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盤點:寶寶不同階段的營養輔食方案

一般寶寶長到4至6個月時就可以為寶寶添加輔食了, 同一時期寶寶的乳牙開始長出, 所以媽咪不用擔心寶寶咬不動輔食。 你知道當寶寶長到8至12個月時, 寶寶需要什麼樣的輔食嗎? 

8~9個月嬰兒(240~269天) 

科學添加輔食是本階段寶寶餵養的重中之重, 同時也是滿足寶寶營養需求、減少脾胃疾病的重要環節。  

本月嬰兒營養需求及脾胃的護理要點 

1.牛奶仍是寶寶重要的營養來源。  

不要減少牛奶的攝入量。 如果減少牛奶, 寶寶的體重將會少增加或完全不增加。 因此無論添加什麼輔食, 1周歲以內的寶寶每天吃的牛奶不得少於500毫升。

Advertisiment
 

2.練習咀嚼。  

練習咀嚼有利於寶寶胃腸功能發育, 有助於出牙, 還有利於頭面部骨骼、肌肉的發育。  

3.家長可以遵照輔食添加原則, 由稀到稠, 顆粒由細到粗地給寶寶添加輔食。 月齡9個月的寶寶, 食物質地可稍硬一些, 如麵包片、饅頭片等。  

4.有的家長習慣給寶寶餵食過爛的食物, 還有的家長怕孩子嚼不爛而代替寶寶咀嚼, 這樣做就剝奪了寶寶鍛煉的機會, 既不衛生, 又使食物失去了原來的色、香、味, 無法提高寶寶食欲, 最終延緩了寶寶學吃的過程。  

8~9個月嬰兒宜選的20款輔食: 

1.果疏水 

將新鮮蔬菜或水果洗淨切碎, 以一碗菜與一碗水的比例, 先將水煮開, 再將切好的菜或水果放入鍋內, 加蓋煮5分鐘, 稍冷後, 將水濾出即可食用。

Advertisiment
 

2.番茄汁 

將番茄洗淨, 用開水燙後去皮, 再用消毒紗布包住番茄, 擠壓成汁, 初食應加1倍溫開水。  

3.橘子汁 

將橘子外皮洗淨, 切成兩半, 在消毒過的擠汁器上旋轉數分鐘, 待果汁流入槽內, 用消毒紗布過濾後, 取出橘子汁。 初食時應加溫開水1倍沖淡, 月齡增大後可直接食用原汁。  

4.蛋黃 

將雞蛋洗淨, 放入冷水鍋中煮熟, 取出去殼, 剝去蛋白, 將蛋黃壓成泥狀, 用開水調成液狀餵食, 也可拌入粥中餵食。  

5.菜泥 

將青菜或菠菜嫩葉洗淨切碎, 加鹽少量, 置於蒸鍋內蒸熟, 取出搗碎, 去掉菜筋, 用勺攪拌成菜泥。 也可以將碎菜葉置於小鍋內加水及少量鹽, 煮沸15分鐘, 用勺擠壓成菜泥, 再加油炒之。 胡蘿蔔泥制法與菜泥相同。  

6.水果泥 

將蘋果或香蕉洗淨,

Advertisiment
蘋果切成兩半, 香蕉剝去一邊皮, 用勺刮成泥, 隨刮隨喂。  

7.牛奶麥片 

麥片1小杯, 加3小杯水, 置鍋內煮沸, 邊煮邊用勺攪拌, 煮熟後再加牛奶、白糖煮片刻, 攪拌均勻後取出, 待晾到微溫時餵食。  

8.蒸蛋羹 

將雞蛋打至蛋黃和蛋清混合均勻, 加水適量, 加鹽少量, 置於蒸鍋內蒸熟食用。  

9.蛋奶糕 

雞蛋1個, 打勻, 加糖1羹匙、牛乳100毫升調和, 倒入小碗中, 置於蒸鍋蒸熟後食用。  

10.藕粉羹 

藕粉1羹匙, 糖1羹匙, 先用少許冷開水調勻, 再用沸水衝開調拌成羹糊狀。  

11.杏仁羹 

杏仁粉1羹匙, 糖1羹匙, 調法與藕粉同。  

12.芝麻、花生或核桃粥 

將芝麻、花生米或核桃仁炒熟, 不要炒焦, 用擀面棍前後滾壓成碎粉, 加入煮好的爛粥中, 再加少量鹽或糖食用。  

13.棗泥粥 

將紅棗洗淨,

Advertisiment
煮熟, 去皮去核, 壓成泥, 加入爛粥中, 加糖攪拌均勻備用。  

14.肝泥粥 

將生豬肝洗淨, 用刀刮成泥, 放入油鍋中, 加少量料酒、蔥、鹽, 用大火煸炒一下, 立即放入煮好的爛粥中攪拌均勻即可。  

15.肉末面 

將生瘦肉洗淨, 剁成細末, 加蔥末、料酒、少量鹽和生澱粉, 攪拌均勻, 倒入用清肉湯煮熟的掛麵中煮熟食用(掛麵在煮沸之前, 要切成6~7釐米長)。  

16.魚泥粥 

將魚洗淨, 去骨、刺, 去魚皮, 將魚肉剁碎成泥, 放料酒、蔥末、少量鹽, 攪拌均勻, 放入煮好的爛粥或菜泥粥中煮熟, 即成魚泥粥或魚菜粥。  

17.豆腐蛋花羹 

將豆腐在沸水中浸泡數分鐘, 去掉豆腥味, 取出後放在鍋中煮熟加鹽、蔥末, 再將打勻的雞蛋倒入鍋中, 與豆腐一起攪拌, 最後加少許生澱粉水,

Advertisiment
邊煮邊攪拌成羹狀即食。  

18.紅薯條或馬鈴薯條 

將紅薯或馬鈴薯洗淨、去皮, 切成細條, 晾乾, 放入烤箱或微波爐烤熟, 讓嬰兒用手拿著吃, 稱“手指食物”。  

19.土豆泥 

將土豆去皮切成小塊上鍋蒸熟、蒸透, 放少許鹽用勺壓爛成泥, 加少量白開水調勻即可。  

20.牛奶粥 

牛奶100毫升, 大米50克, 水200毫升。 將米用清水提前浸泡半小時至1小時(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米更容易煮爛), 將水燒開, 放入大米微火煮30分鐘, 然後放入牛奶煮開鍋即可。  

9~10個月嬰兒(270~299天) 

本月嬰兒營養需求及脾胃的護理要點 

1.開始應對挑食寶寶 

9~10個月的寶寶開始挑食了, 比如有的寶寶會不吃麵食, 也有的寶寶不喜歡吃菜。 各種食物都含有不同的營養成分, 不吃任何事物對於寶寶來說都是一種缺憾。  

遇到寶寶挑食,首先要分析原因,如果寶寶的消化功能正常,父母要考慮調整食物的烹調製作方法,比如:不吃菜的寶寶,可以將菜剁碎,製成小丸子或者做菜肉粥等;不喜歡吃麵食的話,可給寶寶製作牛奶水果松糕等;不吃米,可製作雞蛋蔬菜米粥等。不斷變換花樣,一定會引發寶寶的興趣。

 

2.鍛煉寶寶的咀嚼功能。 

有的寶寶都1歲多了,還不會咀嚼,進食方法仍是父母將食物打碎後食用,這樣不僅影響寶寶咀嚼功能的發展,而且影響寶寶的消化和吸收。 

寶寶消化吸收的過程,首先是從感官開始的。美味的飯菜經過寶寶的咀嚼,把資訊傳送至消化道,身體則根據嘴裡的食物準備好相應的消化酶。假設,你製作的飯菜很難吃,寶寶就不願付出咀嚼的辛苦,將會影響體內消化酶的分泌。所以隨著寶寶年齡的增加,父母要刻意製作一些能夠鍛煉寶寶咀嚼能力的食物,也就是給寶寶的飯菜中保留些纖維素,供寶寶自己將其加工細膩,這樣會更易於寶寶的營養吸收。 

10~11個月嬰兒(300~329天) 

本月嬰兒營養需求及脾胃的護理要點 

1. 重視護理“口水寶” 

寶寶口水不斷是脾胃虛弱所致。如果脾胃不和,則出現涎液劇增、口涎自出的情況。因此,一旦寶寶口水不斷,應給寶寶吃些健脾的食物,比如:給寶寶吃些山藥泥、扁豆泥、土豆泥、薏米水、小米湯等,這些均有健脾的功效。 

2.重視牛奶的營養價值 

即使寶寶喜歡上吃飯了,牛奶的營養價值也是其他食物所代替不了的,牛奶中含3%的蛋白質,含有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5%的乳糖,乳糖在消化道分解成葡萄糖分子和半乳糖分子,半乳糖對腦髓和神經的形成及發育有著重要作用,而且還能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嬰幼兒恰恰有較強的分解乳糖的能力。牛奶中含4%的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牛奶還是良好鈣的來源,每百克含鈣120毫克。因此,一日中牛奶、飯菜、水果,都應均衡攝入。 

11~12個月嬰兒(330~360天) 

本月嬰兒營養需求及脾胃的護理要點 

1.控制蛋白的攝入量 

蛋白質是寶寶生命的基礎,是生長發育的保障,但是,如果給寶寶攝入過多的蛋白,會給寶寶帶來許多不適。比如:消化不良、便秘、腹脹,甚至給寶寶腎臟增加負擔。 

營養學告訴我們: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配比應該是1:1:4,所以父母應該控制寶寶蛋白質的攝入量,遵循給寶寶1份蛋白、1份脂肪、4份碳水化合物的原則,主食和蔬菜是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的重要來源。 

2.不要給寶寶多吃寒性食物 

中醫講究:小寶寶要注意柔潤清養,補運兼施。如果常吃寒性食物,必然會傷害寶寶的脾胃。那麼哪些食物屬於寒性食物呢?比如:淡豆豉、馬齒莧、醬、苦瓜、藕、食鹽、甘蔗、柿子、茭白、蕨菜、荸薺、紫菜、海藻、海帶、竹筍、慈姑、西瓜、甜瓜、香蕉、豬腸、桑葚,當然冰糕、冷飲更是寶寶應該規避的食物。 

3.培養寶寶良好的進餐習慣 

良好的進餐習慣和方式是寶寶健康的重要保障,父母既要放手又要有規範。一味地放手,寶寶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味地規範,寶寶就得不到鍛練。具體做法是“三規律、三不可”,三規律是:餐次有規律、進餐時間有規律、食物搭配有規律;三不可是:寶寶不可邊吃邊玩、不可追著寶寶餵飯、不可食物單一。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輔食必不可少,如果單單依靠母乳來維持寶寶的營養需求是遠遠不夠的。寶寶成長的不同階段就需要攝取不同輔食的營養。 

 

遇到寶寶挑食,首先要分析原因,如果寶寶的消化功能正常,父母要考慮調整食物的烹調製作方法,比如:不吃菜的寶寶,可以將菜剁碎,製成小丸子或者做菜肉粥等;不喜歡吃麵食的話,可給寶寶製作牛奶水果松糕等;不吃米,可製作雞蛋蔬菜米粥等。不斷變換花樣,一定會引發寶寶的興趣。

 

2.鍛煉寶寶的咀嚼功能。 

有的寶寶都1歲多了,還不會咀嚼,進食方法仍是父母將食物打碎後食用,這樣不僅影響寶寶咀嚼功能的發展,而且影響寶寶的消化和吸收。 

寶寶消化吸收的過程,首先是從感官開始的。美味的飯菜經過寶寶的咀嚼,把資訊傳送至消化道,身體則根據嘴裡的食物準備好相應的消化酶。假設,你製作的飯菜很難吃,寶寶就不願付出咀嚼的辛苦,將會影響體內消化酶的分泌。所以隨著寶寶年齡的增加,父母要刻意製作一些能夠鍛煉寶寶咀嚼能力的食物,也就是給寶寶的飯菜中保留些纖維素,供寶寶自己將其加工細膩,這樣會更易於寶寶的營養吸收。 

10~11個月嬰兒(300~329天) 

本月嬰兒營養需求及脾胃的護理要點 

1. 重視護理“口水寶” 

寶寶口水不斷是脾胃虛弱所致。如果脾胃不和,則出現涎液劇增、口涎自出的情況。因此,一旦寶寶口水不斷,應給寶寶吃些健脾的食物,比如:給寶寶吃些山藥泥、扁豆泥、土豆泥、薏米水、小米湯等,這些均有健脾的功效。 

2.重視牛奶的營養價值 

即使寶寶喜歡上吃飯了,牛奶的營養價值也是其他食物所代替不了的,牛奶中含3%的蛋白質,含有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5%的乳糖,乳糖在消化道分解成葡萄糖分子和半乳糖分子,半乳糖對腦髓和神經的形成及發育有著重要作用,而且還能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嬰幼兒恰恰有較強的分解乳糖的能力。牛奶中含4%的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牛奶還是良好鈣的來源,每百克含鈣120毫克。因此,一日中牛奶、飯菜、水果,都應均衡攝入。 

11~12個月嬰兒(330~360天) 

本月嬰兒營養需求及脾胃的護理要點 

1.控制蛋白的攝入量 

蛋白質是寶寶生命的基礎,是生長發育的保障,但是,如果給寶寶攝入過多的蛋白,會給寶寶帶來許多不適。比如:消化不良、便秘、腹脹,甚至給寶寶腎臟增加負擔。 

營養學告訴我們: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配比應該是1:1:4,所以父母應該控制寶寶蛋白質的攝入量,遵循給寶寶1份蛋白、1份脂肪、4份碳水化合物的原則,主食和蔬菜是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的重要來源。 

2.不要給寶寶多吃寒性食物 

中醫講究:小寶寶要注意柔潤清養,補運兼施。如果常吃寒性食物,必然會傷害寶寶的脾胃。那麼哪些食物屬於寒性食物呢?比如:淡豆豉、馬齒莧、醬、苦瓜、藕、食鹽、甘蔗、柿子、茭白、蕨菜、荸薺、紫菜、海藻、海帶、竹筍、慈姑、西瓜、甜瓜、香蕉、豬腸、桑葚,當然冰糕、冷飲更是寶寶應該規避的食物。 

3.培養寶寶良好的進餐習慣 

良好的進餐習慣和方式是寶寶健康的重要保障,父母既要放手又要有規範。一味地放手,寶寶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味地規範,寶寶就得不到鍛練。具體做法是“三規律、三不可”,三規律是:餐次有規律、進餐時間有規律、食物搭配有規律;三不可是:寶寶不可邊吃邊玩、不可追著寶寶餵飯、不可食物單一。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輔食必不可少,如果單單依靠母乳來維持寶寶的營養需求是遠遠不夠的。寶寶成長的不同階段就需要攝取不同輔食的營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