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的小知識 哪些女性要警惕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炎是子宮炎的一種, 它是由於細菌侵入子宮內膜導致子宮發炎的。 產後感染及感染性流產是造成子宮內膜炎最常見的原因, 也是最嚴重的類型。 區計劃生育服務站的有關醫生表示, 懷孕前後預防子宮內膜炎非常關鍵。

子宮內膜炎偏愛產婦!

選擇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和分娩

蘇醫生表示, 只有在產前、流產前進行全面的婦科檢查, 才能及時發現生殖道急、慢性炎症, 以便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 防止流產後或產後細菌上行感染。 此外, 選擇正規醫院進行流產手術或分娩也是相當重要的。

Advertisiment
因為如果在不正規的醫院, 消毒不嚴格是常有的事情, 而手術時或接生時消毒不嚴格是引起急性子宮內膜炎的重要原因, 所以進行手術的時候應該慎重選擇正規的大醫院。

加強孕期的保健

作為孕婦, 產前應該定期到指定醫院進行產前檢查, 接受孕期衛生指導, 積極治療營養不良、貧血等慢性疾患, 增強體質。 妊娠晚期禁止性☆禁☆生☆禁☆活。 產後注意飲食調養, 進食易消化、富含蛋白質及維生素的營養食品, 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況。 妊娠8個月後因為子宮口漸漸鬆弛, 所以不要洗盆浴, 更不要過性☆禁☆生☆禁☆活, 以免引起感染。

產後要注意衛生

要避免產後感染, 做好產褥期陰部衛生是非常重要的。 有關專業人士表示, 產後子官腔內胎盤剝離的傷口、子宮頸口的開放、陰☆禁☆道會陰的裂傷,

Advertisiment
為細菌浸入及繁殖創造了有利條件。 因此, 產後一定要注意會陰部清潔, 每天要用溫開水清洗2次, 大便後也應擦洗。 衛生紙及衛生墊要勤換。 42天內不洗盆浴及性☆禁☆交, 以免發生月子病。

子宮內膜癌又稱子宮體癌, 是發生子宮內膜的癌症。 其高發年齡為58~61歲, 占女性癌症總數的7%, 占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的20%~30%, 有較高發病率和晚期低治癒率的特點。 下面列舉一些有可能促使子宮內膜癌發生的因素, 望能引起注意。

一、孕產次。 正常的孕產不僅維持女性心理健康, 還維持女性的生理健康。 子宮內膜癌多發生於未產或不孕症患者。 40歲以下的患者中66.4%為未產婦。 未產婦比經產婦的子宮內膜癌發生率高3倍。

Advertisiment

二、糖尿病。 對於糖尿病患者或糖耐量不正常者, 患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比正常人高出2.8倍。 而內膜癌患者中也有3%~17%同時是糖尿病患者。

三、高血壓。 在對內膜癌患者的調查中發現, 約有1/3的人患有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同時患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是正常人群的1.5倍。

四、月經不調。 子宮內膜癌患者中, 月經紊亂、量多者是正常婦女的3倍。 月經不調多由於卵巢不能正常排卵引起, 因此也不能正常產生孕激素, 最終可能引起癌變。

五、初潮早與絕經遲。 初潮過早和絕經延遲使婦女行經年齡延長, 將增加患子宮內膜癌的幾率。

六、肥胖。 肥胖者體內脂肪過多增加了雌激素的儲存, 同時雌酮合成也增加, 而後者被認為是子宮內膜癌的致癌因數。

Advertisiment
因此, 如果您的體重連續增加22公斤或超過正常體重的40%(被視為警戒值)時, 應當考慮控制體重的問題了。

七、其他一些疾病如:多囊卵巢綜合征, 功能性卵巢腫瘤等疾病都會造成雌激素對子宮內膜的長期刺激, 增加患病可能。

八、出於醫療或其它原因, 長期使用雌激素也會導致子宮內膜癌發生。 其危險程度與服用激素劑量的大小, 服用時間的長短, 是否適用孕激素, 中間是否停藥以及病人的特點都有關係。

網友:07年6月28號生寶寶, 流血三個多月才結束, 不是特別多, 就是不走, 每個月都在比較固定的日子來點血, 我以為是月經來了, 到了12月份的時候肚子特別疼, 去B超說我是子宮內膜炎, 因為餵奶讓我吃中藥姨母草顆粒和婦炎康,

Advertisiment
一個月血多了不少, 白帶像蛋清一樣。

產後子宮內膜炎怎麼治療呢

白文佩:出血三個多月時間有點長, 早點去查可能好一些。 其實還是早一點查查, 看看有沒有宮內殘留存在, 吃一些消炎藥, 頭孢類的, 打一些青黴素的針或者紅黴素都沒有問題, 把炎症治了就可以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