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抑鬱患者心理狀態分析及心理護理

產後抑鬱是指產婦在分娩後出現抑鬱症狀, 通常表現為易激惹, 恐懼, 焦慮等和對自身和嬰兒健康的過度擔憂, 嚴重者常失去生活自理以及照顧嬰兒的能力甚至陷入錯亂或嗜睡狀, 甚至自殺死亡。

有專家分析估計大約50%~90%會患有不同程度的產後抑鬱症。 輕者能夠自動恢復, 重者則應給與住院治療等幫助。

心理狀態分析

1 焦慮

由於產婦的個人角色發生了變化, 初為人母, 或者擔心自己不能勝任母親的角色, 甚至不能照顧自己的孩子, 或者擔心自己照顧不好自己的孩子, 而變得坐立不安, 心理異常緊張、焦慮、情緒不安,

Advertisiment
以及個人睡眠發生紊亂, 影響身體康復, 使自己的身體復原變慢。

2 抑鬱

面對社會、家庭、生活、工作以及各方面的壓力以及自己角色的變化, 面對新的生命(自己的孩子)常會感到無所適從, 對自己缺乏信心對前途缺乏信心, 使自己情緒異常低落, 抑鬱傷心, 甚至產生自殺的傾向, 給社會家庭帶來重大的損失。

3 自卑、沮喪

由於社會偏見, 人們的性別歧視及社會、單位、家庭的不關心, 或者新生兒性別不和自己心意, 甚至, 不是大家所盼的性別, 導致產婦出現自卑心理以致於特別沮喪, 擔心自己以及孩子被人看不起自我評價降低, 而產生沮喪自卑心理。

4 情緒不穩、易激惹

由於產後身體疲憊、過度緊張、睡眠不足、身體不適、對自己及其他人不滿、缺乏關懷支持等原因,

Advertisiment
導致心理異常心情煩躁、情緒不穩、對事物過度敏感、心胸狹窄、脾氣怪異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及行為。

產後抑鬱的護理

1 營養舒適愉快的修養環境

我們醫護人員應和其家屬一起為病人創造溫暖舒適愉快的環境, 有利於產婦的修養, 使病人感覺到身邊時刻有人在關心她幫助她, 使其減少孤獨感, 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 進行心理護理、心理溝通

要視病人為親人, 可和藹交談, 使用一些鼓勵勸導的言語, 不厭其煩的對病人進行心理上的開導, 使其重新樹立照顧嬰兒和哺育嬰的信心, 促進母子感情, 與產婦進行感情交流是消除孤獨寂寞的最好辦法, 在護理上主動與患者交流思想和家庭深入的談心並告訴家人積極配合我們2對產婦要關心體貼,

Advertisiment
使其心情樂觀、忘卻煩惱, 清除悲觀抑鬱情緒, 合理進行心理輔導。

對於抑鬱患者, 應從各個方面尋找原因, 不要使其過分內疚自責、豐富生活內容, 如聽廣播、聽音樂, 轉移其注意力, 使其忘掉不愉快的事情, 心情逐漸平靜、開朗起來。 在不知不覺中淡忘煩惱, 心境變好。 使整個人樂觀起來。

3 加強產婦生活護理

保持清潔幹靜、不能讓產婦整日蓬頭垢面。 提醒注意個人衛生保持清潔乾淨、舒適, 注意會陰側切, 腹部刀口護理, 避免感染, 注意乳☆禁☆房護理。 對產婦宣傳母乳餵養知識、告知產婦母乳餵養的重要性, 促進母乳餵養, 宣傳如何避免乳腺炎, 如何進行乳護理及新生兒護理知識。

Advertisiment

4 嚴密觀察病情、耐心細緻護理

仔細觀察產婦的語言和行為, 多與產婦交談、瞭解產婦內心的想法, 啟發產婦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 從產婦的言語、表情、動作、行為中分析可能發生的問題, 做到防範于未然, 防止意外發生。 由於患者接觸最多的是護士, 護士的一個動作, 一個談話, 一個眼神對病人都有直接影響。

語言大為重要, 所以我們對產婦進行護理時應避免和產婦發生衝突, 以至於影響護患關係, 對於情緒不穩定的產婦我們要耐心、要沉著、冷靜, 根據患者的不同狀態進行耐心、細緻的宣傳教育, 用行動感動她們, 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

5 與患者家庭進行溝通、合作

積極與產婦進行溝通。

Advertisiment
瞭解產婦的情況, 以便對產婦進行更好護理。 總之, 要多交流勤溝通, 使病人感的溫暖, 加強心理護理, 使患者感到護士對她的關懷和尊重, 既有利護患關係, 又有利病情的更好地恢復。 從而提高護理和治療品質。

相關用戶問答