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關節痛怎麼辦 按摩穴位來緩解

一、產後關節痛的原因

實際上, 產後女性體內的孕激素急劇下降, 整個身體的激素水準要經歷一個重新平衡的過程, 而激素又對關節骨頭的代謝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 除了激素水準的變化外, 在懷孕的過程中女性的體形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這些變化都會使身體脊椎和下肢各關節的受力點發生明顯的改變;產後身體“減負”了, 關節的受力點又得重新調整。

加之給寶寶換尿布、餵奶及做其他家務, 會造成肌肉關節的損傷加重, 致使手指和腕部的肌腱和神經損傷, 引起“伸腕肌腱炎”和“腕管綜合症”,

Advertisiment
出現手指和手腕疼痛。 這樣雪上加霜, 體質弱的媽媽就很容易出現產後關節痛的症狀。

二、產後關節痛怎麼辦, 按摩穴位緩解產後關節痛

1、頸部疼痛

病因:因長時間低頭照料寶寶所致。

穴位:風池穴, 相當於頭部兩側後髮際角凹陷處, 左右各一。

風府穴, 相當於兩風池穴連線的中點。

方法:自己用兩中指同時點揉兩側風池穴;用中指點揉風府穴。

注意:平時可在椅子上坐穩, 上半身固定, 以360度輕柔、緩慢地活動頭、頸部。 避免長時間低頭。 避免半倚在床沿和沙發扶手上。 枕頭宜低且柔軟。 避免頸部吹風、受涼。

2、肩部疼痛

病因:抱孩子勞累;餵奶時受涼。

穴位:肩關節周圍疼痛部位, 我們稱之為阿是穴。

方法:用手指指揉痛點或手掌掌揉疼痛區域進行治療,

Advertisiment
以局部酸脹或溫熱為度。

注意:可以配合用熱毛巾或布包熱水袋做局部熱敷治療, 溫度不宜過高以防燙傷皮膚。 還可適當做搖肩鍛煉。

3、手部疼痛

病因:抱孩子過度活動和勞累所致;受涼, 尤其是勞作後立即接觸涼水。

穴位:以阿是穴(痛點)為穴。

方法:熱水泡浴後用指揉法治療, 1~3分鐘。

注意:平時可以適當活動手指和手腕部。

4、臂部疼痛

病因:因抱孩子餵奶或抱孩子睡覺時肘部受力而致。

穴位:曲池穴。 相當於肘部彎曲呈90度時, 肘關節上部中點處。

方法:用另一隻手拇指指揉曲池穴。 若疼痛範圍比較大, 可以用手掌進行掌揉, 3~5分鐘。

注意:平時不要過於勞累, 並注意保暖。 可配合做肘部外展、外旋鍛煉。

5、背腰部疼痛

病因:抱孩子受力;彎腰勞累,

Advertisiment
如為寶寶洗澡、換尿布;受涼也是重要的誘發因素。

穴位:背腰部範圍較大, 可以取整個背腰部或阿是穴。

方法:患者俯臥位。 請家人用手掌在脊柱上自上而下進行掌揉, 至皮膚溫熱。 用兩拇指在肩胛骨中點凹陷處(相當於天宗穴部位)指揉, 以酸脹為度;或用手掌掌揉, 以局部溫熱為宜。 雙手掌心貼於兩側腰肌上, 掌擦腰肌, 感覺微燙即可。 此法亦可自己操作, 操作時可用少許粉或油塗在皮膚上, 不要擦破皮膚。

注意:平時可做擴胸運動緩解背部疼痛;做彎腰、晃腰運動緩解腰部疼痛。 睡覺時使用硬板床, 並注意腰部保暖。 適當、適量運動和鍛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