜時可以放些薑, 可以起到祛風散寒的作用。

3、滋補中藥並非多多益善

阿膠、桂圓、紅糖是產後補氣血的滋補佳品, 尤其是紅糖, 價格便宜又容易買到,

Advertisiment
做法也不複雜, 只要用水兌開即可。 因此, 不少產婦產後都喝紅糖水補血。 祖國醫學也認為, 紅糖有益氣補中、健脾暖胃、化食解疼之功, 又有活血化瘀之效。 產後喝紅糖水有利於子宮收縮、復原和惡露的排出等。 殊不知, 如果紅糖食用時間過長, 反而會使惡露增多, 導致慢性失血性貧血, 而且會影響子宮恢復以及產婦的身體健康。 因此, 產婦食用紅糖最好控制在10~12天之內。

補充營養同時別忘了補鈣

新媽媽體內鈣的流失量較大。 加之天氣寒冷, 在冬季坐月子不可能開窗曬太陽, 這樣就不利於鈣的合成和利用。 哺乳期的母親每天分泌約 700 毫升的乳汁, 平均每天丟失鈣約 300 毫克。

如果媽媽體內缺鈣嚴重容易導致骨密度降低、出現骨質疏鬆的症狀,

Advertisiment
常見的有小腿抽筋, 下肢浮腫, 腰背酸痛, 牙齒鬆動, 倦怠乏力等, 重者會導致身材變矮、骨盆變形, 走路搖擺如“鴨步”, 嚴重影響人的體形。

尤其產後媽媽還要擔負哺育嬰兒的重任, 媽媽缺鈣會減少母乳餵養嬰兒鈣的攝取, 影響嬰兒牙齒、頭髮和骨骼的正常發育。 哺乳期一旦母體鈣代謝出現負平衡, 而產後又不注意補鈣, 不良狀況可延續到分娩後2 年, 對孩子的影響更加深遠。

乳母每天適宜鈣攝入量為1200毫克, 而食療是最安全可靠的方法。 含鈣高的食物有芝麻醬、菠菜、韭菜、萵苣、蘑菇、動物肝腦、魚類和動物骨湯、牛奶等, 可注意攝取。 另外, 產後繼續補充一些高鈣的孕產婦奶粉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