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研究:賞識教育未必管用

經常被贊聰明的孩子可能更易逃避複雜困難

研究顯示:賞識教育未必管用

多年以來, 教育界所流行的理論是提高學生的自尊、自信能給人帶來成功。 這個理論使老師們傾向于在學生所取得的任何成功上都給予表揚和肯定, 以此來建立學生的自信心。 然而現在, 越來越多的老師認識到, 一些過多的、含糊的“空表揚”並不能給學生帶來長遠的好處。 美國《華盛頓郵報》昨日報導, 最新的心理學和腦部研究調查顯示, 教育者應該明確、科學地表達對學生的表揚。

那些不經努力便可獲得的表揚並不能真正幫助學生,

Advertisiment
濫用表揚的後果是讓學生錯失許多重要的學習機會。 新的教育“時尚語言”應該是“鍥而不捨”、“勇於冒險”、“適應環境”等等。 這些更注重學生在過程中付出的汗水和努力, 而不是僅僅讓學生得到溫暖卻模糊的稱讚。

“我們以前一直認為, 我們可以把學生所需的自尊感通過這些表揚傳遞給他們,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迪維克說道, “但現在我發現這樣做的話將會事與願違。 ”

迪維克在美國蒙哥馬利等地的學校的調查研究發現, 類似“你真聰明”的表揚同樣具有負面影響。 經常因聰明而被稱讚的學生將更容易逃避那些複雜而困難的任務, 因為他們害怕自己的“聰明”因一次任務失敗而蒙上污點。 然而, 因努力嘗試和勇於冒險而被表揚的孩子則正好相反,

Advertisiment
他們十分清楚自己的聰慧並不是與生俱來的, 而是通過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逐漸積累起來的。 這些孩子更願意享受挑戰, 並且取得更大的成功。

腦部圖像顯示, 當人們學習新的知識時, 腦部皮層的神經細胞之間的聯繫增加, 並且可以通過練習強化這種聯繫。 科學已經證實這種聯繫能激起學生願意為之努力的心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