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研究稱與自然分娩相比 剖腹產可能更易導致孩子肥胖

紐約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 小鼠實驗表明, 與自然分娩相比, 剖腹產可能更易導致孩子肥胖, 而這可能是腸道菌群惹的禍。

一項研究顯示, 通過剖腹產出生的嬰兒比順產出生的嬰兒更容易出現肥胖問題。 紐約大學的研究發現, 剖腹產出生的小鼠胃裡的有益細菌和有害細菌數量更容易出現不平衡, 從而增加它們超重的風險。 在這項研究中, 研究人員對34只剖腹產出生的小鼠和35只自然分娩出生的小鼠進行觀察。 研究人員持續追蹤小鼠成年前的體重, 並分析它們的腸道細菌。 科普: 無論從數量還是種類上,
Advertisiment
腸道都是人體器官中擁有細菌最多的地方。 腸道細菌主要分為四種:厚壁菌門、擬桿菌門、放線菌門和變形菌門。 厚壁菌門的作用是重新吸收能量, 它可能與糖尿病和肥胖症相關。 擬桿菌門的數量占所有腸道菌細菌的30%, 對人們消化、利用碳水化合物以及糖類中的能量至關重要。 放線菌門能產生活性代謝物, 這是抗菌藥等藥物中含有的成分。 變形菌門中包含沙眼衣原體等病菌, 這類細菌也存在于健康的腸道內。 剖腹產出生的小鼠比順產出生的小鼠大約重30%。 具體來說, 剖腹產出生的雌性小鼠比其順產出生的同類超重多達70%。 體重明顯增長是因為兩組小鼠腸道細菌的差異。 能培養此類細菌的微生物菌群在自然分娩降生的小鼠體內生長正常。
Advertisiment
然而, 剖腹產出生的小鼠起初成熟速度過快, 隨後發育出現倒退。 研究報告的作者瑪麗亞•多明格斯-貝羅稱:“我們的研究首次證明了剖腹產和哺乳動物體重增加之間的因果關係。 ” 該研究團隊表示, 雖然在人類的生產中約15%的剖腹產是必要的, 但很多地方都在濫用剖腹產手術, 例如巴西、伊朗和多明尼加共和國的剖腹產比例為50%。 該團隊希望他們的研究可以扼制不必要的剖腹產手術, 降低美國日益嚴重的肥胖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