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看圖識字能力培養

1~3歲的小孩, 父母可以教他們看圖識字。 可買一些圖畫卡片, 在説明他們認識事物的同時, 集訓一些簡單的字, 如許多用硬紙片做成的圖畫, 前面是畫, 後面是字。 先讓孩子們記住動物的特點, 如牛有角、象有長鼻子, 兔有長耳朵, 便於記憶。 開始先讓他們看圖畫, 再說出後面的字, 熟了以後, 先讓他們認字, 後看圖畫, 這樣可知道念的是否正確。 最好帶他們去動物園看看真的動物, 加強記憶。

隨著年齡增長, 2~3歲時, 可教孩子看圖說話, 先教孩子認識圖像, 說出名稱, 再用生動的, 有韻律的語言教孩子說話。 如有這麼一張畫面,

Advertisiment
一隻大公雞正在揚頸啼鳴, 而背後襯托著一輪噴薄欲出的紅日, 首先教孩子認識大公雞, 紅太陽, 然後再講出畫面的意思, 就是太陽要出來了, 大公雞“喔喔”啼鳴(可給孩子學一聲公雞叫, 這樣更加形象化)。 畫教孩子朗頌一首兒歌:

大公雞

喔喔啼

每天叫我早早起。

早早起,

做早操,

個子長得高又高。

高又高,

壯又壯,

長大當兵保邊疆。

再如圖畫“撥蘿蔔”, 說明了團結起來力量大的主題。 把這個畫面擺在孩子面前, 讓他看著畫面, 再聽著父母繪聲繪公的由這幅圖畫產生的故事:一個老公公, 種了一個大蘿蔔, 長得好大好大。 秋天到了, 老公公要把它拔出來吃掉。 可是撥呀!撥呀!怎麼也撥不出來。 老婆婆看見了, 趕緊跑過來幫忙撥呀!撥呀!還是撥不出來,

Advertisiment
小花狗和小花貓看到了, 也趕緊跑過來幫忙, 5個“人”一起撥, 撥呀!撥呀!終於把大蘿蔔撥出來了。 回過頭來再啟發孩子:“你說, 為什麼老公公一個人撥不出來蘿蔔, 而老婆婆, 小朋友, 小花狗, 小花貓幫忙後, 就拔出來了呢?”孩子想想後就會說:“人多, 勁大, 就能拔起蘿蔔”。 既讓孩子欣賞了圖畫, 發展了孩子的思維, 鍛煉了語言的表達能力, 還能體會到勞動和團結的意義。 真是一幅美麗而有趣的圖畫, 圖書是孩子們的良師益友, 家長要從小培養幼兒看圖書的興趣。

在初步教兒看圖書的基礎上, 要培養幼兒養成獨立看圖書的習慣。 能邊看、邊想, 並能講出來, 如有講錯或遺漏的地方, 父母可加以指導和補充。 講得好,

Advertisiment
要加以鼓勵。 在培養幼兒看圖書的能力時, 要秩序漸進, 先看圖片, 再發展看圖書。 最初應選擇故事情節較簡單、畫面清楚, 再發展看圖書。 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讀書習慣, 注意看書姿勢, 每天看書時間不宜過長。 在看圖識字的基礎上, 教孩子讀圖書上的標題、大字, 每天反復讀, 不但連起來讀, 還要分開讀, 按字辯認, 家長對於3歲以內的孩子識字不要求過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